ZKX's LAB

双缝干涉延迟实验到底验证了什么,为什么说它的实验结果很恐怖? 双缝干涉实验观察发光对结果影响

2020-09-30知识4

双缝干涉延迟实验到底验证了什么,为什么说它的实验结果很恐怖? 人家都说是延迟实验了,肯定是那个双路实验啊。单光路的双缝干涉实验是前置实验(对被误解的“观察”所做…

双缝干涉延迟实验到底验证了什么,为什么说它的实验结果很恐怖? 双缝干涉实验观察发光对结果影响

双缝干涉实验是否真实存在,或只是一个谣言?能真的做会实验给我们看下嘛?。从双缝干涉实验说起 ? mp.weixin.qq.com 宇宙真相之1.0版本 ? mp.weixin.qq.com

双缝干涉延迟实验到底验证了什么,为什么说它的实验结果很恐怖? 双缝干涉实验观察发光对结果影响

有人说单电子双缝干涉实验已经证明了观察对结果产生了影响,反对量子力学的人会怎么看?你有什么看法? 非常非常感谢悟空的信任和邀请。先扔出答案吧。1、这个实验证明不了观察对结果会产生影响。这源自对观察这个词的误解,应该解释成测量更合理。因为我们如何能看到电子在哪呢,用眼睛看还是用心想都是不行的,唯一办法是去测量。如何测量呢?那就只能用底片去接收粒子的轰击,也就是让微观粒子跟屏幕发生作用。人是通过观察作用的效果才能知道粒子的位置。如果不用任何装置,人根本无法看到条纹,所以根本没有意识参与其中,而是物质的相互作用才是观测。2、反对量子力学的观点有很多,其实最多的是反对这个实验的波函数概率解释。从而产生各种自己的解释,当然最后他们都没有实验证明。而波函数解释,通过这个实验是可以证明,条纹的产生是大量粒子衍射后在屏幕处发生的统计结果。关于我的看法请诸位大神耐心往下看。最近几天正在写五分钟量子力学系列科普文章,其中提到的实验就有您说的这个实验。严格的来说,这个实验的名称应该叫做双狭缝电子延迟衍射实验。那么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实验呢?其实这是一个证明物质波(德布罗意波)存在的实验。当初,玻尔、德布罗意等人建立了量子力学的基础,尤其是写出了德布罗意公式和物质的波的公式,在复杂情况下(指在微观粒子受到外部。

双缝干涉延迟实验到底验证了什么,为什么说它的实验结果很恐怖? 双缝干涉实验观察发光对结果影响

关于双缝干涉实验,观察者的问题.我的疑问是既然观察者影响实验结果,那他们是怎么得出没有观察者的结果的.我对此只知皮毛,如有脑残之处,请见谅,并解惑,

双缝干涉延迟实验到底验证了什么,为什么说它的实验结果很恐怖?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在科学实验中正式遭遇「灵异事件」。116 年前的 12 月 12 日,马可尼收到横跨…

双缝干涉关于观察者会影响实验结果的问题干涉条纹是因为两列波相干,但是听说有这样一个实验,科学家通过仪器向双缝射出一粒粒的单个电子(以免互相干扰),居然也得到了干涉条纹,之后他们想确定每个粒子从哪条缝进入以及运动路径,于是在双缝旁边设立监测仪器,然而实验结果却只有和双缝对应的两道条纹.结论是观察者会影响实验结果,仿佛粒子知道有人在看着,还有波动函数失效神马神马的.求科普,请问这个实验的真实性

双缝干涉关于观察者会影响实验结果的问题 真实。具体可以参见Donati,O,Missiroli,G F,Pozzi,G(1973).An Experiment on Electron Interference.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41:639–644doi:10.1119/1.1987321这个实验还有升级版,是用冷原子重复这个实验。具体可以参见S.Dürr,T.Nonn&G.Rempe,Origin of quantum-mechanical complementarity probed by a 'which-way' experiment in an atom interferometer,Nature 395,33-37(3 September 1998)|doi:10.1038/25653;

双缝干涉实验中观察者的定位如何? http:// allreality.com/quantum- physics 根据这个最新的网站信息,尤其是后半部的信息,上面 朱捷 同学的回答是部分正确的。另外,大家的讨论可以把观察者换成信息(这个。

双缝干涉实验能够解释清楚吗? 电子双缝干涉实验是量子力学最为著名和最有歧义的实验。在该实验中,电子以波动的方式穿过两条窄缝,并形成了干涉图像。这个实验最大争议是,电子是作为粒子分别穿过不同的窄缝,还是以波的形式同时穿过两条窄缝。实际上,任何一个实验都会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因此,人们无法借助实验来对理论做出绝对的判断,而只能根据认识的效率来选择理论。正统的量子力学认为,电子是以概率波的形式存在和传播的。因此,电子可以同时穿过两条缝隙,并彼此产生干涉。然而,如果我们在某条缝隙处观察电子如何通过时,则该概率波就会因此而塌陷,变为以概率的方式穿过的实体粒子。于是,观察电子的行为使干涉图像消失了。根据机械的世界观,我们可以将电子设想成一艘微型飞船??。该飞船配备了随机导向的船舵,使该飞船蛇 行前进。这样,既可以便于同伴观察以保持队形,又能够避免驾驶员因单调的飞行而发困。因此,该飞船的运动虽然在整体上是向前的,但其运动的具体方向却在一定的角度内是随机的,具有一定的波动性。此外,在该飞船上还配备了一个探测器,当飞船穿过缝隙时,一旦发现有人跟踪(观察),就会立刻自动关闭随机导向船舵,使飞船恢复直线隐蔽飞行。于是,干涉现象消失了。根据。

双缝干涉延迟实验到底验证了什么,为什么说它的实验结果很恐怖? 这个实验验看似是得到了一个细思极恐的结论,甚至说是打破了“因果律”,但是,其实这只是一种对“我们能够观测”的现象的解释,我试着说一说。双缝干涉一束光通过一个双缝后分为两束光,从光的波动学说上说,光由于是一种波,那么两束波相遇是会发生干涉效应的,也就是:波峰+波峰=叠加波峰+波谷=相消波谷+波谷=叠加于是就得到了干涉条纹。但是对于单光子来说,有两个缝会经过哪个缝呢?哥本哈根的解释是同时通过。那么这就匪夷所思了。惠勒延迟实验为了验证单光子干涉的结论,惠勒改进了双缝干涉实验。首先解释下实验装置。一束单色光经过一个半反半透镜,分成两束强度相等的光,再分别经过反射镜反射后在一个位置相遇,如果在这个位置再放上一个半反半透镜,精密地调整两束分光的光程差,那么可以使得两个探测器中一个总是得到干涉叠加的光,另一个总是得到干涉相消的光。单光子实验那么如果对于单个光子是什么情况呢?对于单个光子在遇到半透镜1的时候,从概率波角度解释,它有50%的概率走反射镜1的通路,有50%的概率走反射镜2的通路。如果不使用半透镜2,那么探测器1和2各有50%的概率探测到这个光子,这时候光子是一个粒子。而如果使用半透镜2,实验的结果是,。

#科普#科学#电子#飞船#波的干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