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填充墙与框架之间宜采用()的方法 填充墙 框架 脱开

2020-09-30知识6

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填充墙与框架之间宜采用()的方法。 A.不脱开B.半脱开C.脱 正确答案:C

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填充墙与框架之间宜采用()的方法 【答案】A【解析】脱开可以消减框架对填充墙的地震力的传递。

填充墙与框架结构连接的构造有哪些 《砌体规范》第6.3.4的规定如下:填充墙与框架的连接,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脱开或不脱开方法。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宜采用填充墙与框架脱开的方法。1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用脱开的方法时,宜符合下列规定:1)填充墙两端与框架柱,填充墙顶面与框架梁之间留出不小于20mm的间隙;2)填充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柱间距宜不大于20倍墙厚且不大于4000mm,柱宽度不小于100mm。柱竖向钢筋不宜小于10,箍筋宜为5,竖向间距不宜大于400mm。竖向钢筋与框架梁或其挑出部分的预埋件或预留钢筋连接,绑扎接头时不小于30d,焊接时(单面焊)不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柱顶与框架梁(板)应预留不小于15mm的缝隙,用硅酮胶或其他弹性密封材料封缝。当填充墙有宽度大于2100mm的洞口时,洞口两侧应加设宽度不小于50mm的单筋混凝土柱;3)填充墙两端宜卡入设在梁、板底及柱侧的卡口铁件内,墙侧卡口板的竖向间距不宜大于500mm,墙顶卡口板的水平间距不宜大于1500mm;4)墙体高度超过4m时宜在墙高中部设置与柱连通的水平系梁。水平系梁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填充墙高不宜大于6m;5)填充墙与框架柱、梁的缝隙可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条或聚氨酯发泡材料充填,并用硅酮胶或其他弹性密封材料封缝;6)。

填充墙构造柱设置墙长大于5米设构造柱在什么规范上有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针对填充墙引起整体结构刚度不均匀变化及改变荷载和结构构件内力分配问题,在目前尚未很好解决之前,是从构造上采取措施着手,并作以下规定:填充墙与框架的连接,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脱开或不脱开方法。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宜采用填充墙与框架脱开的方法。1 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用脱开的方法时,宜符合下列要求:1)填充墙两端与框架柱,填充墙顶面与框架梁之间留出不小于20mm的间隙;2)填充墙两端与框架柱、梁之间宜用柔性连接,墙体宜卡入设在梁、板底及柱侧的卡口铁件内;3)填充墙长度超过5m或墙长大于2倍层高时,中间应加设构造柱;柱的宽度不小于100mm。柱的竖向钢筋不宜小于Ф10,拉筋或箍筋宜为ФR5,竖向间距不宜大于400mm。竖向钢筋与框架梁或其挑出部分的预埋件或预留钢筋连接,绑扎接头时不小于30d,焊接时(单面焊)不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

框架结构中填充墙的拉结筋应该怎么设置,钢筋长度怎么算 1多层砌体结构中,后砌的非承重隔墙应沿墙高每隔500mm~600mm配置2φ6拉结钢筋与承重墙或柱拉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500mm;8度和9度时,长度大于5m的后砌隔墙,墙顶尚应。

框架结构填充墙在丁字墙交接处必须设构造柱么? 框架结构填充墙在丁字墙交接处没有规定必须设构造柱!在砌体结构组合墙里 不适用框架填充墙,填充墙是在抗震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13.3.4-4条: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

填充墙的规范规定 现行《砌体结构工2113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第9章对填充墙5261规定如下:9.1.1 本章适用于烧结4102空心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1653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填充墙砌体工程。9.1.2 砌筑填充墙时,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含水率宜小于30%。9.1.3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在运输及堆放中应防止雨淋。9.1.4 吸水率较小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及采用薄灰砌筑法施工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前不应对其浇(喷)水湿润;在气候干燥炎热的情况下,对吸水率较小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宜在砌筑前喷水湿润。9.1.5 采用普通砌筑砂浆砌筑填充墙时,烧结空心砖、吸水率较大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应提前 1d~2d 浇(喷)水湿润。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或普通砌筑砂浆砌筑时,应在砌筑当天对砌块砌筑面喷水湿润。块材湿润程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烧结类块材的相对含水率宜为60%~70%;(2)非烧结类块材的相对含水率宜为33%~50%;(3)砌筑上墙块材的含水率不得为饱和含水率。注:采用“干砌法”施工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不需对其浇(洒)水湿润。9。.

#构造柱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