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隋唐为什么要实施均田制 唐朝户籍法与均田制研究

2020-09-30知识14

唐朝与北魏均田制的区别???? 北魏至唐中叶的一种土地制度。该制度对农民实行计口授田,对皇室、贵族、勋臣和官吏按等级分配土地和奴婢。作为中国封建政府的重要土地制度之一的均田制,在历史的长河中历时约三百年。北魏初年,华北及中原地区由于长期战乱,土地荒芜,人口大量逃亡。一些未曾南逃的农民,因不堪承受沉重的租调徭役负担,多荫庇于世家大族,出现了30家、50家为一户,甚至一宗近万室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按户征收的赋役收入。另外,北魏统一中国后,很多以前南逃的农民相继重返家园,其原有土地往往已为别人耕种,即产生很多地权纠纷,耽误了农耕,也扰乱了社会秩序的安定。为解决上述矛盾,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485),采纳李安世的均田建议,颁布均田令。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最周密的土地法令。均田的具体办法,都载于《魏书·食货志》内,对于授田的土地种类和田亩数额;田地的还授制度和买卖土地的限制;宽乡、狭乡的土地分配;各式户口的受田办法以及授田顺序等都有详细的规定。其主要内容:①凡15岁以上的男子,每人授给种植谷物的露田40亩,女子20亩。露田都是无主荒地,因考虑休耕轮作,故授田时—般按休耕周期加一或两倍,也称“倍田”。拥有奴婢和耕牛的人,可以额外。

隋唐为什么要实施均田制 唐朝户籍法与均田制研究

问一道历史题 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

隋唐为什么要实施均田制 唐朝户籍法与均田制研究

唐朝的均田制是如何崩坏的? 均田制得以推行的基础,或者说前提,是政府掌握大量土地,即土地国有而非土地私有。均田制最初是从北魏开始实行的,当时的历史背景是:由于北方常年战乱,导致了人口流离失所,同时人口也大量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北魏统治者为了快速恢复生产,所以实行了均田制。其具体措施就是,将无主荒地收归国有,国家将这些土地的使用权转让给农民,农民定期向国家缴纳一定的租金。在土地使用者死亡后,土地归还给国家,这样就保证了国家永远能够掌握土地,以便拥有充足的土地分给农民。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土地都是要在使用完后上交国家的,在均田制中,有这样一种田地,叫做永业田,即永久归自己使用的,北魏规定的永业田是:男子每人授予桑田20亩,限期三年内种国家规定的经济作物如桑等,之后这个地就归自己了。但国家为了防止土地兼并,所以严格控制永业田的买卖。唐朝时期均田制的瓦解,和永业田脱不了关系。唐朝时期规定,十八岁以上男子,每人授予田地80亩和永业田20亩,有爵位的人也按照等级授予不同面积的永业田,而且唐朝放宽了对永业田买卖的控制。可以想象,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国家分出去的永业田也就大量增加,而国家自己掌握的田地相对急剧减少,这就导致了国家没有。

隋唐为什么要实施均田制 唐朝户籍法与均田制研究

均田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均田制是一种封建社会之下的土地所有制度。主要实行于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由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者。魏孝文帝元宏于公元485年颁布并实施。北魏孝文帝元宏像均田制的主要内容有:第一:男子15岁以上。授田40亩。女子15岁以上。授田20亩。所授之田不准买卖。身死后归还朝廷。第二:男子在这40亩田之外。另授20亩。这20亩不必交还朝廷。可世代相传。可以进行买卖。产麻之地,男子授麻田十亩。女子减半。身死后归还。三:地方官按照职位高低。授予不同大小的职分田。具体如下:刺史授田15顷;太守授田十顷;别驾授田八顷;县令授田6顷;职分田不准买卖。官员离职时,交到继任者手中。受田以后百姓不得随意迁徙。均田制的实施。大规模增加了国家税收。自卑为始创以来。北齐、北周、隋唐二朝沿用此制。直到唐朝中叶,(公元780年)在宰相杨炎建议之下,实行两税法。以代替被破坏殆尽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均田制才被正式废除。大唐第九任皇帝唐德宗李适像杨炎,字公南。凤翔府天兴县人(722年至781年)唐德宗时。为左仆射。两税法提出者。781年去世。死后谥号:平厉

隋唐为什么要实施均田制 从北魏中叶到唐代中叶二百六七十年间,均田制是历代一项重要的土地制度,为许多治南北朝和隋唐史的史家所研究。关于均田制的渊源和产生、内容和实质、发展和消亡以及影响和评价,各家众说纷纭。特别是建国以来,由于我国土地制度也经历了多次改革,从解放初的农民土地所有制到五十年代末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又到1978年以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反映我国农业大国对土地制度的思考和实践。作为史家,则把眼光放到古代,研究我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从而一方面为今天的改革提供参考,并且另一方面从土地制度出发,研究封建社会各阶层的特点。1949年以来,在这一领域的史家很多,著作颇丰。现将其整理下来,希望能够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作一回顾。一、关于均田制的渊源和产生条件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多种多样,最早有西周的井田制,后又有王田制、屯田制、占田制等等。均田制产生于北魏,它的产生条件是什么?与历史上的各种田制有什么内在联系呢?樊树志认为,均田制产生主要有四个原因:①国家掌握有大量荒地;②鲜卑族进入中原后,生产方式有畜牧业转为农业,实施计口授田,为均田制提供了蓝本;③中原地区到处存在于坞堡共同体内部的农村公社式土地分配也是。

三、唐代经济制度 甲、唐代的租庸调制 现在再讲唐代的经济制度,主要的仍先讲田赋。唐代的田赋制度成为“租”“庸”“调”。租是配给人民以耕种的田地,年老仍缴还政府。在。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代户籍分“良民”与“贱民”,前者为自由民,后者。 (1)世家大族进一步削弱;商品经济发展;赋税制度的变革。(2)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形成,城市经济的繁荣;有利于社会流动,客观上减轻了农民的人身束缚;推动了中国古代税制改革和社会公正。

#租庸调制#北魏#田地#唐朝#均田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