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示意画像插图
公元前352年,秦孝公在推行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国力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之时,任命“卫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趁魏国国力空虚之际,直接就占据了魏国的旧都安邑。——《史记·秦本纪》
继而到了公元前341年,由于魏国在“马陵之战”中失利,太子申被俘虏不说,主将庞涓还自尽身亡,更是使得魏国本就不太好的局势变得更为严峻。
而秦国也就趁着这个机会,于公元前340年,再次派遣“卫鞅击魏,虏魏公子卬”,魏国不出意外的又败了,魏国迫于无奈,只能选择割让部分“河西土地”与秦国求和。——《史记·秦本纪》
如此一来,在此消彼长之下,秦国愈加强势,魏国反而越来越弱,显然不是回事,如果再不想办法摆脱困境的话,迟早会被秦国给兼并了。
徐州相王示意画像插图
魏、韩称王,齐国称王
故而,在到了公元前334年之时,实在顶不住秦国压力的魏国统治者,便带着韩国以及周边一些小国去找“齐国”统治者了,想要拉帮结派,结成同盟,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徐州相王”事件。
经过这次事件,齐国统治者齐威王称王,但他由于刚刚接受平民琴师“邹忌”的改革提议没几年,所以此时也只是名义上的称王,同时也一并拉着魏国统治者一块称王。
就像史书所记载的,齐国、魏国公元前334年刚刚名义上称王,便引起了早已称王且国力强盛的楚威王的注意,让楚威王是“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然如县旌而无所终薄。”——《史记·苏秦列传》
齐威王示意画像插图
故而于公元前333年,楚威王起兵“伐齐,败之於徐州”,由此可见,此时的齐国实力显然还是比不上楚国这样的老牌强国的。——《史记·楚世家》
故而直到公元前331年,在齐国经过了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最强於诸侯”以后,齐威王才真正的对外“自称为王,以令天下”,开始行使王的权力。——《田敬仲完世家》
而据《史记·秦本纪》的记载,公元前326年“魏君为王,韩亦为王”,直到这时,魏惠王才真正的对外宣称正式为王,韩国也于同年宣告称王。
此时秦国执政的秦惠文王一看齐、魏、韩纷纷称王,自己本身就实力强悍,自然也不甘落后,于公元前325年“更为元年”,改“公”为“王”,同样昭告天下自己要称王,行使王权。——《史记·秦本纪》
公孙衍示意画像插图
其它政权也想称王
也正是齐、魏、韩、秦等国的相继称王,一时间激起了战国时期的一阵称王热潮,其它一些当时处于二线,实力比较弱的政权也想称王。虽然实力弱,但名头上不能弱。
故而从公元前323年开始,在魏国纵横家公孙衍的从中斡旋之下,魏国联合韩、赵、燕、中山等四国结成了“合纵之势”,打算以此对抗秦国“张仪与齐、楚大臣会齧桑”的同盟格局。——《史记·秦本纪》
同时为了保证“合纵抗秦”格局的顺利建立,早先称王的魏国、韩国也一并支持“赵、燕、中山”三国称王。
战国七雄版图漫画插图
也就是说,截至此时,“齐、楚、燕、韩、赵、魏、秦”等“战国七雄”已经全部称王。
这在无形间也就让“中山国”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虽说也称王了,但是实力却比不上其它政权,正如史书所说,“我(齐)万乘之国也,中山千乘之国也,何侔名于我?”——《史记·张仪列传》
齐国显然并不愿意承认“中山国”称王,但由于魏、赵的支持,齐国破坏公孙衍合纵之势的目的并没有得逞。
继而到了公元前318年,宋国眼看同为二流政权的“中山国”都能顺利称王,自己当然也不能落后呀,所以也不显山不漏水的宣告称王,开始行使王权。
周天子示意画像插图
周天子王权消失
综上所述,相信大家不难发现,随着战国时期各个诸侯相继称王,行使王权,就连实力较弱的中山、宋等政权都相继称王。
这也就足以证明周天子在诸侯之间的影响力已经基本宣告瓦解,成了一个名存实亡的存在,就像在这些政权称王之前,其纵然在春秋时期就已经不怎么听周天子的话。
但名义上却依旧还属于周天子的管辖,所以一般都是以“侯、公”来自称,就像“齐桓公、秦孝公、魏文侯”等等。当然,这其中不包括楚国,楚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独立称王了。而当时真正能称王的也只有“周天子”,诸如周文王、周武王、周显王等等。
这也就意味着这些称王的诸侯已经彻底跟周天子撕破了脸,打破了周天子王权的制约,自立为王,各自割据,成了一个个独立的政权。
偏偏此时周天子的军事实力已经不是这些政权的对手,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默默地承担这“心里苦”的结局啊!
【end】(本文系百家号金芒计划独家签约稿件,禁止抄袭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