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评价中怎样合理使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评价之父泰勒(R.W.Tyler)提出“评价过程在本质上是确定课程和教学大纲在实际上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1967年推动评价理论的重要发展的斯克里文(M.Scriven)将教育评价从定性的角度分析提出了“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区分。总结性评价标准过于强调共性和统一性,而造成了它忽视个性和灵活性的弱点,无法全面体现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理念。形成性评价侧重于分析、诊断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反馈信息,以提高教育活动质量为最终目的。形成性评价一方面可以通过评价提供的信息,使教师和学生了解到教与学存在的优势和问题所在,促使教师和学生进一步发扬优点弥补缺失,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教师对照评价标准不断反省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目前提倡的新课改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主体性课堂教学评价应更多地侧重实现评价的形成性目的。主体性课堂教学是一个包含丰富内容的复杂的教育现象,不可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框定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行为,因此主体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只能是开放性的。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区别是什么?
形成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的区别? 1,在价值取向上,形成性评价虽然对学习过程有一定的关注,实际上还是属于目标取向,评价的是一个较小的时间阶段的学习效果与教育教学目标的一致程度。过程性评价既重视学习成果的价值,同时又注意到学习的过程也是反映学习质量水平的重要方面,因此强调过程的价值,采取过程性与目标性并重的取向。2,在评价内容上,形成性评价虽也列出情意领域的教育目标,但这类学习的结果是渗透在学习过程中的,没有相应的方法,无法评价这种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成果。因此,实际形成性评价所评的只是智能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内容,主要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过程性评价主张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都应当受到评价的支持与肯定,主张对学习的动机态度、过程和效果进行三位一体的评价,这种理念由于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而得到落实。3,在评价方法上,形成性评价倾向于量化的评价工具,强调客观性试题和标准化测验。过程性评价既支持从外部对学习成果进行“量化”的测量,同时倡导而且更加重视“质性”的方法,强调内部的、开放的评价过程,将评价“嵌入”到教学的过程中,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包含了多样的方法和策略。4,在评价的功能上,形成性评价注重评价的诊断作用。过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