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古代祭祀用的酒叫什么

2020-07-16知识32
古代酒的叫法 杜康、欢伯、2113杯中物、金波、5261秬鬯、白堕、冻醪、壶觞、壶中物、酌、酤4102、醑、醍醐、黄封、清酌、昔酒1653、缥酒、青州从事、平原督邮、曲生、曲秀才、曲道士、曲居士、曲蘖、春、茅柴、香蚁、浮蚁、绿蚁、碧蚁、天禄、椒浆、忘忧物、扫愁帚、钓诗钩、狂药、酒兵、般若汤、清圣、浊贤。我国酿酒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自产生之日开始,就受到先民欢迎。人们在饮酒赞酒的时候,总要给所饮的酒起个饶有风趣的雅号或别名。这些名字,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绎而成,或者根据酒的味道、颜色、功能、作用、浓淡及酿造方法等等而定。酒的很多绰号在民间流传甚广,所以文在诗词、小说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词。这也是中国 酒俗文化的一个特色。白堕:这是一个善酿者的名字。苏辙在《次韵子瞻病中大雪》诗中写道,“殷勤赋黄竹,自劝饮白堕”。冻醪:即春酒。是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的酒。据《诗·豳风·七月》记载,“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壶觞:本来是盛酒的器皿,后来亦用作酒的代称,陶潜在《归去来辞》中写道,“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壶中物:因酒大都盛于壶中而得名。张祜在《题上饶亭》诗中写道,“唯是壶中物,忧来且自斟”醇酎这是上等酒的代称... 为什么祭祀一定要用酒呢?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酒是一种美好的食品,它所具有的色、香、味,惹人喜爱。古人曾把它比作“玉液”、“甘露”、“太平君子”、“天禄大光”等等。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酒劝... 祭酒在古代是什么官职?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 “祭酒”意为首席,主管,是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古代祭祀礼仪有一种叫浇奠祭祀,就是举起酒杯、向天祝祷、洒酒于地;执行这个礼仪的人叫祭酒。祭酒,汉魏以后官名。汉代有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东汉时改为此称。为国子学之长官,秩第五品。隶属太常。西晋改设国子祭酒,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清光绪三十二年,设学部,改“国子祭酒”为“学部尚书”。清末始废。扩展资料:国子学或国子监,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其具备了两种功能。一是国家管理机关的功能。二是国家最高学府的功能。国子学的设立相对于“太学”而言,除了是国家传授经义的最高学府外,更多的承担了国家教育管理的职能。国子监与太学也可互称,经常用太学来指代国子监。“国子监”出现后,“学”与“监”不同的含义说明了二者在承担两种功能上的不同分工,“学”是传授知识,指向教育和最高学府的功能;“监”是督查监管,指向国家教育管理的功能。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祭祀最高用酒是哪种酒,是女酒吗,请专家帮助,若不是,又是哪种呢? 首先,要说一下提问中的古代。站在现在这个时候点上,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都称为古代,夏之前,一般称为远古了。反映周王朝及战国时代制度的《周礼》中,对祭祀用酒有明确的... 中国古代祭祀最高用酒是哪种酒,是女酒吗,请专家帮助,若不是,又是哪种呢? 首先,要说一下提问中的古代。站在现在这个时候点上,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都称为古代,夏之前,一般称为远古了。反映周王朝及战国时代制度的《周礼》中,对祭祀用酒有明确的规定。如祭祀时,用“五齐”、“三酒”共八种酒。《周礼》将酒分为“五齐三酒”,“五齐”指\"泛齐\"、\"醴齐”、“盎齐”、“缇齐”、“沈齐”五种酒。泛齐为酒糟浮在酒中,醴齐是滓、液混合,盎齐是白色之酒,缇齐是丹黄色之酒,沈(沉)齐是酒的糟、渣下沉。“三酒”为“事酒”、“昔酒”,“清酒’三种,统称“三酒”。事酒为因事之酿,时间很短;昔酒是可以短时储藏之酒,稍醇厚一些;清酒则冬酿夏熟,为当时酒中之冠。“五齐”是相对于清酒的浊酒。中国古代女酒,从有文字记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周代,国家以法令形式确定为礼仪之物,使女酒成为古代宫廷中的“官酒佳酿”和“百药之长”的御用之品。所谓“女酒”,是古代女性酿的酒而得名。从历史上的考证推论,则是上古时代部落战争中所俘的女性被强制为奴酿酒而称名的。五齐三酒与女酒是从不同的角度的叫法。如清酒是女性酿制的,因此又可叫女酒。最高规格的祭祀用酒当然是酒中之冠了。因此先秦时期,夏至今没有文字,商虽有文字但不... 古代的酒有什么品种 屠苏、荷花蕊、寒潭香、秋露白、竹叶青、金茎露、太禧白、猴儿酿… 汉武帝宫中有九丹金液、紫红华英、太清红云之浆,浆属于淡酒。兰生酒是汉宫中的名酒。百末旨酒是采百草花末杂于酒中,旨,美也。马酒即是马乳,马乳也有酒的味道,多饮也会醉。汉时西域大宛国用葡萄造的酒,被带人中原,深受帝王们的喜爱,视为珍品。汉武帝就以葡萄酒迎接西王母的降临。魏文帝曹丕曾对群臣说:“葡萄酿以为酒,过之流涎咽唾,况亲饮之?葡萄酒较之中原的米酒,味道甘甜还容易使人醉,所以曹丕又说:“葡萄酿以为酒,甘于曲米,善醉。南北朝时,有蒲桃酒、千里酒、桑落酒、缥醪酒、河东酒、菊花酒。其中桑落酒和菊花酒是用桑叶和菊花加进酒浆中酿制的,或说桑落酒是桑叶落时取井水酿制的。缥醪酒则是精酿酒。唐人喜欢用“春”字为酒取名,当时有富水春、若下春、土窟春、石冻春、松醪春、竹叶春、梨花春、罗浮春、瓮头春、曲米春、抛青春。绍兴造的酒,名蓬莱春酒。魏征征有造酒的手艺,他所造的酒以滤渌、翠涛两种最为珍奇,将上述酒置于罐中贮藏,十年不会腐坏。唐太宗非常欣赏魏征的酒,题了一首诗赐给魏征:“蠕渌胜兰生,翠涛过玉薤。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玉薤是隋炀帝时宫... 酒在古代叫什么?(2个字的) 酒在古代的别称有:杜康、欢伯、秬鬯、白堕、冻醪、醍醐、黄封、清酌、昔酒、缥酒、曲生、曲蘖、茅柴、香蚁、浮蚁、绿蚁、碧蚁、天禄、椒浆、狂药、酒兵、清圣、浊贤等。... 古代祭祀的官叫什么? 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小宗伯之职,掌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肆师之职,掌立国祀之礼,以佐大宗伯。巫师在一个社会中有很多的功用:他们可以用魔法保护他人,以免受到自然灾害、外来者和敌人的伤害。他们也负责改正错误,衡量对错,操控大自然和解释恐怖的现象等。巫术是一种低层次的法术,因为它不是一种信仰,但与高级法术一样,也是带有机械性和直观性的。但对比巫毒那种纯邪恶的法术来说,巫术是比较接近一种宗教的了。而且巫术也有仁慈的一面,例如用来保护村庄和部落,抵挡邪恶的敌人和灾害等。但如果被一些心术不正的人所利用的话,它也可能是非常邪恶的!虽然巫师主要是使用咒语,但也会使用魔药。不过无论是哪一样,都可以用来夺取他人的生命… 祭师 这个词是在吠陀时代形成的【吠陀时代】指印度成立吠陀圣典的时代,分为前、后二期。〔前期〕(西元前1500~前1000)前1500年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征服塌鼻、黑色肤种的原住民,在旁遮普开始过着以畜牧为主、农业为副的生活。他们将大自然予以神格化,崇拜多神。以火、赞歌、食物祭供。后来则有专司祭祀仪式的祭师。众所周知的《梨俱吠陀》(前1100或前1000),... 中国古代祭祀中,吉礼是指什么? 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之称,对于各种礼仪风俗都有明确的章程对其有所规范。在古代,按照大类划分,可将礼制划分为五种,包含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其中的一种,吉礼。那么,什么是吉礼呢?吉礼,便是对天神、地只、人鬼的祭祀典礼。广义上来讲,就是祭天,祭地,祭祖以及祭圣贤。祭天因受黄帝思想的延续,古人向来信奉鬼神之说。而这其中,便以天为尊。古人认为天乃是万物之主,有主宰一切的权利。故而,几千年来,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平常百姓,无不是信天,敬天以及拜天。用他们所能想到的种种方式举行祭祀仪式,祈求能够获得天神的保佑。就算是祭祀天神,也有其中许多的门道。因为受祭祀的天神实在太多,所以也有着尊卑之分。第一,自然是天皇大帝,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玉皇大帝或称百神之君;第二,为日月星辰。也就是祭祀日神,月神,五纬(金、木、水、火、土五行),十二辰以及二十八星宿;第三,便是除去第一和第二等之外的,凡是有神职且于民有利的神仙,如司命,雨神,风神等。古来,帝王对于祭天仪式极为看重,也最为隆重。因为,通过祭天不仅可以巩固皇权,更可以作为一种政治手段来运用。所以,祭天仪式一般只有皇家有权举行,故而古往... 关于古代祭祀用品的名称 在夏商周时期2113的国家中,国家祭祀逐渐形成以了天5261为至上神的三大神只系4102统,并且祭祀礼仪成1653为国家礼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不仅祭祀活动在国家事务中具有突出重要的位置,对现实生活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四羊方尊 铜尊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时期,是一种饮酒用具。这件四羊方尊是我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重达34公斤,加上它独一无二的造型,理当进入文物精品之宝库。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鬲 古代煮饭用的炊器。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商代前期的鬲多无耳,后期口沿上一般两个直耳。西周前期的鬲多为高领,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数为折沿折足弧裆,无耳;有的在腹部饰以觚棱。西周时还有方鬲,体为长方形,下部有门可以开合,由门内放入木炭。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门前还表现出刖刑奴隶守门的形象。商尊 容酒器。商代晚期铸品。清宫旧物,现藏...

#周礼#国子监#祭祀#文化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