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提出logos抽象概念的是 逻辑思维是什么?

2020-09-27知识15

第一个提出抽象的是谁? 最早的抽象主义绘画便是由康定斯基于1910年前后画出来的。

提出logos抽象概念的是 逻辑思维是什么?

logos是什么意思 logos希腊文2113是[道]1.希腊文logos,可以翻译成[说话][文字]或[逻辑]2.希腊人认5261为logos乃是宇宙万物4102的规律,绝对的准绳与人类一1653切的依归3.这[道]是带有强烈的希腊文化背景,是指操纵宇宙运作背后的那股抽象的力量与原委。(2)约翰福音1章的[道]1.约翰福音所指的[道],可以翻译成[话语](the Word).所以[道]亦有清晰的犹太背景,因为在旧约里,神是以他的[话语]来作他的[启示].[道],即[神的话],就是神启示自己的媒介.2.犹太人认为认识[神的道](the Word of God),就是认识神本身.相信神就是相信神的话(即相信[神的道]),跟从神就是跟从神的话(即跟从[神的道]).3.面对一群外邦的信徒,约翰采用了[道](logos)一个外邦人熟悉的字眼与观念,却又加上了福音(基督教)的内涵.目的是使外邦信徒更容易掌握这[道成肉身]的真理.4.约翰不是用原有希腊文化或原有犹太文化来使用这[道]字,他是从福音(基督教)的角度来使用这[道]字.约翰指出这股支撑宇宙运作的力量(logos),这个使人[认识神]的[话语](the Word)(媒介),竟然是一个曾经踏足人间,在世界生活过的人物.5.约翰指出[道]是个实在的人物.他就是耶稣基督.耶稣基督就是[神的道].词典解释如下:Logos名词 n.1。.

提出logos抽象概念的是 逻辑思维是什么?

关于“逻辑”一词的含义? 解释:注音 l uó ji 1.思维的规律。2.可观的规律。3.指处理事情的方式、规矩的意思。定义 逻辑是人的一种抽象思维,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逻辑是在形象思维和直觉顿悟思维基础上对客观世界的进一步的抽象,所谓抽象是认识客观世界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过程,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logic 最早被清末的严复翻译成汉语逻辑,属音义意义相结合的公认比较完美的翻译,当然主要是音译,后由中国传入日本,但在日语中则注明只是对logic的注音,logic在日语中的正式汉语翻译词为“论理”。什么是逻辑?一对夫妻带着自己的孩子.路过一家玩具店.孩子想要某一个玩具.于是对妈妈提出要求.妈妈拒绝了.于是对爸爸说.妈妈不好.爸爸好.爸爸给我买玩具.这就是逻辑最基本的公式列.逻辑是一种融合了矛盾的东西.所以不管是完美的逻辑.还是不完美的逻辑.在时间面前永远站不住脚.逻辑成为一门科学,那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这恐怕怀疑的人很少。我们知道亚氏并没有把他的研究叫做“逻辑”,但他明确指出他的研究对象是“三段论”,而这是关于从一个真的前提“必然地”推出一些结论的科学。他的三段论有两种,一是蕴涵。

提出logos抽象概念的是 逻辑思维是什么?

日本有哲学么? 或是他们的哲学和其他文化一样是吸收西方与中国的再与本土原有融合。

解构主义是什么?学习解构主义对阅读文学作品有什么帮助 解构主义60年代缘起于法国,雅克·德里达—解构主义领袖—不满于西方几千年来贯穿至今的哲学思想,对那种传统的不容置疑的哲学信念发起挑战,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大加责难。解构主义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探索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但它的哲学渊源则可以追溯到1967年。当时一位哲学家德里达[1](Jacque Derrida,1930—2004)基于对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的批判,提出了“解构主义”的理论。他的核心理论是对于结构本身的反感,认为符号本身已能够反映真实,对于单独个体的研究比对于整体结构的研究更重要。在海德格尔看来,西方的哲学历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它的原型是将“存在”定为“在场”,借助于海德格尔的概念,德里达将此称作“在场的形而上学”。“在场的形而上学”意味着在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logos),所有的人和物都拜倒在逻各斯门下,遵循逻各斯的运转逻辑,而逻各斯则是永恒不变,它近似于“神的法律”,背离逻各斯就意味着走向谬误。而德里达及其他解构主义者攻击的主要目标正好是这种称之为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传统。简言。

谁知道逻辑一词的含义包括什么啊? 1.思维的规律.;2.可观的规律.3.指处理事情的方式、规矩的意思.定义 逻辑是人的一种抽象思维,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逻辑是在形象思维和直觉顿悟思维基础上对客观世界的进一步的抽象,所谓抽象是认识客观世界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过程,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logic 最早被清末的严复翻译成汉语逻辑,属音义意义相结合的公认比较完美的翻译,当然主要是音译,后由中国传入日本,但在日语中则注明只是对logic的注音,logic在日语中的正式汉语翻译词为“论理”.什么是逻辑?一对夫妻带着自己的孩子.路过一家玩具店.孩子想要某一个玩具.于是对妈妈提出要求.妈妈拒绝了.于是对爸爸说.妈妈不好.爸爸好.爸爸给我买玩具.这就是逻辑最基本的公式列.逻辑是一种融合了矛盾的东西.所以不管是完美的逻辑.还是不完美的逻辑.在时间面前永远站不住脚.逻辑成为一门科学,那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这恐怕怀疑的人很少.我们知道亚氏并没有把他的研究叫做“逻辑”,但他明确指出他的研究对象是“三段论”,而这是关于从一个真的前提“必然地”推出一些结论的科学.他的三段论有两种,一是蕴涵三段论,二是归纳三段论.前者我们不必说,。

“数”、“逻各斯”、巴门尼德的“存在”与柏拉图的“理念”之间有什么区别? 在阅读哲学史的时候发现这些概念有相似之处,想厘清一下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同样有些不太明白的还有,赫…

你认为神话传说在历史研究中有什么作用 传说以现实为基础,可以给研究带来很好的方向。

逻辑思维是什么? 逻辑,或称为理则。源自古典希腊语 λ?γο?(logos),最初的意思有词语、思想、概念、论点、推理之意。1902年严复译《穆勒名学》,将其意译为‘名学’,音译为‘逻辑’;日语则译为‘论理学’。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逻辑的涵义是思维的规律或客观的规律。逻辑思维是指按照某种客观或人为制定的思维法则进行思考的思维模式,在这里我们所说的逻辑思维主要是指遵循传统形式逻辑规则的思维模式。从总体上来看,逻辑思维不是一种主观的思维形态,它是人们在后天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不断的碰壁和失败,摸索出来的一套与自然法则相吻合的思维规则和思维形式。这套思维规则和思维形式具有普适性的结构,放之四海皆准,能保证人们的思维活动按照某种统一的模式进行交流和沟通。但另一方面,逻辑思维中又有着许多的主观成分。通常人们的思维逻辑规则都是在后天环境中学到的,而这些逻辑规则的制定在某种程度上都有人为的因素,比如,在十进制的数学计算中人们规定:1+1=2,而在二进制的数学计算中又规定:1+1=10。对于前者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不难明白其中的道理,对于后者则只有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明白其中的原理。所以,我们在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思考时都是有前提条件限制的,而这些前提条件。

#设计思维#思维模式#解构主义#文化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