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批英雄烈士回到祖国怀抱。今天(9月27日),韩方向中方移交117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骸及相关遗物。自2014年至2019年,共有599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还中国。
礼兵护送,战机护航,祖国以最尊崇的方式接英烈回家,这样的场面让人无法不动容。“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先后有240多万人赴朝作战,197685名中华儿女壮烈牺牲,其中绝大多数埋骨他乡。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也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这次回家的除了烈士遗骸,还包括相关遗物。据报道,遗物中有3枚印章,有塑料扣子、手电筒、剪刀,以及笔、防毒面罩碎片等。透过这些物品,我们仿佛能感受到烈士的余温,也能想象到战争的残酷,更能体会到英雄的大无畏精神。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致敬英勇牺牲的志愿军将士,“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他们捐躯赴国难,也许没有想到牺牲后还能回到祖国。但是,无论年代多么久远,祖国都不会忘记他们。
此前六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家,时间通常在每年的三四月份(清明时节),而今年则推迟到国庆前,这或与疫情有关。但可确定,无论定在何时,祖国都会敞开怀抱接烈士回家。一方面,根据中韩磋商,如果韩方发现新的中国军人遗骸,每年定期移交中方。另一方面,国家善待英雄,善待烈士,善待一切为国为民作出贡献的人,这是国家最清晰而坚定的价值坐标。
“历史不能忘记,军人的英勇牺牲行为永远值得尊重和纪念。”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早已成为价值共识。对为国牺牲、为民牺牲的英雄烈士,我们要永远怀念他们,给予他们极大的荣誉和敬仰。
他们的牺牲是有价值的。重温魏巍的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感慨系之。当被问及“你不觉得苦吗?”,一名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的战士是这样回答魏巍的:“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这名战士还指着狭小潮湿的防空洞说:“你再比如蹲防空洞吧。多憋闷的慌哩。眼看着外面好好的太阳,光光的马路不能走!可是我在那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呀。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呀。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溜跶边说话也行。那是多么幸福的呢!”
年少时读这样的文字,往往缺少灵魂上的“悸动”,而如今读来不免泪目。先烈在朝鲜战场上出生入死,为的不就是国家有一个安稳的发展环境,不就是让国内同胞过上平静的生活?要知道他们中的不少人也才一二十岁,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龄,他们有着朴素情感,他们不是不想念父母,不是不想与国家一道前行,但是当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激发出了强烈的使命感。这样的人,能不可敬?
“最近将接受新任务,有可能较长时间不能通信,父亲可不要挂念”“决心在那新的环境中、战斗中做出好的成绩来……我希望父亲听到我的好消息”“弟妹情形如何?”这是抗美援朝战士牟敦康写的家书中的几句话,虽然朴实无华,但字里行间都是情,对家人的情,对国家的情。写这封信的几个月后,牟敦康英雄牺牲。他没能看到最后的胜利,但祖国今天的发展景象一定让他的英灵欣慰。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我们接烈士回家,是告慰英烈,用实际行动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同时,也是为了传承他们身上的英雄精神。我们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民族复兴离不了勠力奋斗,离不了冲决艰难险阻,离不了大无畏的精神气概。英雄的事迹和精神,正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每思祖国金汤固,便忆英雄铁甲寒。”英烈回家了,我们在致敬之余也要抬头望一望头顶天空,低头看一看脚下的热土,更要加倍努力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不辜负英雄不辜负时代。让我们再次读懂这段话的深刻内涵:“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安安静静坐到办公桌前计划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悠闲散步的时候……请你们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