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碗托的历史典故 保德人蒸“碗托”的历史源远流长。笔者的爷爷曾做过“碗托”,由于做的“碗托”味道鲜美,口感舒适,常常会被人们一哄而抢。做“碗托”是一项重体力劳动,真正要想把“碗托”做好,那可是一件非常吃苦的营生,我的一位亲戚,做“碗托”早就驼背了,患有骨质增生等多种疾病。爷爷做的感到累的时候,父亲常常下班后抽空赶过去帮忙。现今保德县城专营此业者甚多,还有在外地设摊应市的,深受广大食客赞赏。文革时期,革“资本主义尾巴”,“碗托”也不例外,但是,有的人迫于生活,走街串巷,进行着“黑色买卖”,“碗托”的交易一天也没有断过档。“碗托”物美价廉,经济实惠,现时在保德街市上的每个“素碗托”的售价仅为2元,每个“荤碗托”的售价仅为3元,买得多了还可以优惠。饱,可以品尝;饿,可以充饥。所以适应各类人群享用。夏天,冷用;冬天,热食。一个地方的自然环境气候物产等条件,决定着一方居民的生活习性,保德人爱吃“碗托”,热爱“碗托”,善做“碗托”,一年四季离不开“碗托”,平时吃“碗托”,亲戚来了吃“碗托”,逢年过节吃“碗托”,外出工作的保德“游子”们叮嘱在家的亲人:来时千万别忘记带些“碗托”,以致“碗托”不仅为生活所必须,。
山西碗托的做法,怎么做,怎样做,如何做 材料:盐适量、花椒粉适、白面适、乔面适、辣椒油适。1、先准备好材料,将白面和乔面加在一起慢慢加水搅拌匀,加适量的盐和适量的花椒粉。2、接下来需要拿个平盘,如图所示,把面糊倒在盘子里。3、然后起锅,如图所示,大火上锅隔水蒸20分钟。4、接下来蒸好之后拿出来淋在上适量的辣椒油和醋。5、最后,把它搅拌均匀,就完成了,即可食用。
山西碗托的做法,相信大家都知道山西碗托吧,那么山西碗托到底怎么做呢?接下来就介绍一下,快来看看吧!
山西腕托 山西柳林小吃图片http://blog.voc.com.cn/sp1/yanghuhu/22432135467.shtmlhttp://images.google.cn/images?um=1&complete=1&hl=zh-CN&newwindow=1&q=%E6%9F%B3%E6%9E%97%E9%9D%A2%E7%B3%8A&aq=f碗脱是柳林特产,离石、中阳等地都有,但不如柳林正宗。腕脱刚开始锅内熬煮,碗内盛放,晾凉即食,后来发展到以小碗盛面糊,上笼蒸熟晾凉而食、外国传教士来柳林后把四方刀、叉扎的习惯传到柳林,碗脱吃时也由原来的筷子夹变为刀刀扎。碗脱的制作很讲究,先要净化麦粒,将干荞麦入碾脱落杂质簸去尘土、麦柄,入渲箩用湿布擦之,多次换洗湿布,以求擦净。并将擦后的麦粒趁湿复入碾机脱皮出机后用细箩筛面,将筛上的皮渣簸去,带皮粉粒再次入机磨之,过箩,皮则净除、将两次脱皮后的麦粒共入磨机,筛面即可。面粉内和入适量的食盐、姜粉,用凉水和为硬面团,然后稍加冷水,揉为均匀的面条硬度,不断用力揉搓,使其盘‘性”。待面团光亮利手“性”盘好后,以些许冷水不断搓揉,使其稀释,变成稠糊浆,再用手朝同一方向不时加水连续搅动稀释到面糊能挂住勺碗为宜。面糊调好后入碗上锅、碗多为细瓷,以底浅容积小者为宜,面糊入碗前,先将碗置锅内蒸热,用湿布擦去碗内汽水,将面糊。
山西碗托和的做法? 碗托跟灌肠是不一样的。碗托是用水把荞面(精粉的)和稀,边蒸边搅(火要旺)。还有种不是精粉的,荞面生子的要蜕皮再揣成糊糊,再筛过杂质。(然后就个前边的做法一样了)怕你弄不了了(不过这种好吃)。灌肠是把荞面和好,灌进猪肠子里,然后蒸熟。
山西的碗托和灌肠有什么区别? 很多来到山西的外地人都分不清碗托与灌肠,认为二者没什么区别。实际上二者虽然相似,确实完全不同的两种食物,碗托就是碗托,灌肠就是灌肠!一、制法不同1、碗托,顾名思义是用碗托着的,而灌肠的制作容器是碟子。2、碗托,将荞面和白面直接加水搅拌成稀糊糊状,装入碗中蒸8分钟;灌肠,先把荞面加水活硬,然后边搅边加矾水和精盐,直至糊状,装入碟子蒸20分钟。制作工具不同,蒸制时间不同,两者又如何一样?二、吃法不同碗托多为冷食,切条、就碗刀扎而食不拘。调料有蒜泥、辣椒、上好陈醋,也还可以配以姜末、香油;灌肠的吃法大致分为凉调和热炒两种。凉调又根据调料不同分为多种风味。热炒则由于添加原料不同分为炒罐肠、豆芽炒罐肠、炒罐肠焖馍馍,炒罐肠炯饼子等多种吃法。用料不同,吃法不同,口感不同,两者又如何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