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一潦倒之徒,却胸怀大志,二十多岁的刘备走向了汉末这个乱世。这一去便是三十余年,在这段艰难的征途中,刘备屡战屡败,一次次倾家荡产。然而,皇天不负有心人,年近半百的刘备终于在荆州得卧龙辅佐,大器晚成。从此之后刘备一飞冲天,成为横跨荆,益两大富庶之地的超级霸主。可是蜀汉政权的崛起犹如昙花一现,刚步入巅峰便很快走向了没落。而这便要从荆州说起,关羽的一个错误决定将蜀国推向了深渊……
随着刘备汉中取得胜利,坐镇荆州的关羽也不甘寂寞,发动了威震华夏的“襄樊之战”。很多朋友觉得关羽有些狂妄自大,属于以卵击石。这一点小编并不苟同,关羽可是一位名将,不可能没有战局观。而他之所以会失败,其实是吴蜀联盟破裂造成的。当时刘备实力如日中天,身为盟友的孙权都有些畏惧蜀汉的锋芒。于是孙权便提出联姻,想和关羽结为儿女亲家,共同北伐曹操。可以说孙权这个举动与刘备的目标不谋而合,但是关羽却做出一个难以置信的决定:拒绝联姻,并且辱骂孙权,虎女焉能嫁犬妻!
也正是因为关羽的这个决定,孙权雷霆大怒,果断的选择了联合曹操,对抗蜀汉共图荆州。后来局势的发展相比大家也记忆深刻,关羽抽调了荆州大量兵力攻打樊城,致使后方空虚。于是,东吴名将吕蒙便白衣渡江,轻而易举的夺取了荆州。不仅如此,被断后路的关羽无力回天,最终也兵败被杀。可以说这一战直接将刘备苦心经营的战略方针毁于一战,蜀汉政权再也没有夺取中原的资本。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遗憾,很多人感到痛心疾首,如果关羽当初未曾拒绝孙权提亲,那么吴蜀联盟必然十分牢固,吕蒙定然不会白衣渡江,那么天下将又是另一种局面。
我们不能否认,三国时期国力最为强盛的便是曹魏。然而曹魏虽强,但也有很多无可奈何。当时的曹操四面受敌:东面合肥孙权提兵逞凶,西面雍凉刘备虎视眈眈,南面关羽威名赫赫,北面异族百死不僵。这时候曹操看似实力最强,实则外强中干,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处失败,四方沦陷。而且关羽北伐掐点很准,当时曹操接连遭受赤壁,汉中的失败,举动震荡,尤其是襄阳附近的郡城,多次爆发民变。这时候关羽看似有些莽撞,但是这一战可以说占据了天时地利,唯一丧失的便是人和。
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如果关羽没有和孙权闹翻,那么局势会如何发展呢?大家都知道关羽之所以失败主要还是被吕蒙端了老窝,如果两人没有闹翻,那么这种情况必然不会发生。而关羽便可全心全意攻打襄樊,其成功率绝对倍增,而且,这时候孙权不可能无所作为,必然会分一杯羹。东吴伐魏有两条战线:一攻合肥,夺徐州;二出荆州,合关羽。以江东的兵力来说,哪怕是两线作战,也可勉强承担。这时候曹魏便会陷入极大的危难之中,必然需要调集重兵严防死守。这时候,关羽孙权也许会陷入一个僵局,然而这并不重要,因为我们忽略了另一个人----刘备。
众所周知,襄樊之战刘备并未参与,也就是说益州的军队还处于待命状态。而这时候曹魏的可用之兵基本都用于抵御关羽,孙权,那么雍凉等地的防御必然会陷入空虚。这时候刘备便可关中出兵,趁机夺取雍凉二州,坐镇长安,依托潼关天险对峙曹操。这时候天下格局便十分有趣,长安等地濒临宛城,襄阳,刘备便可派遣军队与关羽前后夹击,许昌以南地区便可尽数纳入蜀汉的版图。一处破,处处破,孙权到时候拿下徐州也不再是一句空谈。
这时候天下格局会发生以下变化:刘备新增雍凉二州,襄阳宛城等地,坐拥四州;孙权新增徐州,淮南等地尽入囊中,也是坐拥四州,与刘备不相伯仲;而曹操此时便只剩五州之地,虽略占上风,但再无压倒性的优势。这时候三国真正意义上进入了三足鼎立,三方国力彼此相差不大。至于天下会落入谁的手中,这依旧是一个未知数,考虑到刘备,曹操已经步入晚年,机遇也许会逐渐倾斜到孙权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