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这位重庆女检察官17年帮助100多个失足孩子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

2020-09-27新闻13

原标题:这位重庆女检察官17年帮助100多个失足孩子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

这位重庆女检察官17年帮助100多个失足孩子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

梅玫(中)与学生交流思想

这位重庆女检察官17年帮助100多个失足孩子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

梅玫与搭档讨论案卷情况

利落的发髻、爽朗的笑声、亲切的谈吐,这是记者见到梅玫时的第一印象。这位浑身散发着干练气质跟热情的女检察官,正是时任大渡口区人民检察院检察五部主任、“莎姐”办公室主任的梅玫。

自2003年考入大渡口区检察院,她就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17年来,她初心不改,一如既往地投身未检工作,用真情拯救迷途少年,以“莎姐”呵护未成年人,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检察官的初心和使命。她先后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模范检察官、守望正义——群众最喜爱的检察官等殊荣。

投身未检17年一腔热忱初心不改

“成绩代表着过去。”对于自己取得的成绩,梅玫称那是对自己的激励,鼓励自己再上一个新台阶。“我得对得起这些荣誉,你看未检工作必须更成体系,我们不仅要自己关注,还要拉动社会力量,大渡口区现在已经有13个‘莎姐’工作室了,下一步我们要……”还没聊几句自己,梅玫就开始如数家珍地说起了未检工作,谈论起工作的她,慷慨激昂、斗志满满、充满阳光,浑身洋溢着正能量。

看得出来,她是真心热爱未检工作。

2003年,22岁的梅玫考入大渡口区检察院,成为一名检察官。刚进检察院,工作积极的梅玫就参与了部分未成年人帮教工作。而当时,未检工作甚至都没有正式的部门归属,其职能分散于侦监、公诉等各个部门。

“我真的很喜欢做未检工作。”17年前,梅玫主动请缨去干未检工作时说道。

梅玫表示,这句话至今仍然是自己的心声。为了不辜负组织的信任,也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得到批准之后,她在工作中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精力跟热情。为把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做得更细致、影响更广泛,早在2004年,她便与7名检察官组成一个团体,并最终发展成为“莎姐”青少年维权岗,将此前分散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进行综合管理。她们把办理过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例编绘成漫画口袋书《莎姐讲故事》,并设立了“莎姐”热线、“莎姐”信箱、“莎姐”谈心室等。直到今天,“莎姐”青少年维权岗的工作内容与范围仍在不断拓展。

“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梅玫激动地说。经过她和“莎姐”检察官们的努力,大渡口区未成年人犯罪走势就是回报的明证。2004年,该区共有犯罪未成年人60人,2008年减少为43人,2012年为26人。2016年以来,犯罪人数保持在个位数,去年还是零记录。这些逐年递减到零的数字背后,梅玫和“莎姐”检察官们功不可没。

如今,“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老马工作室负责人马善祥和多名心理咨询师、老师加入“莎姐”志愿者队伍;团市委、妇联、教委等多家单位和检察院建立了法治教育协作机制;许多公益组织和爱心企业也加入“莎姐”普法和帮教涉罪未成年人的队伍中。去年,梅玫还主持开发了“莎姐”云平台,她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和发现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事项,延伸触角,便于检察院更充分地发挥法律监督职能。

耐心爱心加恒心融化坚冰的“秘诀”

从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17年,梅玫曾帮助100多个失足孩子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很多孩子跟她保持多年通信,手机上也经常问候,这些孩子回归到社会上,遇到开心或疑惑的事情,也总喜欢跟这位“梅玫姐姐”讲一讲。这是她值得骄傲的工作成绩,梅玫也因此获得“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但在采访中,她却不太愿意提及这些案子。“我不想主动打扰任何一个孩子,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是受害者还是曾经误入歧途的,那大概都是不好的过往。但是他们需要我的时候,我会当个很好的倾听者。”梅玫说。

说起十几年来从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接手的案子,梅玫一改之前的热情飞扬,拢了拢耳后的头发,语气也变得沉重起来。“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也是一名检察官,无论从哪个立场出发,看到那些误入歧途的孩子们,我只觉得心痛。”

梅玫说,她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耐心、爱心跟恒心,竭尽全力挽回那些“走岔路”的孩子,耐心陪伴那些受过伤害的心灵,十几年来,她始终扮演着“知心”姐姐的角色,为迷途的孩子点亮明灯,为脆弱的心灵提供帮助。

有位未成年被害人的母亲,梅玫印象很深刻。因为女孩受到了伤害,本来就紧张的母女关系也因此崩盘。女孩辍学自闭、母亲悲伤落泪,然而,谁都无力改变残酷的现实。

“刚开始她很抵触我,觉得我仅代表办案机关走个过场。”梅玫回忆跟那位母亲刚联系的时候,对方言辞并不友好,表示不想让女儿受到二次伤害。但是跟这位母亲聊了一个小时后,对方的态度转变了,表示可以试试。“可能是感受到我的真心吧,慢慢地她态度就缓和了,从一开始拒绝到愿意把孩子带过来,我觉得这是对我难得的信任。”

令这位母亲没想到的是,跟梅玫聊了一两个小时的女儿,竟然在离开的时候告诉她,自己下次还想来。

就这样,梅玫与小女孩接触了一两个月,微信、面谈,反复聊,融化她杜绝交流的心灵,鼓励她面对未来。同时也跟她母亲沟通,帮助她协调母女关系。“后来母女俩去旅游,过程中发生矛盾两个人都会来跟我‘告状’,我就跟调解员一样回完这个回那个。”梅玫满足地笑道,两人有沟通有交流有碰撞是好事,慢慢地母女两人都有变化,最后女孩重新上学了,妈妈的状态也好多了。

“感谢你,带我们走出那段阴霾,陪我们度过最黑暗的日子。感谢有你带我们步入阳光……”后来有一天,这位母亲给梅玫发了一条长长的微信。

“看到这条微信很感动,也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梅玫说,其实案子早就已经结了,犯罪分子也判了刑。但是她觉得如果没有把母女俩的事情解决好,这个案子就没有完,心里的石头就是放不下去。

心怀阳光充满热爱乐此不疲的源动力

十几年来,像这样的石头放下梅玫经历了太多,她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永动机”,工作完结后的事情她也要去做。用同事的话来说,“她总是喜欢给自己找事情”。

去看守所跟孩子聊天,梅玫发现孩子当面聊不一定会开口,于是就打开了邮箱交流的渠道,在看守所设立“莎姐”信箱,鼓励孩子们写信表露心声;跟未成年人交流,发现心理辅导的迫切,她就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去参加培训考了心理咨询师;交流学习中,学习其他省市检察院观护基地建设,回来利用业余时间,一家家去联络确定爱心企业做观护基地;工作总结中,留意到预防犯罪的重要,为把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延伸到事前,她牵头组建“莎姐”法治宣讲团,建立起“莎姐”法治宣讲对接联系制度,并在全区建立了13个“莎姐”工作室、9个校园“莎姐”法律社团,实现全区所有镇街、中学校全覆盖;针对未成年人和社区居民的不同特点,她又积极开展“莎姐”文艺创作,制作系列法治视频节目《莎姐说》、编排“莎姐陪着你”歌舞,并组织“莎姐”志愿服务团队,联合影视公司拍摄制作国内首部预防青少年犯罪题材大电影,已在全国上映。

她的每一步探索、每一次尝试、花的每一分精力,都是源于她对这份工作真心的热爱,也正是这份热爱,让她乐此不疲。

“我不觉得累。”梅玫并不提自己工作中遇到的棘手事情,“我是一个很热爱生活的人,会把自己调整得热情开朗、情绪饱满,这样才能感染到别人。”梅玫说,自己一直认为未检工作是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当收到他们的来信说找到了生活方向,或者接到来电说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或者他们带着家人回来找我聊天谈心,我就非常满足。”

曾经有个男孩带自己的女朋友过来给她看,并跟她袒露,因为梅玫的一句话点醒了他,才让他重新鼓起勇气好好生活。“心有阳光才能一直向阳。”梅玫不记得跟他讲过的这句话,却记得他一步步变好的样子,在她的帮教档案上,注明了最初接触时他的负面情绪、对社会的敌意、他想学理发的理想、他在学理发的观护基地的表现、他跟父母和好的日子、离开重庆的告别……唯独,没有梅玫自己。

“我们只是渡船,陪孩子们度过一段岁月,然后看着他们前行美好的远方。”她说,未检工作是一项爱心工程。而她要做的,就是每天为这工程添砖加瓦。

于是,留守儿童的身边多了她的关爱,法治课堂上的孩子们多了一个姐姐。为了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犯罪,为了让孩子们能更直观地接受法治教育,她把模拟法庭搬进了校园。为了传递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声音,她采取院坝故事会、微电影展播、情景剧演绎等形式,将一个个宣讲“小舞台”演绎出一场场未成年人爱看的“惠民精彩剧”……当大渡口区未成年人犯罪数呈个位数甚至变为零,她就把目光转向公益诉讼。她说,在未检工作实践中她深深感到,当前在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环境等领域,还存在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无人管”的现象,加强检察监督、促进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很有必要。

于是,她积极促进建立全区“莎姐”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一体化机制,推动全区出台了《关于在大渡口区做大做亮“莎姐”品牌的实施方案》,积极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搭建“莎姐”云平台,形成未成年人网上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监督体系,着力构建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多部门联动机制。目前,全区24个部门、8个街镇和30所中小学都纳入了“莎姐”云平台。各部门、单位进入平台后,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按照平台运行机制,处理、回复群众反映的涉未成年人保护问题,携手共建,共同编织了一张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的“防护网”。

来源:中国长安网

#未成年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