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90后河南小伙武相宏火了。他网贷了1.2万元,骑着一辆改装后的三轮车,和一条狗,待在可可西里捡垃圾。从8月1日开始,他在109国道可可西里段青海格尔木和唐古拉山镇之间待了40多天,捡拾1吨多垃圾、8000多个塑料瓶、装满了近300只蛇皮袋。
一面是蓝天白云的自然风光,一面是垃圾散落的人为破坏,触目惊心的场景刺痛了人们的神经,“随意扔垃圾”的不文明现象也重新引发关注。早在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前,刘永龙就关注到了武相宏。他的微信群、朋友圈里都在讨论这件事,“大家很开心,‘扔垃圾’的问题终于可以被更多人重视起来。”
和武相宏一样,刘永龙也热衷于“捡垃圾”,而且一捡就是13年。他不仅自己捡,还创办了上海仁渡海洋公益发展中心,发起“爱我生命之源”活动,组织志愿者一起捡。
图说:仁渡海洋志愿者在南汇东滩拾捡垃圾。仁渡海洋供图
从国企辞职,专业捡垃圾
垃圾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每时每刻都在产生,以至于常常被人们忽略。事实上,世界各地都面临着很严重的垃圾分类以及垃圾处理的问题。刘永龙很早便关注到了这一问题。他在复旦大学读书时,来到东海边,第一次看到大海,大失所望。“海水竟比宁夏的黄河水还黄。堤坝边,塑料泡沫、垃圾袋随处可见。”工作以后,刘永龙参与过很多组织清理垃圾的志愿者活动,后来干脆辞去国企中层之职,创立了上海仁渡海洋公益发展中心。
那时,海洋保护还是个冷门的话题。近几年,人们逐渐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净滩”的行列。不过,光捡垃圾并不能解决问题。是谁在制造海洋垃圾?有多少海洋垃圾?为了让公众更加直观地了解现状,刘永龙想到了在海岸线上做监测。所谓监测,就是选一处105米宽的海滩,每隔20米设立一个5米宽的断面,把这5个断面所有的垃圾清理干净,进行分类,并记录数量和重量。
刘永龙向记者展示了一张科研监测ICC卡,垃圾分类共分为7个大类,46个小类,以便进行详实的数据采样。仁渡海洋利用这些监测数据制作《中国若干典型海岸垃圾监测研究报告》,为科学研究和政府决策提供支持。据2019年监测报告显示,“守护海岸线”项目全年在全国36个沿海城市58个监测点执行监测,共记录了191,478件海岸垃圾(≥2.5cm)的信息,并进一步识别出7327件品牌垃圾(可识别品牌的垃圾)。品牌垃圾按物品类型可分为四个类别:酒水饮料类、零食食品类、生活用品类和其他类。其中,酒水饮料类占比高达54%。
亮丽风景线,靠众人守护
自2014年起,仁渡海洋发起“守护海岸线”海岸垃圾科研监测项目。一年监测6次,每年出一份年度监测报告。截至目前,仁渡海洋已在中国海岸线设立了90个监测点。其中一个监测点便在临港。
图说:“蓝精灵”志愿者队伍清捡垃圾。海事大学供图
沿南汇东滩的海防大堤,雄伟壮观,是观日出吹海风的绝佳之处。张红星住在临港,平日里,他最喜欢坐在大堤上,看海天一色,听潮起潮落。不过,张红星初到南汇东滩时,看到的场景却不像现在这般美好。“当时一脚踩下去,有很多塑料垃圾。我就想做点什么。”
为此,张红星发起成立了非营利组织——滴水生态中心,定期组织开展净滩志愿活动。“海滩上垃圾多,一来是不好看,影响临港的形象;二来,垃圾会严重污染环境。”张红星说,垃圾对当地的动植物危害巨大。临港是重要的候鸟栖息地,近海也有很多鱼。垃圾越多,它们误食的概率也越大。这些鱼、螃蟹若再被人们食用,更会影响人体健康。
图说:“蓝精灵”志愿者队伍清捡垃圾。海事大学供图
除了仁渡海洋和滴水生态中心,在临港,自发组织净滩活动的志愿者团队还有很多。由南汇新城镇团委和海事大学临海“清”年实践队社团合作成立的“蓝精灵”志愿者队伍便是净滩的另一股“主力军”。青年们会定时来到海滩上,清捡垃圾。每逢临港海洋节、国际海洋日、元旦等特殊时间点,“蓝精灵”队也会组织开展净滩活动。
“捡”非长久之计,更要源头减量
伴随着临港新片区的成立,越来越多人选择来南汇东滩看海、玩水。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生态和市容管理处工作人员李俊昌告诉记者,为了应对客流增长带来的环境管理压力,临港已建立起一支综保队伍,每天在海滩、大堤巡逻,看到随地扔垃圾的不文明现象,及时劝阻、教育。管委会还在热门景点周围设有大型垃圾桶等,引导游客分类投放。
如今,参与净滩活动的人越来越多,垃圾越捡越少。刘永龙感到很欣慰,他曾在一处海滩上碰到四拨人同时捡垃圾。不过,“捡”并非长久之计。在海量的垃圾面前,人工拾捡无疑是“愚公移山”。关键还在于“源头减量”。因此,刘永龙把更多精力放在了环保教育上。他认为,环境面临今日的困境,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为了将保护海洋意识融合在活动中,仁渡海洋制作了“海洋垃圾移动博物馆”。他们将净滩时收集到的海洋垃圾变废为宝,装进行李箱里,取名为“海味食堂”。改造后的作品看上去都是“美味的食物”——甜甜圈、面包、便当……实际则是被抛弃的泡沫浮标、塑料瓶盖、鞋垫、打火机……
图说:装在行李箱里的“海洋垃圾博物馆”。仁渡海洋供图
曾有人问刘永龙,为什么要十几年如一日地捡垃圾?垃圾捡完还会有人扔,这么做有什么意义?在刘永龙看来,环境保护本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一百个人里面十个人下定决心说,我回去要改变,有一个人最后真正行动起来,这就是改变。海洋的保护应该从生活的点滴做起。”
新民晚报记者 杨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