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戏剧的分类都有哪些,都是什么形式,各自有什么特点? 戏曲主要剧种、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京剧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1、谭派。代表人物谭鑫培,专演老…
李忆兰的代表剧目 她主演的剧目有《张羽煮海》、《花为媒》、《樊梨花斩子》、《祥林嫂》、《苦菜花》、《南方烈火》、《阮文追》、《拜月记》、《无双传》、《白蛇传》、《樱花恋》、《喜神》、《高山下的花环》、《多情的河》、《乔迁之喜》、《楠竹夫人》等,还主演过故事片《画中人》,为电影《党的女儿》配唱主题歌。
河北评剧怎么样,怎么会成为五大优秀剧种之一的? 谢邀。作为一个戏曲爱好者,五大剧种我都喜欢听,评剧也听得不少。评剧的表演特点是:以唱功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自由活泼,还带点诙谐幽默,生活气息浓厚,善于表现现实生活,所以,观众很容易就看进去了,而且,会边看边会心地微笑。那么,评剧是如何成为五大剧种之一的呢?下面,国风么么哒就来分析一下。任何一个剧种的发展和壮大,都离不开环境推动、演员口碑效应以及剧作家的功劳。评剧是在河北民间说唱艺术“莲花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艺术能够发展兴盛起来,离不开优秀的演员和优秀的文人剧作家的有力推动。比如说第一代评剧剧作家成兆才,对评剧的升级与发展,就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二三十年代时,一大批评剧优秀女演员的出现,让评剧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比如白玉霜、刘翠霞、爱连君、喜彩莲、筱桂花等等。1939年,白玉霜去上海演出,轰动上海滩,她主演的《海棠红》,还被拍成了电影,上了大银幕,由此让评剧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白玉霜也因此获得“评剧皇后”的美誉。建国后,相继成立了中国评剧院、沈阳评剧院,天津、唐山、河北等地,也都先后成立了评剧团。这个时候,大批优秀的评剧演员熠熠生辉,比如中国评剧院的小白玉霜、新凤霞、。
问一下,各地戏曲剧种和代表人物。?
评剧演员李忆兰简历 评剧表演艺术家,李(忆兰)派旦角艺术创始人,生于1925年8月10日,1992年初夏,李忆兰在赴戏校讲课途中突然患病,5月30日逝世,享年67岁。祖籍北京,是河北梆子名老艺人大李贵云的女儿。艺术经历她从小在梆子班里长大,15岁改学京剧,20岁参加晋冀鲁豫第六军分区所属的光明剧社唱旦角。解放后,她和爱人、京剧高派传人李和曾一起进入文化部直属的新中国实验京剧团。1952年夏,李忆兰改行学评剧,加入首都实验评剧团(后改为北京市评剧团)。获奖情况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李忆兰以现代戏《女教师》参演并荣获二等奖。艺术特色李忆兰虽非评剧科班出身,但基功扎实,入门快,加之嗓音高亢激昂,行腔圆润流畅,同时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在着重学习喜(彩莲)派艺术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各派名家之长,充分发挥自己掌握京剧、河北梆子及抒情歌曲等多种演唱方法的优势,丰富和发展了评剧声腔艺术,形成自己朴实、真挚、流畅、抒情的表演风格,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代表剧目她主演的剧目有《张羽煮海》、《花为媒》、《樊梨花斩子》、《祥林嫂》、《苦菜花》、《南方烈火》、《阮文追》、《拜月记》。
评剧演员李忆兰简历 评剧表演艺术家,李(忆兰)派旦角艺术创始人,生于1925年8月10日,1992年初夏,李忆兰在赴戏校讲课途中突然患病,5月30日逝世,享年67岁。祖籍北京,是河北梆子名老艺人大。
能告诉我评剧演员有哪些吗? 这可太多了,你要哪派?仅供参考吧1.小白(玉霜)派—旦:音色纯正,音域宽广,行腔柔润平稳,深沉流畅,韵味醇厚、朴素大方。无论是演唱技巧的运用,还是唱腔的设计安排,她都能从刻画人物出发,细腻而真切地表达人物感情,树立好人物的音乐形象。代表剧目:《朱痕记》、《闹严府》、《杜十娘》、《秦香莲》、《桃花庵》、《小借年》、《劝爱宝》、《玉堂春》、《临江驿》、《打狗劝夫》、《珍珠衫》和现代戏《兄妹开荒》、《九尾狐》、《农民泪》、《千年冰河开了冻》、《小女婿》、《苦菜花》、《金沙江畔》、《李双双》等。传人:刘萍、王冠丽等2.新(凤霞)派—旦:唱腔清新玲珑,尤以流利的花腔—“疙瘩腔”著称。新凤霞本身是一个女高音,又练出了圆润纯净的中低音,达到了旋律华美、音域宽广、运腔自如的境界,被誉为“抒情女高音”。代表剧目: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金沙江畔》、《志愿军的未婚妻》、《会计姑娘》、《祥林嫂》、《乾坤带》、《三看御妹》、《春香传》、《无双传》《小二黑结婚》、《凤还巢》等传人:张金秋、李晓梅、李忆霞(兼刘派)、李红霞、谷文月、王曼玲、刘淑琴、戴月琴、刘秀荣、高闯、赵三凤、王瑾、郭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