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
成语“爱鹤失众”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爱鹤失众这一成语的出处是哪里?有什么样有趣的典故?
前言
诗人笔下的仙鹤,往往是高洁的象征。但是有一个仙鹤的典故去世贬义词,就是“爱鹤失众”。
元稹和白居易有不少咏鹤诗, 元稹的《和乐天感鹤》就用到了“爱鹤失众”的典故:
我有所爱鹤,毛羽霜雪妍。秋霄一滴露,声闻林外天。
自随卫侯去,遂入大夫轩。云貌久已隔,玉音无复传。
这个故事,写了一个动物保护者卫懿公,因为喜爱仙鹤而亡国。
一、自随卫侯去,遂入大夫轩。
卫侯,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一:卫懿公。卫国国君与周天子同为姬姓,卫懿公卫赤(?—公元前660年)乃卫惠公之子, 是卫国第十八任国君。
作为一国诸侯,这个卫懿公有一个空前绝好的爱好:爱鹤成魔。《左传·闵公二年》记载:
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
卫懿公按仙鹤品质、体姿将其封为不同官阶,甚至享受相应的俸禄。卫懿公出游的时候,这些鹤也各依品第,如同士大夫一样,乘载于华丽的轩车中。
卫国这些"鹤官",需要大量的支出,卫懿公强征暴敛,增加了百姓的负担 ,自然令国人不满。
卫懿公这个特别爱好,得罪了自己的国内的官员百姓,结果因此导致了卫国的亡国。
二、爱鹤失众
卫懿公玩物丧志,失去了民心,不久遭遇惩罚,卫国百姓也跟着遇到灭顶之灾。《左传·闵公二年》记录到:
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
卫懿公九年( 公元前660年)十二月,赤狄攻打卫国,卫懿公准备派兵抵抗,但是国人说让鹤去抵御狄人吧,俸禄官位您都给了仙鹤了,我们哪里有本事为您能打仗呢。"
卫懿公带着心生怨气的部队迎敌,结果自然是惨败。卫懿公最后在战死沙场, 据说他身上的肉被狄人分食,只剩下了肝脏。这时候出现了一个强悍的人物:
弘演至,报使于肝毕,呼天而啼,尽哀而止,曰:‘臣请为襮 (bo)。’因自杀,先出其腹实,内懿公之肝。《吕氏春秋 ·忠廉》
弘演破开了自己的腹部,将卫懿公的肝脏放了进去,给自己的君主做了人肉棺。
狄人将俘获的大臣装入囚车,向卫都朝歌城中喊话, 狄军冲入朝歌后屠城,百姓尸骨堆满城郭,卫国灭亡。
三、卫国的重生
卫懿公战死后,卫国国都被攻破,仅剩下几千遗民逃亡到了曹国(今山东定陶),在宋国、郑国等国的资助下寄居于此。后来卫国人又迁都于楚丘(今河南滑县卫国故城遗址),公元前629年又迁都帝丘(今河南濮阳)。
经过了休养生息后,卫国经济始现繁荣。
卫文公时,国力渐渐恢复,在前635年,灭亡邢国。公元前254年,卫终于被魏国兼并。卫国国君不再是诸侯。司马迁《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
(卫国)怀君三十一年,朝魏,魏囚杀怀君。魏更立嗣君弟,是为元君。元君为魏婿,故魏立之。
公元前241年, 卫重新被秦国恢复诸侯地位,又成了秦的附庸。公元前209年,卫君角被秦二世废为庶人,卫国终于灭亡。
令人惊讶的是,卫国竟然成了周诸侯国中最后一个被秦灭亡的国家。
结束语
卫国本来就是一个小国,在弱肉强食的春秋战国时期,即使没有卫懿公的事件,也免不了灭国的命运。
卫懿公爱鹤失众,林逋梅妻鹤子,都是自己的爱好,地位不同,结果不同,评价不同。
不过,卫懿公假如不是国君的话,还能有林逋那样的雅志,安心隐居孤山种梅养鹤吗?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