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蕴界处三科的假实分位? 经说聚义是蕴义故。如契经言。诸所有色若过去等。广说如前。若谓此经显过去等一一色等各别名蕴。是故一切…
佛教说的“一切虚妄”,应如何理解?如何依此义精进修行?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684 5773/answer/103199162?f3fb8ead20=45a04ebbf5a195c35ee2f0b58754591b 编辑于 2017-12-14 ? 103 ? ? 17 条评论 ? ? 。
话到七分,酒至微醺,古朴残破,含蓄蕴籍,这是什么意思 B萤窗小语劝说朋友,话不必说尽,只要心神领会,便当百止住,否度则就是啰嗦。亲朋小聚,饮不必求醉,只要陶然快意,便当止住,否则就是酗酒。做文章,句子知不要太显,诡文而谲谏,寓言以讽喻,点景以生情,意味更见深长。为绘画,笔墨不必过周道,以拙为巧,以空为灵,含不尽之意于画外,意境更见幽远。话到七分,内酒至微醉,笔墨疏宕,言辞婉约,古朴残破,含蓄蕴籍,就是不完而美之最高境容界。
“五蕴、六根、六尘、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是什么意思? 五蕴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2113、想蕴、行蕴、识蕴5261五种。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4102蕴是属物质1653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精神现象。五蕴理论。五蕴实际上是佛教关于人体和其身心现象都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理论。五蕴的“蕴”是梵文的音译,意义是积聚或者和合。佛教认为世间一切有情都是由五蕴和合而成,一人的生命个体也是由五蕴和合而成的。六根【六根】《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根者能生之义,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干,识依根而生,有六根则能生六识,亦复如是。其中何根生何识,各有其界限,不相混,例如眼根只能生眼识,并不能生耳鼻等识,余可类推。六尘依于六根所接之尘有六:谓色、声、香、味、触、法,它是为六尘。尘即染污之义,以能染污情识之故。一.色:谓眼所见者,如明暗质碍等。以能染污眼根,故谓色尘。二.声:谓耳所闻者,如动静美恶等。以能染污耳根,故谓声尘。三.香:谓鼻所嗅者,如通塞香臭等。以能染污鼻根,故谓香尘。四.味:谓舌所尝者,如咸淡甘辛等。以能染污舌根,故谓味尘。五.触:谓身所感者,如离合冷暖等。以能染污。
佛言:自性如幻,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是什么意思. 四大皆空~修身养性~有点道的意思'却又不是道~有智者知道了‘自性如幻’,那么就会运用这个‘如幻’造善业,将来所生的去处皆悉庄严,看到之处没有让人升起厌烦的。。
佛教中的苦谛 怨憎会 爱别离 求不得 五取蕴各是什么意思? 1、怨憎会,是指对不喜欢的、不可爱的色、声、香、味、触、法,或者与那些意图不好、无意、不安分的人异同交往聚会而产生的怨憎。2、爱别离,是指对喜欢的、可爱的色、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