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盘拳走架,贵在身上明白

2020-09-26新闻8

盘拳的称谓最形象、最贴切。太极拳在大小不同、方向不同的大小环形圆的“拳架”中,似一圈一圈地盘,常盘不停,将拳盘圆活。

盘拳走架,贵在身上明白

1、身体状态

经过练拳、打拳一段修炼后,进入盘拳状态的修炼,虽然没有明确的划分。但盘拳修炼已进入到另一个层次的境界。在打拳中的不断磨炼,体能有了适应太极拳修炼所需要的状态。

所谓盘拳层次和状态,其根在脚,劲起于脚。到盘拳的层次脚下功夫十分扎实、稳固、脚平松着地与大地融为一体,脚下自然轻灵,即练家要有一双太极脚,脚下双轻,有腾虚之感,是脚下阴阳变化之功成。

在《四句要言》中,要求练太极拳者的身体状态为“关节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串,虚灵在中”。这是见诸文字对太极拳练家的体能之要求。其实,练拳前肢体准备的“无极状态”就是对练家的体能规范,如果太极拳学对修炼者没有体能规范,太极拳无从起始。2.人体结构

修炼太极拳到盘拳阶段,人体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异,身躯四肢从里及表都有不少的变化。

练太极拳循太极阴阳学说修炼,按拳理拳法规范自己的动作,人体结构的变化是必然的结果。如果不是遵道而修,训练心态和方法有悖太极拳的拳理拳法,你想着如何去改变身体结构也是不可能的。人体结构变化有什么好处吗?

其一,对保健、养生、祛病、延寿极为有益。太极拳运行中,以松、柔、圆、缓、匀行功,似行云流水,是极佳的有氧运动。常练太极拳对健康有利,太极拳的特性,极符合中医对人体器官,六脏六腑起到极好的舒理营卫,脏腑与人体结构与功能的统.,即人体内在生命本质与外在的生命现象的和谐统一。

其二,久练太极拳,人体以松柔动态运行,内外兼修,全身九大关节放松,且节节贯串,手脚上下相随,精、气、神与身体四肢,内静外动,外净内养,达到阴阳变转,虚实开合,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人体结构的变化。

盘拳走架,贵在身上明白

3、身上明白

“身上明白”这句太极拳高境界功夫的术语,是太极拳大师杨禹廷在授业课中,对弟子、学生常说的,太极拳功夫修炼到高境界的懂劲阶段,躯体结构起了变化。外界力量对躯体的压迫和刺激,拳家的太极功夫在身上的自然反映。

“身上明白”、“身知”、“体悟”,称谓不同,意思一样。是太极拳家功夫到高境界层次,遇外界突然袭击,身体的某一局部受到外来压力或受到刺激,在接触部位,亦称“接触点”,能自然地在接触点顺来势将对方击发出去。

所谓“身上明白”,是太极拳练家经过多年练拳,手上、身上退去本力。在打拳阶段和盘拳修炼,遵太极拳学,循阴阳学说很好地把握松柔、开合、虚实的阴阳变转,进行苦修苦炼,达到“由着熟而渐悟懂劲”修炼到懂劲的高境界,具有太极拳,“关节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串,虚灵在中”的体能,这是太极拳家人体结构所起到的变化。人体结构达到“无形无象,全体透空”的境界,那时已经是返璞归真,无为而无不为的太极之体的完整一气和浑然一体,什么力量能打破呢?

“身上明白”功夫难求,不是一般追求者可以得到的。只有循规蹈矩,遵太极拳学苦修苦炼付出艰辛,有可能有躯体结构起变化。吴图南先生对我们后来学子明示,习练太极拳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脱胎换骨之精神。如果太极功夫可以轻松取得,何必去“百折不挠"呢?何必去“脱胎换骨”呢?想不花气力轻松得到是不可能的。

#健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