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人面蛇身:众神共享的标准像——“众神之像——创世神话中的重重蛇影”讲座纪要

2020-09-26新闻24

2020年9月21日下午,应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文博系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著名考古学家、文化学者王仁湘先生在随园校区600号楼117报告厅,作了题为“众神之像——创世神话中的重重蛇影”的讲座。讲座由王志高教授主持,徐峰副院长、陈声波副教授、刘可维副教授等校内外师生共计一百余人到场聆听。场下座无虚席,气氛热烈,过道走廊都站满了慕名而来的同学们。讲座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拉开了帷幕。

人面蛇身:众神共享的标准像——“众神之像——创世神话中的重重蛇影”讲座纪要

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王先生以图入道,通过展示大量古代绘画、汉画像石与画像砖中有关伏羲、女娲人面蛇身的形象,从而引出我国传统始祖神信仰体系中一重要特征——灵蛇崇拜。王先生认为,人面蛇身的形象似乎不仅仅局限于伏羲、女娲的身上,而是成为了中国古代神祇的“共性特征”。如《山海经》《淮南子》《史记》《天中记》《玄中记》《神异经》等文献中所记述的烛龙、共工、神农、黄帝、炎帝、颛顼、大禹等形象,无一例外均为人面蛇身的。由此,王先生指出:创世时代的众神都是人面蛇身,共享的蛇身形象是他们共有的密码。在汉画中,人面蛇身之神并不只有捧日月、举规矩的伏羲、女娲,还有与这二位同时出现的其他人面蛇身的角色。由传说而论,三皇五帝等许多人面蛇身初祖,在汉画上应当有所表现的,但却并不能如伏羲、女娲那样易于辨别。王先生继而向同学们展示了大量汉画中明显与“伏羲、女娲特征”出入较大,较难辨识身份的人面蛇身的形象。

人面蛇身:众神共享的标准像——“众神之像——创世神话中的重重蛇影”讲座纪要

讲座现场

王先生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人祖的神化,正是中国古代神话的重要内容,这类的神化常常是以半人半兽的创意设计来实现神化后的艺术形象。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创世之神可供选择的动物体有许多,那为何偏偏选择了蛇体?又为何众神大多都是以人面蛇身的形象示人呢?

针对这一问题,王先生首先指出,灵蛇崇拜的现象并不仅仅出现在神州大地,更不是中国传统始祖神信仰体系的“专利”,世界上的许多民族流传的神话中都有有关蛇的传说和崇拜。澳大利亚北部阿纳姆地爪哇人的神话说,世界是蛇形母神艾因加纳创造的;北美回乔尔人崇拜的大女神Nakawe,也被视为周身围绕着许多的蛇,她被称作“我们的大祖母”,给这个世界带来了生命;中美洲阿兹特克人所信仰的兼为地母与生育之神Chiuacoatl,同样也是以蛇的形貌示人的。结合上述例证,王先生发现在世界范围内,以蛇为形的神灵在当地传统神话体系中往往象征着繁殖和生育。而当我们的先民在面对广袤无垠且充满未知的世界时,那种芥子纳于须弥的渺小感,促使着他们无比渴望通过繁殖和生育的生理方式来壮大部族力量,这样的情感极有可能为当时全世界诸民族所共情互通。

人面蛇身:众神共享的标准像——“众神之像——创世神话中的重重蛇影”讲座纪要

汉画蛇身人面神像(河南新野出土)

回到中国传统始祖神信仰体系,王先生认为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蛇,同样被赋予了生殖力和吉祥如意的象征意义。如果关注人面蛇身女娲神话,即不难联想到蛇是卵生动物,其生育力极强,而女娲在神话中作蛇身的形象应当主要是出于这样的寄托。女娲在汉画像石中一般与伏羲以对偶神的形象出现,且常常出现在与伏羲、西王母一起的构图中,喻意着阴阳谐和,子孙蕃昌。神话中的女娲是人类繁衍的始祖神,她造人的方式有化生人类、抟土作人和孕育人类几种。汉画中伏羲、女娲人面蛇身,彼此对视,蛇尾交缠,既传承了神话意境,表达了汉代时的生殖崇拜,同样也是当时对再生转世的追求。人由生至死,再由死复生,在人们的想象里有如蛇的蜕皮,也是死后转世重生。伏羲女娲与西王母同在,更是喻意永生世界欢乐无限。王先生特别指出在汉画上常常出现伏羲、女娲与西王母同在的画面,西王母居中间位置,伏羲、女娲侍立两侧,蛇尾于画面下方交合在一起如合欢结。

王先生进而认为,当神祇的神格、神性已经完备,神祇所承担的职能、功能也得到确定的情况下,其原本人面蛇身具象的形象发展趋势便是逐渐简化、抽象化。王先生为同学们展示了不少在中国始祖神信仰体系框架业已完备的情况下,所出现的以双蛇交缠为典型特征的纹饰、图案和木雕。尽管这种简化后的形象很难再看出其原本作为神祇的庄严法相,但王先生认为这种抽象化后的双蛇纹样所蕴含的内质和寓意与传统的伏羲、女娲人面蛇身图案无二。汉画像石、画像砖上大量见到的双龙双蛇交欢图、合欢结图,都与伏羲、女娲相关联,即是与生殖生命相关联,这可以看作是一种信仰的符号化。包括伏羲女娲在内的众神人面蛇身,不只存在于文本的神话中,也广泛存在于汉代时期的造型艺术创作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抽象化的表现方式,其所寄托的内涵在千年岁月的洗礼中,已经很难让今天的考古工作者们轻易地透过表面,一窥其本质,从而产生的诸多谬误。王先生指出,以龙蛇题材而论,三代时期双体交错双体纠缠的艺术题材目前还没有引起学界特别的注意,一些双蛇双龙双虎形铜玉图形及其背后所寄含的文化内核亟需重新释读和定义。

人面蛇身:众神共享的标准像——“众神之像——创世神话中的重重蛇影”讲座纪要

汉画伏羲女娲与西王母(山东滕州出土)

人面蛇身:众神共享的标准像——“众神之像——创世神话中的重重蛇影”讲座纪要

湖南长沙战国楚墓出土木雕双蛇

接着,王先生就三代时期考古工作中发现的以龙蛇虎为主要题材的艺术器和刻画纹饰,向同学们分享了一些个人独到的见解和看法。通过对比大量三代时期龙蛇虎纹样图案,王先生认为商代铜器和玉器纹饰中,龙与蛇是都很常见的形象,甚至虎也以蛇身形状出现,这使得一些研究者时常龙虎不分。王先生指出,龙虎纹饰的基本形状,其实就是取形于蛇身,立形于蛇,只是在头部以角的有无作区分。回顾汉画中的伏羲、女娲人面蛇身的形象,一般都是人面,上半身亦为人形,有双手、有衣着,下半身则为龙蛇形。汉画中偶尔也能见到全龙蛇体人面的神像,如山东临沂人面龙身神像便是如此,周围还刻画着几只飞鸟。由此,不难推想出三代艺术中龙虎之形附于蛇身,表明蛇的意象非常重要,而这种重要性也由众神蛇身的传说再一次印证。

人面蛇身:众神共享的标准像——“众神之像——创世神话中的重重蛇影”讲座纪要

妇好墓带扉牙玉龙

王先生回溯当前考古工作,指出已发现的动物题材刻画纹饰中的龙蛇之象,既有直体卷尾形,也有蜷曲团身形。在史前至三代铜玉纹饰中,不同的龙蛇之形并不鲜见,神话图像的创作也体现有现实主义色彩。王先生认为这些文物中的团蛇团龙图像,应当是具有特别意向的作品。龙蛇崇拜中的这种团龙团蛇意象,在《山海经》中是可以找到蛛丝马迹的。《山海经?海外西经》说:“轩辕之国……人面蛇身,尾交首上。”轩辕一国,人皆同黄帝一样,均为人面蛇身,而且是尾交首上。在《史记?天官书》注中也有这样的说法:“(黄帝)人首蛇身,尾交首上,黄龙体。” 其实蛇身蛇尾,可能只是一种象征标识,并非是说人真的长成这般模样。创世纪中的神话传说,并非都是无源之水,黄帝时代“尾交首上”的标识,在史前艺术的实物中发现了可靠例证。同时在《山海经?大荒北经》还提到:“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这里的自环,应当就是自盘,如龙蛇蟠曲。这也进一步给同学们一种提示,神话文本中的许多细节根据十足,并不全是天马行空,无边无际的想象,很有必要进一步解读。

人面蛇身:众神共享的标准像——“众神之像——创世神话中的重重蛇影”讲座纪要

红山文化玉龙(内蒙翁牛特三星塔拉出土)

王先生在讲座中,对于人面蛇身神形象的起源也做出了解读和释疑。他认为人面蛇身的众神,是东方创世纪神话的一道奇观。这样的神话,应当早于汉画形成的时代,可以追溯到早于《山海经》书写的时代。王先生指出,研究人面蛇身的众神起源,只通过传说文本的考证无法得出明确的结论,而丰富的图像艺术,是我们进入古老神话领域的宝库。在史前艺术中,虽然抽象艺术已经非常发达,但具有写实特点的形式艺术创作也一直在发展。许多抽象的几何构图,其实也都是从写实图形中提炼出来的。而写实的对象又常常是人们看得到的动物,每每灵感迸现,半人半兽的神祇也就被创造出来了。人面蛇身的众神自此形象甫定。而一旦有了蛇身这个选项,艺术再没有轻易改变它。艺术品质具有遗传性,神性也自然随之遗传,蛇身就自然成了创作众神像的不二艺术选项。王先生进一步指出,人面蛇身之神,其标准的造型已经出现在仰韶文化的时代,是先民们于6000年前在彩陶上完成的艺术创造。或许那未必是伏羲或女娲,但却必定是某一位人面蛇身之神,即五帝或三皇时代的诸神们。

人面蛇身:众神共享的标准像——“众神之像——创世神话中的重重蛇影”讲座纪要

庙底沟文化动物纹彩陶

讲座临近尾声,王先生向同学们分享了他对人面蛇身神祇形象的研究结论:史前造神运动的开始不晚于距今8000年前,业已发现的大量图像资料证明了这一点。但是人面蛇身之神形象的出现,却还尚未见到如此早的证据。

人面蛇身:众神共享的标准像——“众神之像——创世神话中的重重蛇影”讲座纪要

人面蛇身:众神共享的标准像——“众神之像——创世神话中的重重蛇影”讲座纪要

讲座现场

演讲结束后,王志高教授进行了总结。王教授感谢王仁湘先生为我校师生带来了如此精彩的讲座,并希望在座的同学以王仁湘先生为榜样,以“批判”的态度,培养创新意识,在学术研究中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随后,曹泽乙和其他三位同学就相关问题向王仁湘先生求教,王先生一一予以了耐心的解答。交流环节结束后,文博系研究生代表向王仁湘先生献花致敬。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文字:曹泽乙

图片:王帅、马陈城

审核:王仁湘、王志高

责编:荼荼

#神话传说#书法字画#名著典籍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