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经常能见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情况。有人会说这是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开始影响着整个封建社会,才导致君君臣臣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其实君臣理念不是儒家的专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君臣的理念就被广泛接受,比如春秋时期的重耳与介子推就是典型的君臣例子。
重耳是晋国的公子,有资格成为晋国的国主,介子推就是追随重耳的一位臣子。王位之争向来残酷,重耳最终还是没有躲过他人的算计,只能带着几位臣子逃离晋国。因为逃的很匆忙,重耳并没有太多的准备,一路上过的非常狼狈。
就这么流浪了几年,重耳手下的臣子中,有人看不到重耳再次崛起的希望,便贪念一生,直接偷走了重耳的物资钱财。这下子搞得重耳难受不已,身在他国没有什么援助之力,堂堂晋国公子只好去向异国的子民讨要吃食。
结果重耳什么都没有讨要到,反而被那些百姓嘲笑了一番。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更何况重耳是好几天没有吃多少东西,实在是饿得两腿发软,就要晕倒在地上了。就在这个时候,介子推行动了,他知道自己的君主如果度不过这个难关,就真的没有崛起机会。
于是介子推独自进入一座山中,回来后带来了一块肉和一些野菜,他将其煮成了汤给重耳吃。这下子重耳总算缓了过来,不过重耳有些好奇,介子推怎么弄来的肉,而且还是一块肉,没有见到什么动物的尸体。
结果重耳发现这块肉是介子推自己腿上的肉,介子推为了让他活下去,割肉给他这个君主充饥。重耳异常感动,他承诺道如果他能够有再次崛起,登上王位的时候,他一定不会忘记介子推的割肉恩情,会给予厚报。
时也命也,没想到逃亡了近19年的重耳公子居然真的等来了机会,他重新回到了晋国,登上了王位,成为了晋文公,当上了春秋霸主。重耳没有忘记介子推的恩情,想要报答他。
结果介子推表示不需要奖赏,还辞官隐退。因为在他看来,臣子帮助君主是应该的,如果因为帮了君主而受到了奖赏,就是不纯粹的臣子。
重耳实在是想报答他,就命人在介子推与其母亲隐居的山上放了一把火,想逼他出来。重耳没想到介子推是一个非常顽固的人,他宁死也不出山,结果与他母亲一起葬身火海中。
重耳对此愧疚不已,于是便下了一道命令,以后这个日子人们不能生活煮饭,只能吃冷食,这便是寒食节的来源。第二年重耳带着一干臣子去祭奠介子推,发现介子推丧生处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活过来了,便赐名老柳树为清明柳,便有了清明节。这等传统节日也一直传承至今,成为了我们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