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佛教里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分别是什么意思? 心无执着 清净自在

2020-09-26知识16

佛教里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分别是什么意思? 佛的三身为:法身、报身2113、化身。法身5261就是真如、法界、实相、空性,法4102身就是绝对的真理,是无所不在1653的。佛的法身为体。佛的报身就是果报之身,是智慧、菩提之身,是无所不知德,是相。佛的化身是大悲心声,是慈悲,是应化,事无所不能的。化身为用。四智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五眼是:天眼、肉眼、慧眼、法眼、佛眼。六通:三藏法数云:1、天眼通 谓能见九界众生,死此生彼苦乐之相,及见一切世间种种形色,无有障碍,是名天眼通。2、天耳通 谓能闻九界众生,苦乐忧喜语言,及世间种种音声,是名天耳通。3、知他心通 谓能知九界众生,心中所念之事,是名知他心通。4、宿命通 谓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一切众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是名宿命通。5、身如意通 谓身能飞行山海无碍,于此界没,从彼界出,于彼界没,从此界出,大能作小,小能作大,随意变现,是名身如意通。6、漏尽通 漏尽通者,漏即五住烦恼惑也,谓如来断五住惑尽,不受二种生死,而得神通,是名漏尽通。以上是佛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成佛,则须具足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才可以说是成佛,不然还是凡夫,还是好好做人比较。

大悲咒的译文? 大悲2113咒译文:皈依三宝,皈依大悲渡世的观世音菩萨,5261世间4102感受一切恐怖病苦的众生,要誓愿宣说广1653大圆满无碍大悲救苦救难的真言,要看破生死烦恼,了悟真实光明,皈依于大慈大悲、随心自在的观世音菩萨。祈求一切圆满,不受一切鬼卒的侵害,皈命于为观世音菩萨请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的本尊-千光王静住如来。能得清净圆明的光辉,能除无明挂碍的烦恼,要修得无上的功德,方不致沉沦在无边执着的苦海之中。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常以诸佛菩萨的化身,悠游于大千世界,密放神通,随缘化渡,一如菩萨显化的狮子王法身,引导有缘众生远离罪恶,忘却生死烦恼,皈向真实光明。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以清净无垢圣洁莲华的法身,顺时顺教,使众生了悟佛因,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对于流布毒害众生的贪、瞋、痴三魔,更以严峻大力的法身予以降伏,使修持众生能得清净,菩萨更以清净莲华,显现慈悲,扬洒甘露,救渡众生脱离苦难。只是娑婆世界众生,常习于十恶之苦,不知自觉,不肯脱离,使行诸利乐的菩萨,常要忍受怨嫉烦恼。然而菩萨慈悲,为救众生痴迷,复显化明王法身,以无上智慧破解烦恼业障,远离一切恐怖危难。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显化之诸般法相。

如何理解《道德经》中「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老子说的”多闻数穷,不若守中”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用简单明了说说我个人的解释。这句话都是对我们有思想意识的灵魂而言的,如果一个人在入世学得太多,后天末性(魔)就越富,分别、执着也就越多,先天的灵魂也就越穷,离道的自然规律越远,不学而会,不求而得的无字真经和灵魂的舒盛就更难实现。不如善恶两不沾,善的也存在着烦恼,恶的也存在着烦恼。让人站在善恶的中间,顺其自然,事来则应,事过则了的方式,摒除烦恼,来达到本性返真,先天而富的真正意义。

佛教里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分别是什么意思? 佛的三身为:法身、报身、化身。法身就是真如、法界、实相、空性,法身就是绝对的真理,是无所不在的。佛的法身为体。佛的报身就是果报之身,是智慧、菩提之身,是无所不知德,是相。佛的化身是大悲心声,是慈悲,是应化,事无所不能的。化身为用。四智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五眼是:天眼、肉眼、慧眼、法眼、佛眼。六通:三藏法数云:1、天眼通 谓能见九界众生,死此生彼苦乐之相,及见一切世间种种形色,无有障碍,是名天眼通。2、天耳通 谓能闻九界众生,苦乐忧喜语言,及世间种种音声,是名天耳通。3、知他心通 谓能知九界众生,心中所念之事,是名知他心通。4、宿命通 谓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一切众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是名宿命通。5、身如意通 谓身能飞行山海无碍,于此界没,从彼界出,于彼界没,从此界出,大能作小,小能作大,随意变现,是名身如意通。6、漏尽通 漏尽通者,漏即五住烦恼惑也,谓如来断五住惑尽,不受二种生死,而得神通,是名漏尽通。以上是佛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成佛,则须具足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才可以说是成佛,不然还是凡夫,还是好好做人比较好,不要欺骗人。。

如何理解“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无缘大慈:就是不分有缘无缘,不分亲疏,一视同仁,慈心普救众生。同体大悲:就是见到众生受苦,众生受难时,就像苦难正临在自已身上一样,众生与佛同一体,比方左手受了伤,用右手去摸一摸一样,是连在一起的,是不要任何回报的。右手摸左手,什么时要过回报。这种悲叫同体大悲

#读书#文化#佛教#众生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