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HUAWEI CONNECT 2020在上海开幕。面对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的爆发期,新技术如何促进教育信息化,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将信息技术和教育实践深度融合是教育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一直以来,华为积极参与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在本次华为全联接2020“智能重构教育,创新联接未来”分论坛上,华为中国政企教育业务部行业解决方案总监袁志华,正式发布华为教育息壤数字平台,通过技术与应用场景的融合,为教育信息化发展创造新价值。
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人类步入了智能时代,也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文件的发布,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指明道路。“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选择,通过新技术、新理念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教育信息化走向新的、更高的阶段——智慧教育。
华为中国区政企业务副总裁何达炳在致辞中表示,教育是立国之本,在2020年教育现代化全新的开局之年,基于新基建背景下,华为携手教育“懂行人”,共同打造新基建的人才底座,实现智能重构教育,创新连接未来。华为将从三个方面,助力教育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一是华为立志做教育行业的“懂行人”;二是用创新ICT技术解决教育中的问题;三是为新基建打造人才底座。华为愿意与各院校一起为国家新基建培养人才,与各领域的优秀合作伙伴、“懂行人”强强联合,使校园更智慧,使教育更智能。
华为中国区政企业务副总裁 何达炳
华为教育息壤数字平台发布
共赢教育的新未来
2020年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的关键之年,华为致力于成为教育行业“懂行人”,将数字技术运用在教育的核心场景。在此背景下,华为在HC2020数字大会上,隆重发布了华为教育息壤数字平台,并对平台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
华为中国政企教育业务部行业解决方案总监 袁志华
华为中国政企教育业务部行业解决方案总监袁志华提到,息壤之名源自《山海经》,原意指一种能自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华为想借神话故事,寓意打造教育行业的堤坝、黑土地,打造有生命力的教育行业数字平台,通过软硬件平台+技术+合作伙伴的生态,抵御各种技术上的洪水猛兽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
作为教育行业内的应用型数字平台,息壤平台将带来四大改变:一是教学从经验型向数字支撑型转变;二是学习从统一化向个性化转变;三是资源从“被动寻找”向“主动推送”转变;四是管理从“单一学校”向“区域一体化”转变。
通过数字技术加持与传统教学场景深度融合,华为息壤数字平台将通过统筹规划区校一体化的智慧教育,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协同办公效率,减少重复建设;打通现代教学的各种数据孤岛,通过数据来驱动教育的变革和治理;通过规范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治理水平;通过移动互联网化,实现随时随地且人人处处可学。
针对目前数据不够全面,没法打通数据孤岛,后期数据化没法支持教育;分批建设应用,业务之间不互通;教学资源不均衡,难以实现高效的资源配置三大问题和挑战,华为息壤平台提出了三大解决之道:
一是建设数据平台,驱动数字教育。借助“罗马”工具,以物联网、智能穿戴、网络舆情、视频监控等数据采集方式汇总数据;再借助“大禹”工具进行批量实时数据汇聚,通过数据标准化治理,对外提供开放API,助力高效应用。
二是沉淀通用业务能力,实现统一的用户管理和认证授权,统一的应用入口和消息通信,统一的应用和资源管理,统一的音视频通信和交换,统一的AI能力,形成一致性的体验。
三是线上线下融合式教研,视频通信平台推动资源共享均衡发展。借力WeLink+智慧屏的协同办公平台,解决名师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与此同时,平台还提出了两个发展路径,一是以问题为导向,以业务为导向,自上而下的通过价值运用驱动建设;二是自下而上通过充分挖掘价值,延伸出新的智慧应用。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信息化事关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大计。近几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在国家政策对教育信息化行业的持续大力推进下,我国教育信息化行业将持续深入发展。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人们将愈来愈多的挖掘教育信息化对于体制变革的促进作用。教育信息化除了能重构教学过程从而支持教育系统的变革外,信息化环境也能直接助力于优化学校内部的管理与沟通,有助于学校开展知识管理并促进学校向学习型组织转变;教育信息化也能有效地改善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沟通与互动,从而优化教育系统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信随着华为教育息壤数字平台的发布,华为将通过无处不在的联接、数字平台和无所不及的智能为教育构筑面向未来的ICT基础设施,充分挖掘数据价值,赋能更多智慧教学、测评、管理类应用衍生。华为配套息壤平台的软件版本发布的同时,还会发布开发手册,应用开发指南等手册。未来,华为将携手教育行业“懂行人”,打造“新基建”的“人才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