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吉剧《包公赔情 东北二人转和吉剧是什么关系?

2020-09-25知识6

吉剧是啥 吉剧,是在东北人民喜闻乐见的“二人转”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从1959年至今,吉剧共创作改编和排练演出了近二百个大、中、小剧目,其代表作为《包公赔情》、《青卖线》、《桃李梅》。在行当上,有生、旦、净、末、丑之分。在音乐唱腔上,吉剧以二人转的主要曲牌〔文咳咳〕、〔武咳咳〕、〔红柳子〕、〔三节板〕、〔哭糜子〕、〔穷生调〕等为原始基调。吉剧的伴奏乐器以二人转的板胡、唢呐为主,并在东北管的基础上,创造了善于抒情的吉剧喉管,还把古筝搬进吉剧的乐队。吉剧的表演技巧是在二人转的五功,即唱、扮、舞、说(口说)、绝(手绢儿、扇子等绝活)的基础上,采撷其它剧种的长处,逐渐形成的。手绢功是吉剧的特长。吉剧中长水袖的甩法也吸收了二人转的手绢和长绸子舞的技巧。建国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吉林省的戏剧工作获得了较大发展。1960年2月,吉林省吉剧团成立,吉林省从此结束了没有自己地方戏曲剧种的历史。与此同时省内农安县的黄龙戏和扶余县的满族新城戏也相继诞生。1980年全省形成一支300余人组成的专业戏剧创作队伍,戏曲理论研究空前活跃。一大批著名的戏剧演员:刘中、王青霞(吉剧)、赵秉南、王玉蓉、梁小鸾、毛世来。

吉剧《包公赔情 东北二人转和吉剧是什么关系?

东北的代表戏曲名称 一、解释东北戏曲这个概念:东北戏剧指的是在东北三省发展起来的曲艺形式,作为东北的地方戏,还是由以东北方言演唱的二人转发展起来的龙江剧和吉剧为。

吉剧《包公赔情 东北二人转和吉剧是什么关系?

京剧《包公赔情》里面紧板那段的是什么? 豫剧、评剧、吉剧、蒲剧、河北梆子等都有“包公赔情”一折包公戏,但京剧无此叫法,如是京剧的话您可能指的是“赤桑镇”一折,所谓的“紧板”指的是“有板无眼”,京剧中的“快板”类,如赤桑镇一折中嫂娘吴妙贞斥责包公的那段西皮二六转快板“你休要巧言·”的唱段。

吉剧《包公赔情 东北二人转和吉剧是什么关系?

包公赔情的介绍 《包公赔情》地方曲艺,与京剧《赤桑镇》主要内容相同,潮剧、秦腔、吉剧、评剧、川剧、二人转等不少剧种都有这一题材的剧目。

长嫂为母的意思是怎么时候开始这样说的 “长嫂如母”包含着兄嫂对幼小的弟妹有抚养的责任以及弟妹敬重兄嫂这样两层意思。这个习俗的形成,和包拯有关。传说包拯未满月.娘就死了。嫂子就把他放在自己儿子的摇篮里。

东北的吉剧是由什么衍化而来的? 【释义】:这个吉林地方戏曲剧种,在曲艺二人转的基础上吸收东北其他民间歌舞和地方戏曲逐步发展而成的。吉剧,是在东北人民喜闻乐见的“二人转”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吉剧的成就 建国后,吉林省的戏剧工作获得了较大发展。1960年2月,吉林省吉剧团成立,吉林省从此结束了没有自己地方戏曲剧种的历史。与此同时省内农安县的黄龙戏和扶余县的满族新城戏也相继诞生。1980年全省形成一支300余人组成的专业戏剧创作队伍,戏曲理论研究空前活跃。一大批著名的戏剧演员:刘中、王青霞(吉剧)、赵秉南、王玉蓉、梁小鸾、毛世来(京剧)、李岱、筱桂花、王曼苓(评剧)等,活跃在戏曲舞台上。吉林省吉剧团在过去的保留剧目《包公赔情》、《搬窑》、《燕青卖线》基础上,又相继调演了《买菜卖菜》、《包公赶驴》、《三放参姑娘》,这些剧目的排练,努力追求舞蹈性和说唱性,更贴近东北民间艺术形态,增强了剧种的个性。这一时期,先后创作了新城戏:《红军女》、《绣花女》等。黄龙戏:《无是生非》、《风雪菱花》等。评剧:《奇冤义胆》、《徐九经升官记》等。吉林省创作的话剧《救救她》、评剧《月难圆》、京剧《火焰山》、吉剧《包公赶驴》、二人转《丰收桥》等一大批剧目在全国获奖,产生较大影响。到1998年年底,吉林省已有艺术团体近70个,戏曲创作、评论机构40多个。

京剧《包公赔情》里面紧板那段的是什么?

#二人转#曲艺#包公赔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