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静安区群众最喜爱的“十佳”红色文化宣传项目、“十佳”红色文化宣传员正式揭晓。
静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核心区域,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地、革命领袖足迹地、早期中共中央机关聚集地、中国共产党首部党章诞生地、群众运动策源地。一直以来,红色基因都深深扎根于静安的城市血脉,润养着静安人的心灵。
去年7月,静安区启动“红色遗址保护、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品牌打造”三大行动,全力以赴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今天,静安区群众最喜爱的“十佳”红色文化宣传项目、“十佳”红色文化宣传员正式揭晓。静安区委书记于勇为“双十佳”颁奖。
让红色文化活起来,使信仰之力在静安的红色热土得到赓续和延展,是所有“十佳”红色文化宣传项目的追求。用心用情地讲好带有静安印记的红色故事,让身边的人都能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精神与内涵,是每一位“十佳”红色文化宣传员的初心和担当。
国旗在眼中,更在心中升起
从2009年开始,每年十一国庆节的清晨,来自静安区各行各业的代表、社区居民、青少年都会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赶到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挥舞手中的国旗,同声唱响 《义勇军进行曲》,目送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高呼“祖国万岁”。
这项连续举办至今的“祖国万岁”升旗仪式不仅是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的特色品牌项目,也是此次获评“十佳”的红色文化宣传项目之一。
为了让国旗不只在每个静安人的眼中,更在他们的心中高高飘扬,纪念馆每年都会从主题、形式等多方面入手,深度结合社会热点和宣传热点,用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升旗仪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推动红色文化建设,激发全区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讲好红色故事。
纪念馆每年都会邀请特别嘉宾参加升旗仪式。连续两次荣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扮演了28年“江姐”这一舞台形象的演员陈海燕来过,首部党章守护人张人亚的侄子,张时华老人来过,与新中国同龄的静安劳模代表也来过。每一位嘉宾都分享了自己心中的家国情怀和爱国热忱。静安的莘莘学子也在升旗仪式上,喊出了“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今天的安宁和强大,我们长大了一定要尽己所能,报效祖国”的心声。
近年来,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还积极创新红色文化宣传路径和思路,开发与“祖国万岁”升旗仪式相关的红色文创品,将红色故事具象化、普及化,使红色精神的传播不再局限于升旗仪式的数小时,而是借助市民日常生活中可看、可感、可触摸的实物载体,实现红色宣传“可携带”,把红色精神送往千家万户。
传承文化,懂得理想信念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信仰,国家有力量。在静安,不仅有常态化的仪式教育,也有“领巾心向党,小小追梦人”中小学生红色印迹寻访活动等特色活动,这些红色教育形式,让全区学生在线上,参与打卡和知识竞答;在线下,走进革命历史遗址、红色纪念地等场馆学习党史、国史,在“寻、看、访、思”中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在静安区闸北第一中心小学,红色文化更是成为学校开展京剧普及教育、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党的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从心底深处树立民族精神之根。
在课堂上,《红灯记》选段“听奶奶讲革命”、《沙家浜》选段“军民鱼水情”、《智取威虎山》选段“迎来春色换人间”等都是学生们必听的选段。京歌《我是中国人》更是学校每个五年级学生的必会曲目。
在社团学习中,女生们会唱的第一个唱段是《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男生则要学唱《红灯记》选段“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智取威虎山》选段“甘洒热血写春秋”“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召唤”等曲目。样板戏中常用的“丁字步”、“顺风旗”、“拉山膀”等动作孩子们更是学得有模有样。学生们通过学习经典唱段。激发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信念;通过扮演英雄人物,了解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更是在一遍遍的排练中懂得了什么是坚持,什么是支撑革命者理想和信念的力量源泉。
学校方面表示,现代京剧中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基因。学校的京剧普及教育探索之路自1989年发展至今,已陆续开发出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能激发学习兴趣的京剧读本以及中高年级京剧校本课程,同时积极挖掘其中的红色资源,引导学生在传承国粹的同时,将理想与信念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心有信仰,讲好红色故事
静安区共有104处红色纪念场馆和革命遗址旧址等红色文化遗址。如果说,这些红色革命遗址承载着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斗的革命历史,那么坚守在那里的讲解员就是这些红色历史的最好传播者。
在此次评选出的“十佳”红色文化宣传员中就有两位扎根讲解一线的红色纪念场馆讲解员。其中一位,就是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主管吴青。
吴青和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渊源颇深。早在高中时期,她就是陈列馆的志愿者。2009年正式成为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讲解员至今,吴青始终扎根在讲解第一线,为无数参观者宣传红色文化。从最初的背熟讲解词,能够完整地讲下来就好,到如今用更准确的语言,生动讲述红色故事,吴青对于自己的讲解工作越来越“苛刻”。她告诉记者,“很多人并不知道,静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核心区域,各种革命遗址遗迹鳞次栉比。我的使命和职责,就是讲好静安的红色故事,让更多人了解这片红色底蕴深厚的地方。”
2018年1月,闭馆修缮两年的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恢复开放。闭馆修缮期间,吴青认真研读史料,参与撰写新馆讲解词。由于修缮后的纪念馆增补了不少史料展陈,吴青每天都加班加点,认真研读、学习有关的党史史料知识,查找资料背后的小故事,充实讲解内容。吴青笑称,临近开馆的那段时间里,自己每天上下班的路上,都在念念有词地背讲解词,还时常会接收到路人异样的目光。甚至是洗澡、刷牙的时间,也都被用来背词。
石库门的建筑特点是什么、这些旧居场景还原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展陈的实物、史料出处在哪里……面对形形色色的观众,吴青始终牢记因人施讲,尽最大努力让整个讲解变得更加生动、好听。吴青告诉记者,自己曾经接待过几位来上海旅游,“偶遇”纪念馆后,走进来参观的游客。在离开纪念馆的时候,他们脱口而出的一句“这次真的没有白来”,让自己感到特别有成就感,也更加为自己是一名红色宣讲员而自豪。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纪念馆工作的十一年,吴青心中的这份信仰愈发坚定。她是这么想的,更是这么做的,如今她正朝着成为专家型红色文化讲解员,让红色文化宣传更深入人心的目标努力前行。
红色宣传,就在我们身边
站在三尺讲台铸魂育人,擦亮青年一代的精神底色,是传播红色文化;退休不褪色,把讲好红色故事当成要做一辈子的事,是传播红色文化;为社区群众讲述“家门口”的党史故事,也是传播红色文化。
这次评选产生的“十佳”红色文化宣传员中,有吴青这样专业讲解员,更多的却是我们身边熟悉的她或者是他。或许“十佳”们的工作领域相差甚远、年龄相差两代人甚至更多,但是他们都把当好“红色宣传员”视为责任和担当,用自己的方式讲好静安的红色故事,宣传好静安的红色文化。
静安建筑装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保护建筑事业部经理董雅莎是一名“80后”年轻人。清秀的外貌,让人很难想象,她每天面对的都是有年头的“老房子”。
2008年,刚进入公司工作两年的董雅莎,跟着师傅,“上海工匠”吴公保加入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的修缮工程团队,这也是她第一次接触静安红色历史建筑修缮。董雅莎至今还记得,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当时团队里的很多前辈们都整日整夜地待在工地现场,甚至是“轻伤不下火线”。董雅莎说,正是师傅和前辈们身上迸发出的榜样力量,让自己第一次清晰的看到了信仰之光。
在陆续参与了中共二大会址、毛泽东旧居、彭湃烈士在沪革命活动点等红色修缮项目后,董雅莎更加深切明白,每一幢“修旧如旧”的红色历史建筑背后,都是对当时革命历史的深度原貌以及信仰之力的传承。“每次走到这些红色历史建筑的面前,我都能感受到跨越时空的信仰力量。这股力量让我更加坚定的明白,做好红色历史建筑修缮工作,是我宣传红色文化,让更多人爱上它的最佳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