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扶贫车间”里的榜样

2020-09-25新闻5

在甘肃陇南武都区,石早花和她的扶贫车间团队小有名气。通过她们的电商平台,当地特色农产品走向了全国各地。

“扶贫车间”里的榜样

石早花在扶贫车间。(夏媛媛摄)

29岁的石早花在大家眼里热情乐观、积极向上。但7年前,一场车祸曾让她一度悲观失望, 对生活失去信心。

2013年,因为车祸石早花高位截瘫,从此只能借助轮椅生活。此后,她感觉人生失去了意义。“当时我觉得自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甚至想到过放弃人生。”石早花告诉记者。

“当老天给你关上一扇门时,必会给你打开一扇窗。”她说。一次偶然的机会,石早花和电商结缘,从此开启了她的创业新征程,也让她重拾对生活的希望。

2018年,武都区康瑞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杜桂英认识石早花后,鼓励她加入其合作社做电商。一年的时间中,石早花从零开始,努力学习各种电商运营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网店运营能力。她的勤奋、坚韧、敢于担当感动了杜桂英,也让其萌生了帮助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的想法。

“扶贫车间”里的榜样

石早花向记者介绍扶贫车间日常工作。(夏媛媛摄)

2019年,在武都区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康瑞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了扶贫车间,车间25位工作人员均为残疾人士,其中5人负责电商运营,其他20人从事手工,如编竹筐、簸箕等编织品。

如今作为扶贫车间的负责人,石早花干劲十足,并发现了自己工作更大的价值。“能够带动其他残疾人朋友重新回归社会,实现人生价值,我感觉很自豪。”

随着电商的蓬勃发展,扶贫车间现在的订单也不断增加。每天上午,石早花都会带领团队利用小程序、快手、抖音直播带货,经营范围包括陇南农产品花椒、黄芪、橄榄油、蜂蜜以及编织品。销售地不仅在陇南,同时销往北京、福建等全国各地。

“车间生产的编织品每天在网络平台都有20-30份订单。”石早花介绍称。5月份陇南美食节期间,扶贫车间线上线下20天内农产品加编织篮销售额超过40万元。

在扶贫车间,每位工作人员如今的收入达到2000-3000元,大家感受到通过自己双手获得收入的满足感,也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希望。谈到自己的新打算,石早花说:“未来我希望能够带动更多的残疾朋友走出来,我们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挣钱买房,买车,带父母出去旅游。”

#扶贫车间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