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北岸的中下游地带,分列着两个以大湖为中心的重要平原地带。
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
这两大广阔的平原地带,成为了长江南岸子民最为倚重的经济圈。自从东汉末年之后,中原大地饱尽战火摧残,无数的百姓选择南逃避难。
因为中原地区的人口南迁,江南地区得以得到了初步发展,经济地位开始一步步迈上了新的历史台阶。
洞庭湖平原
洞庭湖平原是以洞庭湖为中心,所形成的一片平原地带,这块水域地带成为了湖南省最为依赖的经济核心区。
洞庭湖的形成是个很复杂的过程,从先秦时代开始,洞庭湖所在的位置并不是一篇湖泊,而是一片面积广阔的平原地带。
那时候,洞庭湖的北翼存在着另一个湖泊---云梦泽。
云梦泽的具体有多大,现如今已经不可考究,但是公认的云梦泽范围大抵由荆州一直蔓延至武汉。
《唐诗鉴赏辞典》曾经记载:
“云梦:水泽名。古代云梦二泽,长江之南为梦泽,长江之北为云泽,后淤积为陆地,并称为云梦泽。”
云梦泽的渐渐没落和长江流域有着直接的关系,从高山之下向东流淌的长江水所裹挟的泥沙渐渐全部淤积在了云梦泽这片大湖中。
先秦时期的云梦泽一带,并没有河道可以供应云梦泽及时疏通泥沙,漫长的岁月流逝,云梦泽开始一步步的变为了平原地带。
这也同时意味着云梦泽的水域只能向南偏移。
不仅如此,为了能够缓解长江中游的水流压力,长江中游地区开设了松滋口、虎渡口、藕池口、调弦口四个分流河道。
这四条河道对于洞庭湖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与此同时,洞庭湖的初始湖泊开始西翼、南翼两个方向加速发展,加上此时澧水、沅江、资水、湘江四条河流相继贯通洞庭湖,洞庭湖终于迎来了发展巅峰,形成以东洞庭湖、西洞庭湖、南洞庭湖为主的洞庭湖整体。
“八百里洞庭”也由此得名!
如今,西洞庭湖因为长江顺流而下所裹挟的泥沙越来越多,西洞庭湖也渐渐被泥沙充斥,变成了平原地带,仅仅剩下了以东洞庭湖、南洞庭湖为主的洞庭湖主体。
洞庭湖地位在巩固之后,在明清两代,渐渐以洞庭湖中心的经济核心区,向南为省城长沙进行经济输血,它一度成为了两代王朝极为倚重的经济重地。
洞庭湖所处在位置较为开放,距离湖南重镇长沙又有一段距离,以洞庭湖为中心所形成的经济中心圈并不稳固,这块经济中心圈因为“虹吸效应”的作用造成经济内流。
洞庭湖经济圈经济反噬的对象自然不言而喻。
因为,明清时期以荆州为中心的江汉平原,常年受到长江江流的冲击,那里的百姓生活的并不安逸,常常受到水患之苦。此时,江汉平原作为长江中游北岸的经济核心圈,因为自身经济的弱势自然而然的被动进行经济输血。
这也是为什么长沙作为湖南一个极为重要的省会城市,在很大程度上经济极为跳动的真正原因,更甚至远远超过了南昌地区的经济中心圈。
鄱阳湖平原
鄱阳湖的经济地位恰恰和洞庭湖相反,因为鄱阳湖的特殊地位位置,也间接决定了它的经济地位要低于洞庭湖平原经济圈。
鄱阳湖平原地区,恰好形成了一个类似“葫芦口”的独特构造,这样的构造意味着同样作为以湖泊为核心经济带的鄱阳湖平原,它的经济圈并不会外流,可以倾注全力南下向着江西地区的重镇南昌进行经济大输血。
可也会让整片经济核心区处于一个相对闭塞的死循环。
我们可以看一下鄱阳湖平原的地形图:
鄱阳湖平原这块大面积的平原地带,从明清时期,一直延续到现在,大抵以南昌为重要的后勤支撑点,也是一个强有力的城市跳板。
鄱阳湖的湖口因为庐山、丘陵的相互积压,湖口变得较为狭窄,湖口正面北翼毗邻巢湖平原,巢湖平原的自我补给能力更为强悍,它是安徽地区重要的经济核心区,根本不需要通过“虹吸效应”辅助自身平原的经济。
但鄱阳湖经济圈也无法完成吸噬巢湖平原经济的正向作用。
因此,这两块经济较为发达的平原地带,大抵是长期处于一种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经济平衡状态。
两大平原的经济差异
洞庭湖经济圈、鄱阳湖经济圈之所以能够并存,可又同时存在经济差异,究其根本,仍旧要归结于长江。
长江从上游一直延续到宜昌,长江河道所处地均为高山。在上游和中游的交接处,却是一大片的平原地带。这也意味着从上游流淌而来的江水具有极强的冲击力,想要彻底解决上游水力的冲击力,最好的无非两个办法。
上游筑坝、下游分流。
正因如此,如今的长江江流在上游拐角处修筑了三峡大坝,下游则分流长江水流,以减少长江上中游交界处的强大冲击力。
可在中国古代王朝中,人们对于水流的控制能力较弱,基建能力也更为的脆弱。从下游冲击而下的江水直接冲击着江汉平原,进而导致江汉平原一带的经济被迫的进行经济外流,鄱阳湖平原经济圈得以迎来巨大的发展。
与此相比,地处长江中游末端的鄱阳湖平原则几乎不受长江江水的水患波及。鄱阳湖一带的水流缓慢,丝毫未能影响到鄱阳湖平原。相反,长江横亘于鄱阳湖平原的湖口处,虽恰如其分的为鄱阳湖平原一带构成了一道天然的军事屏障,却也严重影响了自身经济圈的吸噬能力。
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这两个位于长江中游的两大平原,曾经也滋养过天下的黎民百姓,纵然在现代社会中,这两大平原地带依旧有着极其重要的经济作用。
恩泽四方子民,福佑八方太平。
两大平原经济圈的存在,维系着长江中游地区的经济平衡,也造就了如今独一无二的繁荣经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