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心理学:能过一辈子的夫妻,从来都不是巧合

2020-07-19新闻17

东野圭吾的《宿命》中有这样一句话,“生命中的全部偶然,其实都是命中注定。是为宿命”,我们这一辈子在什么时候遇上谁、错过谁、又爱上谁,大都有点“命数”;而那些能够相爱、相守一生的夫妻,也从来都不是巧合。

夫妻一场,既是“前世姻缘”,也是“今生修为”

《神雕侠侣》中程英对陆无双说:“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可就是在这无常悲欢之中,一直有这样一个人,他同你磕磕绊绊却也欢欢笑笑,和你一同闲坐庭院、静听雨声,看云卷云舒、赏花开花落,直到暮年将至,依旧紧握你的双手,不离不弃——夫妻一场,是前世姻缘的注定,更是今生修为的福报。

世人常说,相遇即是缘,那能够在茫茫人海中相遇并相爱、难道不是更深的缘分吗?

何谓“缘分”?我以为,不可问、不可解便是了。

我们这一生,生在怎样的人家、给怎样的父母做儿女,日后在什么时间遇上什么样的人,看似偶然而未知,实际上太多东西已经“既定”、半分由不得人。

这并非“宿命论”,而是说很多事情在我们存在以前就已有定数,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尽管如此,真正重要的仍是我们在其中的作为。

有缘相爱一场的伴侣、最终却无法相伴终老,就是因为他们各自做了太多损坏这段感情的事,而没有好好珍惜。

相反,那些能够过一辈子的夫妻,纵有所谓“缘分”的眷顾,终究靠得是两人相处时的珍重和努力。

那么,能够一路走来、相伴终老的夫妻,都有哪些看似“巧合”的“必然”呢?

三观一致

“我们最终只会相认自己的同类,并最终跟随他们”,所以我们常常说,一个人喜欢的东西,就是他的“宿命”。

而所谓“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亦是情同此理,每个人终其一生都渴望寻找到一个“志同道合”、三观一致的灵魂伴侣。

导演沈可尚耗时七年,追踪八对夫妻的恋爱、结婚历程,拍成的纪录片《幸福定格》中有一对婚龄最长的教授夫妇。

在聊起为什么选择对方做伴侣时,妻子直言当年她对丈夫的欣赏——那个唯一能够和她谈论文学、探讨人生的男人,那个第一次让她感觉到被懂得的欣喜的男人。

也正是这些使得婚后几十年来生活琐碎的摩擦、总能够在懂得和珍惜中变得不值一提。

可见,爱情和婚姻中,唯有真正三观一致、达到精神契合高度的夫妻的感情才能够稳固而长久。

两个人可以在遇见的几秒钟之内对彼此产生“爱意”,但这份“爱意”终究是孱弱而肤浅的,需要双方具备彼此相当的精神高度和契合程度,才能使得这“爱意”延续而发展成为真正的爱情、绵长的婚姻。

性情相合

玛格丽特的《飘》中有这样一句话,“只有情趣相投的人结婚才能有幸福”。

所谓的性情相合,既不是彼此的性格完全相同、也不是截然相反,而是一种在具备共性的基础之上的互补。

从心理学上讲,一方面,个体为了“躲避”孤独和摆脱孤立无援的状态,无时无刻不在寻找自己的“同类”。

那些和我们有着相似性情、志趣的人,那些暗合我们脾性、思想的文字,都会让我们产生共鸣而心生喜悦。

另一方面,由于天性以及成长经历,每个人的心上都有一块“缺口”,终其一生我们都在渴望找到一个刚好可以填补残缺的人。

这些能够让我们觉得自己更完整的人,他们往往有着我们自身所不具有的特质、甚至截然相反的性格。

所以,最合适的那个人、能够携手一生的人,既是 “同类”、又是“异类”。

那份难能可贵的“性情相合”,使彼此相互懂得又相互搀扶,内心充盈着一种安全感和满足感。

沟通、信任与包容

爱情的发生可以出于“本能”和“宿命”,只在一瞬之间;而婚姻却需要在长久的年岁里,双方各自用心地经营,甚至在争执与退让中包容和成全,才能走一辈子的远路。

三观与性情纵然重要,但生活不是简单的公式中代入数值、匹配得当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

人生需要智慧,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共同生活更是需要基本的沟通和信任,以及彼此包容。

“再深刻的爱情也会有厌倦的时候。”

不论是从心理学角度还是实际的生活经验出发,爱情中浪漫甜蜜的部分终会消失,天长日久,夫妻之间更多的是一种深厚而无法割舍的亲情。

而且,好的爱情和婚姻里,夫妻更多的是一种朋友关系。

过于亲密的恋人关系容易因为靠得太近、有恃无恐而造成隐藏的伤害,而朋友式的沟通、倾听和理解,却更有益于两人感情的和谐。

相爱、相伴相守一生,并非易事,需要因缘际会、需要彼此付出心力。

但无论如何,我们需要掌握一些经营感情的基本技能,凡事多体谅和包容,有了矛盾记得沟通,最重要的是既然选择了眼前的人、就要给予他爱和信任。

只有这样,在缘分到来、遇见真爱的时候,我们才不会因为自己的手忙脚乱而弄丢了这份难得的姻缘。

#婚姻关系#夫妻#心理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