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环江毛南族脱贫致富路 有一双科技的翅膀

2020-09-25新闻9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讯 (记者张蔚蓝)入秋时节,西南喀斯特山区的农民们正忙着割牧草。

田地里种草不种粮,这是一道“稀罕景”。“每年4月雨季前,农民们开始对牧草进行养护、施肥,到了7、8月,这些牧草已经疯长到2、3米高了。”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简称亚热带生态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试验站常务副站长、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委常委(挂职)曾馥平介绍说。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是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这里土壤贫瘠、生态脆弱,岩溶地貌占全县总面积的?39.9%,旱涝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1994年,曾馥平来到环江县挂职,一待就是26年,被当地村民群众称为“真扶贫”。他说,“刚来的时候,农民们种玉米,遇到旱涝天气,轻则减产一半,严重的时候颗粒无收。因为环江县属于喀斯特地貌,这里的土壤留不住水分,老百姓靠天吃饭,生活也比较困难。”

科技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环江县是中国科学院定点帮扶县。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在这里成立,为脱贫攻坚提供科技支撑,构建了喀斯特山区环境移民-易地扶贫、植被复合经营和特色生态衍生产业培育等科技扶贫体系,形成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帮助贫困群众增收,中科院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试验站通过研究,确定了对土壤扰动影响较小的种植牧草方案。“起初,农民比较排斥,他们非常不解地来问我,‘人也不吃,种草有什么用?’所以我们就承诺,如果种牧草比种玉米差了,我们就按双倍产值赔偿,并且我们还免费提供牧草种苗。这样一来,大家渐渐也有信心和决心跟着一起干,做总比说要好。”曾馥平说。

因地制宜,技术是关键。在田间地头,曾馥平和他的专家团队耐心为农民们讲解和教授种草、割草、养护、施肥以及经营管理技术,“最忙的时候,下午三四点钟才吃午饭。”渐渐地,老百姓自发拓展种植面积,种植牧草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景观和水土流失的情况,还为村民们带来了持续可观的收入。据了解,每年整个环江县能收割5万吨牧草,每亩牧草纯收入相当于种植玉米的8-10倍。

2001年,在当地政府的协助下,中国科学院提出了替代型草食畜牧业发展模式,依托林下种草养牛从而形成规模养殖的菜牛产业。环江县发展林下种草?18万亩、养殖菜牛?13.2?万头。据介绍,种植牧草以后,全县平均以每年增加3万头牛的速度增长,每头牛能帮助农民人均增收?3?500—5?000元。

环江毛南族脱贫致富路 有一双科技的翅膀

2020年9月22日,曾馥平在下南乡波川村菜牛养殖示范基地与农民交流牧草收割及养殖技术。张蔚蓝/摄

清晨,45岁的谭泽侃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碎草机,将成捆的牧草打碎后掺入玉米面,给自己养殖的牛准备饲料。“听着这些牛咯吱咯吱吃草的声音,心里格外舒坦。”谭泽侃说。一年前,他还在东部沿海的制衣厂打工。家中父母年迈、体弱多病,子女一个上大学,一个即将进入高中,他一度感到压力倍增。后来,听闻家乡开了菜牛种养殖基地,收入还不错,他决定加入。“现在,我和妻子在这儿包吃包住,每月管理基地的牛收入一人有3000元,并且村里合作社每年还给我们10%的分红。”谭泽侃说。

环江毛南族脱贫致富路 有一双科技的翅膀

谭泽侃在摆弄碎草机器,准备喂养下南乡波川村菜牛养殖示范基地的牛。张蔚蓝/摄

1996年,中国科学院在环江县肯福屯设立生态移民扶贫试验示范区,这一扶贫新理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誉为“肯福模式”,因其以“适度的移民环境容量与合理的安置模式”,为广西开展大规模易地扶贫以及规划安置?40?万人提供了决策依据和示范样板,也为环江县开展易地扶贫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谭继荣今年已经72岁了,是最早带头搬迁到肯福一组的群众之一。他说,“原来整个县城遍地是土坡和泥巴山,工作组和群众连续走了一星期,找哪里有地有水的地方进行搬迁。”

从“九分石头一分土”到“山顶林山中果山脚粮”的丰饶局面;从劝说山里居住的群众搬迁、到处引导水源进行灌溉,到鼓励群众种植经济作物,中科院的帮扶团队和基层干部做了许多尝试。为了确保村民“进得来,住得下,富得起”,针对喀斯特石山区降雨分配不均、季节性干旱严重、洼地内涝频发的特点,中科院科技扶贫团队进行了喀斯特适生经济作物引种与筛选工作。培育了红心香柚、砂糖橘、沃柑等特色果林生态产业。

截至目前,“肯福模式”共计帮助下南、上南、木论、龙岩4个大石山区乡镇97户513名贫困户移民。据悉,示范区人均纯收入从1996年不足300元提高到2019年的14460元,超过了全县和周边地区的平均水平。

此外,中科院技术人员还对生态移民示范区迁入的贫困户展开移民培训,帮助他们进行科学种植,从而培养可持续发展致富增收的能力。40岁的搬迁户谭建华从上南村搬到肯福一组时只有13岁,“过去刚搬到这里时,我们还住的是瓦房。后来,我们每户人家都盖起了三层楼房。从2011年,帮扶人员教我们种红心柚,现在我自己的10多亩地,每年卖柚子的收入就有五万多元。”他说。

环江毛南族脱贫致富路 有一双科技的翅膀

谭建华是思恩镇三乐村肯福一组的群众,搬迁以后,通过技术人员的帮扶,他种起了红心柚。如今已是丰收季节。张蔚蓝/摄

在环江县,科技帮扶的力量解决了生态与耕地、贫穷与发展之间的种种矛盾,既提高了生态移民示范区农民的经济效益,示范区生态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植被覆盖率达到?90%,土壤侵蚀模数下降?31%,水土流失减少?54%,水分利用率提高?36%—45%。

回顾环江县的脱贫之路,这个位于西南喀斯特山区的昔日贫困县俨然成为鲜活的科技扶贫样本。今年5月初,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序列,毛南族已实现整族脱贫。未来,这里必将谱写更加精彩的发展篇章。

#扶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