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本周起,全市近500个政务服务中心周六将不再“打烊”,广大市民可以在9:00-13:00前往办理各种业务。
“让群众好办事,为群众办好事”是政务服务窗口的宗旨。然而,一直以来,窗口开放时间和市民工作时间的重合,导致了“上班时间没空办,下班时间没处办”的供需矛盾,着实让人烦恼。为此,相关部门已推出“午间不间断”“晚关门一小时”等延时服务举措,但这些调整毕竟还局限于工作日,此番加上周六半天,上班族势必感到更加“解渴”。从破解“门难进、脸难看”等问题,到延长政务服务窗口的办公时间,“放管服”改革在北京走向深入。透过这些颇具含金量的改革举措也可看出,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正日渐提高。
为市民提供便利、让市民省心满意,是一项没有完成时的工作。从这个角度看,相关部门的改革还要持续下去,进一步消除供需“时差”。就拿周六延时服务来说,目前毕竟只是半天时间,若最大程度便捷上班族办事,是否应当再进一步延长?客观来讲,政务窗口类多量大,业务模式不尽相同,有些以对公为主,有些则主要面向个人,通过大数据科学测算,应当可以发现某类窗口相对固定的人流高峰和低谷。再据此精准推行“错时”服务——业务多时就多开窗口、多加人手,其他时间段适当减员、科学调休,不仅能彻底缓解办事群众的“时间焦虑”,也能更好保障工作人员的合理工休。
事实上,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双休日开门、星期一闭馆”的“错时”运营模式,就是根据人流量进行的动态调整,因地制宜实现为社会服务最大化。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消除政务服务的供需“时差”,只是优化公共服务质量的切入点之一。偌大一座城市,市民需求不一而足,而且发生在每时每刻。尤其是在北京这样高速运转的超级城市里,人们不仅要求服务的即时性,也要求服务的接近性、便捷性。说白了,政务服务最好是24小时365天触手可得、立等可取。为此,北京其实在不断自我施压,持续打破服务与市民的时空界限。12345热线24小时畅通,电话、微博、微信等多元渠道筑起了一座民意沟通立交桥;疫情期间,“非接触式”办税等服务应时而生,相关部门主动上门……这些流程变革、机制创新,沿着的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方向:以百姓之心为心,让服务主动跟着市民的节奏走,哪里有需求,何时有需求,服务都能到位。
精细化,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北京的城市治理推进到当前阶段,就是要把种种过去几乎不算个事儿的问题重视起来,想方设法予以解决,同时举一反三,带动治理体系的优化。这需要对广大市民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具有准确认知,也需要对城市运行规律有深刻的把握。为此,广大党员干部要用脚步丈量一线,自己在办事窗口站一站、在街头巷尾走一走,多听听大家的“吐槽”。同时,不妨充分发挥北京的科技优势,善用智能化手段摸清现实中的民生痛点。说到底,就是要始终循着以民为本的价值导向,以细致人性的办法进行一个个“微改革”,不断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