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广播评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广播的发展趋势

2020-09-25知识5

广播的发展趋势 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互联网一经登陆中国,便以强势媒体的姿态出现,发展势头迅猛,社会影响广泛。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提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互联网成为第四媒体,从此,互联网有了与广播、电视和报纸三大传统媒体相平等的大众传媒地位。到2000年,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媒体纷纷“触网”,以至于这一年被人们称为新闻媒体的“上网年”。信息时代三大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卫星技术在传媒的运用,使广播媒体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也使广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广为传播”。广播要想摆脱如今弱势媒体的不利处境,求得大的发展,小打小闹、局部调整、就节目谈节目、就广播说广播显然是不行的;而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卫星技术为广播进行脱胎换骨般的变革提供了充分的技术保障。如今,广播在采访、编辑、传输、制作、播出、收听、贮存等方面进行全面革新,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已经具备,而且,一些走在广播改革前沿的电台,已经做出了成功的示范。数字音频广播音质纯净如同激光唱盘,使广播的娱乐功能更加完美;而且数字音频广播抗干扰性很强,在移动中收听也没有杂音,符合人们在移动中收听的新需求。在广播的采访、编辑、制作和。

广播评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广播的发展趋势

关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促使了以智能手机、互联网、移动通讯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虽然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冲击,但是为了适应现今多元化的发展环境,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单项竞争型关系,而逐渐展现出了一种互相融合的趋势。本文主要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现状;发展趋势随着网络信息化的进程不断发展,新媒体的诞生不断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新媒体实际上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因此,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点。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保留传统媒体的优点,发挥新媒体的优势,进一步将两者进行融合发展,以共同实现多元化的信息传递需求。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概述(一)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就是通过一些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公布、发布某些信息或者为人们提供一些娱乐、教育等信息媒体平台。它的传播载体主要有报刊、户外、广播和电视等。它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传播面广。由于传统媒体是以报刊、户外、广播和电视为载体进行传播的,这些传播载体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传统。

广播评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广播的发展趋势

公共广播行业前景怎么样 2016年中国专业音响(含公共广播)市场发展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专业音响行业的主要下游应用领域为体育赛事、文化娱乐、会议系统、公共广播等行业,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宏观经济的增长,这些行业发展迅速,对专业音响的需求与日俱增。2008-2012 年,中国专业音响产值规模由49.68 亿元增加至 80.57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 12.85%。2013 年,先后出台的取消三公消费、限制政府建房、提倡节俭办晚会等政策,让灯光音响行业在娱乐、公建、演出等项目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市场竞争加剧,部分企业利润缩水。2013 年中国专业音响总值为 79.6 亿元,同比下降 1.20%,2014 年中国专业音响总产值达到 80.41亿元,同比增长 1.02%,行业恢复正增长。2008-2014年中国专业音响产值增长情况随着下游应用领域对专业音响设备和系统需求的持续增加,中国专业音响行业将保持稳定的增长,并呈现出细分领域专业化、产品国产化和市场向优势品牌企业集中的发展趋势。另外随着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对用户的需求越来越重视,专业音响行业新品特征也逐渐凸显。2014年中国音箱品牌关注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鼓励支持下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拉动,人们文体娱乐。

广播评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广播的发展趋势

简述融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以及下一步的趋势?

在线教育市场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粗粗看了下之前的答案,大家对“在线教育”的定义其实过于狭窄了:目前在创投界对于在线教育的定义,其实…

数字信号广播技术在中国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如何? 这是我在网上找到的一些关于DAB的资料,我想知道DAB在国内的覆盖范围、终点设备的情况,谢谢。DAB是(D…

浅谈文化类广播节目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摘要:广播这一传统媒体的发展,在全媒体环境下的今天显得有些举步维艰。现今大部分省市电台设置都以新闻、音乐、经济、交通等类型台为主,这些类型台当中的大多数节目也都是以传统的新闻播报,音乐心情,交通路况信息为主要内容,而在这其中缺少了文化类广播节目的发展空间,在本文中笔者以切身的参与制作,在实践过程中找出文化类广播节目发展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尝试以《光阴的故事》为例,分析在全媒体环境下文化类广播节目的发展趋势。关键词:广播;文化类节目;创新;发展;光阴的故事1926年10月1日,中国自办的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第一次播音,到2016年的今天,在90余年的中国广播发展史当中,文化类广播节目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广播的发展在今天,文化类广播节目不仅要面临全媒体环境下日新月异的新媒体发展,同样也要克服在和新闻、音乐、私家车等节目竞争中的不利因素。对于现今的媒体发展环境,每一个人只要拥有一部有网A功能的智能手机都可以进行实时直播,每一个人也都可以开通自己的网络电台录制节目,吸引听众。这种全媒体背景下,广播节目的发展遇到的除了危机,其实也有很大的机遇在其中,本文以《光阴的故事》为例。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电视新闻稿是配合电视新闻图像的播出、供电视新闻播音员播音的文字稿。它与新闻图像互相配合,构成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条条既看又听的电视新闻。所以,电视新闻稿的写作既是一门为听而写的艺术,也是一门为看而写的艺术。“听”与“看”的结合,使电视新闻稿写作既不同于广播新闻的为“听”的特点,又不同于报纸新闻的为“看”的特点。因此,笔者认为,从事电视新闻工作的记者和编辑必须从掌握电视新闻的特点入手,正确处理好下列三方面的关系,真正体现电视新闻稿的“为听而写、为看而写”的写作特色。一、力求口语化,避免书面化电视新闻“听”的口语化特征决定了电视新闻文字稿在撰写的过程中,与报纸新闻稿不同;而须有广播新闻稿之突出特点,即口语化,播音员面向观众直接口播新闻内容。正因如此,人们形象地把电视比喻为“窗口”和“讲坛”,站在这一“窗口”或叫“讲坛”“讲学”的就是我们的播音员。所以,我们的电视新闻稿犹如一篇篇“教案”。这些文字稿(教案)要让播音员(教师)传授给观众(学生),不浅显明了、采用群众易于接受的大众化语言怎么行呢?不然,既妨碍观众“听”,也妨碍观众“看”,达不到预期的收视效果。这说明写稿应看对象,要根据受众。

广播剧为什么走向落寞?其现状和发展趋势? 原因:1.新的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包括电视,电影,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冲击,是广播剧在其载体上处于社会落后状态。2.广播剧的局限性,没有画面,只用声音带来的表现力不够,受众群体逐渐减少。3.广播剧的声音有时候不能充分表达情节的发展,是受众理解有难度。4.没有选择性,针对受众而言,不能够自主选择,而互联网播放器等具有选择性,观众可以选择喜爱的影片及片段。现状:传播范围小,受众少,影响力小,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逐渐走向衰落。发展趋势:短期内不会消亡,但是可以与互联网联姻,利用网站,音乐软件等将其艺术特色及魅力得到体现,形成影响力复苏。

移动多媒体广播的内容和发展现状有哪些?

#公共广播#电视新闻#新媒体产业#传统媒体#实时广播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