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注册超45万户,准独角兽达122家,成都新经济聚势领跑

2020-09-25新闻28

关于新经济发展

成都“醒得早、动得快”

截至7月

全市新经济企业注册数超45万户

生物制药、高端医疗设备、无人机…

122家企业达到准独角兽标准

前景未来

无人机、卫星及应用、互联网平台…

16个行业赛道

具备爆发式增长潜力和海量市场前景

今天上午,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上线值守“成都面对面·党风政风热线”,详解成都新经济的“快速成长”。

注册超45万户,准独角兽达122家,成都新经济聚势领跑

2017年8月,成都成立全国第一家以“新经济发展”命名的政府机构——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历时3年,新经济已成为成都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推动者、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创造者和高效能治理的有力参与者。”新经济发展逆势增长

成都新经济发展总体向好,以数字经济、智能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在线消费等业态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截至今年7月

新经济企业融资同比增3成:新经济企业专利申请总量100206件,同比增长35.9%;企业融资总金额为546.5亿元,同比增长30.9%。

新经济企业数量同比增3成:全市新经济企业注册数共计450763户,注册资金共计49548.9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30.7%、18%;其中,1—7月新增新经济企业注册数60595户,新增注册资金3715.3亿元。

准独角兽企业超百家:全市新经济企业呈现出高成长性,已有122家企业达到准独角兽标准,数十家企业估值超1亿美元,涉及生物制药、大数据、高端医疗设备、新兴软件开发、无人机等多个优势领域。生活数字化、智能化催生新型行业赛道

新消费+生活数字化转型

疫情推动大众消费和生活习惯产生新变化,无人经济、无接触经济、宅经济等加速发展,加速重构新消费场景、推动生活数字化转型。

新产业+生产智能化转型

疫情对企业用工、办公方式、物流体系等的影响持续,推动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的迅速变革,拓展形成新的产业机会,推动制造业向无人化、智能化转型,生产方式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变。

新治理+城市数字化转型

疫情倒逼未来城市运行加速实现数字化、智慧化,催生新的城市治理场景,为数字治理相关产业带来了发展机会。

新场景+城市美好新生活

今年4月,成都提出“场景营城、产品赋能”新经济发展理念,明确年内面向全球持续发布1000个新场景、1000个新产品,建设1000万平方米的高品质科创空间,分批设立100亿元新经济产业投资基金。通过构建更多应用新场景,催生更多新经济新产品,成就人民更美好新生活。

新应用+行业赛道新发展

通过集聚人才、技术、资本、信息、数据等要素,释放场景、制度、文化与市场的潜能,结合成都的本底优势,未来成都的无人机、网络信息安全、卫星及应用、互联网平台服务等16个行业赛道都有可能具备爆发式增长潜力和海量市场前景。

大数据——产业运营新转型

支持平台企业和龙头企业建设数据运营服务平台,开展数据运营服务,以数据流引领物资流、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全面推动大数据技术与智能生产、智能生活、智慧城市深度融合应用,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赋能成都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

注册超45万户,准独角兽达122家,成都新经济聚势领跑

找准方向和定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合力共赢

记者专访: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西南交通大学教授陈光

建议1:应该更着眼长远,按照“一核N区”方式做好区域布局。(“一核”即“天府科技城”,“N区”包括“新经济活力区”“天府国际生物城”“东部新区未来科学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等),为未来新经济的发展留足空间。

建议2:应该更充分利用成渝两地优势,共建全国有影响科技创新中心,利用好区域资源优势,拓展产业发展和应用空间。

回应:新经济需要错位发展,每一个产业功能区要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有相对错位。成德眉资同城化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目前,成都已经与德阳、资阳、泸州、雅安等城市签署相关合作协议,面向成都平原经济区的8个地市州开展优质项目征集,实现项目合作超20个,签约金额达6个亿,40多个项目被纳入到天使基金项目储备库。

审稿:陆晗、张琳、李岚

编辑:王威

#新经济#成都#独角兽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