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南阳古镇的早市,我的思绪便一下子回到了二十多年前,那时我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故乡的早市很早,尽管我喜欢赖床,但对南阳那原汁原味的早市还是耳濡目染,那些蕴藏着渔家风情的画面常常浮现在脑海,时隔多年,仍是念恋不忘。
我家依河而居,老屋后面就是蜿蜒千里的京杭大运河。我的早市记忆还要从冬天说起,冬夜相对漫长,一觉往往睡不到天亮,我很有规律地要起一次夜,大约都在凌晨三四点,而这个时候也正好是南阳早市的开始。
起夜后我时常不能立马再睡,辗转反侧之际便会听到运河岸边有声响,偶尔还会有手电筒照到窗户上,如果你不明白情况,肯定会被吓一跳,会以为是什么小偷强盗。在此要多说一句,南阳古镇的治安环境始终好着哩,其实那岸头上的声音多为鱼贩子从捕鱼户手中买鱼时的讨价还价。仔细听便能听出一点门道,“几个钱一斤?”、“便宜一点儿,这鱼大小不匀,我到时还得分开卖。”、“一口价,都给包圆(买完的意思)!”......鱼贩子都精明得很,常常三言两语就能谈成一笔称心如意的买卖,也不得不说他们也挺不容易,干他们这行才要起早贪黑呢!
我的祖父喜欢赶早集,最迟不超过六点钟,那些年祖父患上了半身不遂,有时会喊着我帮忙拎东西,而我经常性地起不来,即便被叫醒也很不情愿。冬季的天亮较晚,六点前的天空还时常繁星当空,我总是无精打采地拎着篮子跟在他老人家后面,时而揉一揉惺忪的睡眼,时而伸伸懒腰打个哈欠。沿着如梦初醒的运河岸,五彩斑斓的霞光会一点点地出现,每每会遇上几位推着独轮车去卖菜的庄稼人,独轮车上的蔬菜新鲜无比,大多都是乡亲们自己种的,绝对是纯天然无公害食品,他们有时推不到集市上就被沿岸的住户给买光了。
走到“双火巷”的巷口,没准儿就会遇见挑着扁担往集市上赶的粥夫,他习惯地哼着小曲迈着快捷的小碎步,看似急急忙忙,其实也挺悠闲自在。总以为起得够早了,但当踏进集市才知道赶早的人儿多着呢。一路上,刚出锅的油条果子叫人垂涎欲滴,王家煎包的吆喝令人蠢蠢欲动,而那石家羊汤更是能拴住人心。如果祖父不急于买东西,都会让我先吃些早点,要么是喝粥泡油条,要么就是羊汤配煎包,我经常一边津津有味地吃,一边竖着耳朵听,听大人们讲那些鲜为人知的奇人异事。说实话,我至今还很享受那个过程,那着实叫一个美啊!
最初的集市就在桥头,离我家很近,但后来则搬到了老罐头厂那边,成了更加规范齐整的南阳镇农贸市场。祖父赶集首先要奔着买鱼而去,鱼市也确实最招人,用祖父的话讲,“只有赶早去,才能买得好,才能买到最新鲜最实惠的东西,尤其是买鱼。”这话相当在理,那些年的鱼市常常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赶集而归的南阳人见了街坊邻居经常会高兴地说一句,“买了一条大活鱼!”
在南阳古镇旅游业还没发展起来的那些年,多数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谋生,留在镇上的都是一些老人和孩子,平日里的小镇显得冷冷清清,而早市恰恰给古镇带来了最难得可贵的生机,那生机是老人们为了生活的寻寻觅觅,也是孩子们为了将来的只争朝夕......
时光荏苒,时过境迁,祖父离开我已经多年,而我也成了常年在外的游子。然而,每每想起南阳古镇上早市,我都会念起那些年被爱的时光,那时光里始终闪烁着南阳人最纯最真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