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来临,伴随着雨季的逐渐消退,不少人都会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等症状。其实,这就是传说中的“秋燥”啊!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又分为“温燥”和“凉燥”,前者见于初秋天气尚热或久晴无雨的时候;后者则开始于深秋天气转凉之时。会导致阴津耗损,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症状,并伤及人体肺部,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燥邪”。
秋燥容易导致人体内代谢暂时性失衡,局部的酸碱度失衡或是缺水,所以容易上火。加上平时工作繁忙、喝水少,于是好多人出现咽喉痛、口干等问题。
秋季易上火,需要警惕这几大症状:
01、口干舌燥
口鼻干燥是最常见的上火症状,表现为唇干或者裂、口腔溃疡、生疮、流鼻血、痰多并且黄色粘稠等等。是由于心肺部位引起的上火症状。
02、食欲下降
食欲下降是由于脾胃原因引起的上火,表现为牙痛、发炎、口臭等,并且食欲不振、口干舌燥。
03、便秘
便秘多为老年人,还伴有情绪易怒、眼睛干涩、耳鸣等表现,主要是肝肾部位出现上火了。
04、皮肤干燥、瘙痒
皮肤是身体排除废弃物的一个主要通道,但是由于秋季昼夜温差较大,导致体内的机体平衡经常被打破,身体容易出现新陈代谢不正常的情况。加上天气干燥,所以皮肤很容易出现瘙痒。
05、眼睛干涩
秋季空气比较干燥,燥伤阴津,人的眼睛也会像皮肤一样,有干涩不适的感觉。
因此要同时控制用眼时间,避免过度用眼,保持合理用眼状态,如有需要可以试试滴一些人工泪液缓解干燥,但要控制用量,一天使用控制在 4 次以内,每次一滴,防止干扰正常泪液。
06、鼻敏感
每逢秋天,鼻敏感就成了很多人头疼的问题。
中医认为,鼻子敏感多为肺虚所致。有些人鼻敏感的表现是不停地流鼻涕打喷嚏;
有些则是流鼻血,鼻黏膜在秋天特别容易干燥,而一旦干燥,人就会用手指去挖,由于鼻黏膜附着丰富毛细血管,挖鼻孔的行为越频繁,最终会导致鼻子出血。
预防秋燥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及时增减衣服。立秋之后,昼夜之间的温差较大,不宜赤膊露体,也不宜穿得太多,太暖。
二、多喝开水、淡茶、豆浆、牛奶等,以养阴润燥,弥补损失的阴液,但喝流质的饮食,尤其是饮料和水等液体饮料时,正常人一天饮水应在 2000 毫升左右,饮用方法颇多讲究、以少量频饮为最佳。
三、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秋燥最容易伤人的津液。多数蔬菜、水果有生津润燥、消热通便之功效。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的水分,能补充人体的津液。
宜多吃滋阴润燥的水果和蔬菜,如甘蔗、秋梨、苹果、石榴、葡萄、菠菜、藕等,另外,还可多吃些蜂蜜、百合、莲子等清补之品。同时补充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 C、B 族维生素及无机盐、纤维素等。
给大家推荐几种预防秋燥的食谱:
图片来源网络
四、少吃辛辣煎炸热性食物。韭菜、大蒜、葱、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味品,炸鸡腿、炸鹌鹑等煎炸的食物,多食皆会助燥伤阴,加重秋燥。
五、重视精神调养。阴虚的人,肝火易旺,动辄发脾气,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搂不住火”。肝火偏旺,久则内耗阴津。到了秋季,其燥象更为明显。因此,预防秋燥的另一环就是要重视精神的调养,并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以顺应秋季收敛之性,平静地度过这一多事之秋。
六、秋季要护肤
选择合适的护肤品,滋润皮肤。洗澡时避免用太多的肥皂擦洗,也不能用太烫的水,很容易使皮肤干燥、脱水。要选择适合的保湿护肤品,还要记得给肌肤定期敷面膜,干性皮肤一周敷3~4次,油性皮肤一周敷2~3次,混合型皮肤一周2~4次,根据皮肤特征进行护肤就可以。
秋天依然要做好防晒工作,出门带把伞,或者涂些有紫外线隔离剂的有防晒指数的护肤品。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过后气温逐渐由升温转成降温,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人极易倦怠、乏力等。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补津养气十分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