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医漫谈】腹泻不可怕,中医教你艾灸治疗方法
腹泻俗称“拉肚子”,是临床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多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饮食不当偶尔拉肚子都是正常的情况。但长期腹泻或症状严重,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也会对我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不便。这里,给大家介绍几个治疗腹泻的小妙招。
什么是腹泻?
腹泻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量增加,不成形,稀溏或呈液状,有时含有未消化物或脓血、粘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及腹部不适感,或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依据病程、发病的缓急和严重程度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两种。急性腹泻的病因:常见的是感染和药物。慢性腹泻的病因甚多,全身性疾病,肝、胆、胰腺疾病和胃肠道疾病都可引起慢性腹泻。
腹泻可见于功能性腹泻、急慢性肠炎、过敏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小肠吸收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多种疾病。
中医对于腹泻的认识
《内经》称腹泻为“鹜溏”、“飧泄”、“濡泄”、“洞泄”、“注下”、“后泄”等,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泻。”病位在肠,主病之脏属脾,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
本病的病因为: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不调,禀赋不足,久病体虚。病机特点是脾虚湿盛,致肠道功能失司而发生泄泻。因湿盛而后脾虚者,多为急性泄泻(暴泻);因脾虚而后湿邪郁滞者,多为慢性泄泻(久泻)。
辨证分型
腹泻分为寒湿内盛、肠腑湿热、食滞肠胃、脾胃虚弱、肝气乘脾、肾阳虚衰等六大证。
主症:大便次数增多,便质清稀或完谷不化,甚至如水样。
兼见大便清稀,肠鸣胀痛,口不渴,身寒喜温者,为寒湿内盛;便色黄而臭,肛门灼热,腹痛,渴喜冷饮,小便短赤者,为肠腑湿热;腹痛肠鸣,大便恶臭,泻后痛减,伴有未消化的食物者,为食滞胃肠;反复发作,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喜暖畏寒者,为脾胃虚弱;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时,发生腹痛泄泻者,为肝气乘脾;黎明之前腹痛肠鸣,泻后痛减,腹部畏寒,腰酸腿软者,为肾阳虚衰。
艾灸治疗
1.治法:
健脾利湿,调肠止泻。
2.主穴:
神阙 天枢 大肠俞 上巨虚 阴陵泉
3.配穴:
寒湿内盛配关元、水分;食滞肠胃配中脘、建里;肝气乘脾配期门、太冲;脾胃虚弱配脾俞、胃俞;肾阳虚衰配肾俞、命门、关元。水样便配关元、下巨虚。慢性腹泻配脾俞、足三里;久泄虚陷者配百会。
4.方义:
神阙为局部选穴,用灸法可温阳散寒除湿,为治疗腹泻的要穴;本病病位在肠,故取大肠募穴天枢、背俞穴大肠俞,俞募相配,与大肠下合穴上巨虚合用,调理肠腑而止泻;针对脾虚湿盛之病机。取脾经合穴阴陵泉,健脾化湿。
5.操作:
神阙穴用隔盐灸;期门、太冲用雀啄灸,其余腧穴则可采用温和灸。
隔盐灸:用食盐填平脐孔,再放上姜片和艾炷施灸。(也可不用姜片直接施灸,但要注意防烫伤。)鲜生姜切成直径2~3cm、厚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应灸的部位,然后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可易炷再灸。一般3~6壮,以脐周皮肤红晕为度。在施灸过程中,若患者感觉灼热不可忍受时,可将姜片向上提起或缓慢移动姜片。
雀啄灸:将点燃的艾条置于施灸穴位上约3cm处,艾条一起一落,忽近忽远上下移动,如鸟雀啄食样。一般每穴灸5分钟,此法热感较强,可通过微微汗出驱邪外出,但应注意防止烧伤皮肤。
温和灸:取艾条点燃后,距穴位2~3cm处进行悬灸,使局部感觉温热而无灼痛为宜,每次灸10~15分钟,灸至皮肤红晕为度。
6.穴位:
(1)神阙穴:在脐部,脐中央。
(2)天枢穴: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3)大肠俞穴:在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4)上巨虚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6寸,犊鼻与解溪的连线上。
(5)阴陵泉穴: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预防与调护
1.治疗期间应注意清淡饮食,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之品,注意饮食卫生。
2.若因急性胃肠炎或溃疡性结肠炎等腹泻频繁而出现脱水现象者,应适当配合输液治疗。
3.艾灸不适宜热性腹泻,一般用于虚寒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患者。
(文/刘倩)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主编:曾 宁
编辑:钟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