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祭月、赏月、吃月饼的习俗自古就有,每当临近中秋,月饼的销售量就异常火爆。
月饼在中秋节吃,绝对是最普及的常识,但您可能不知道,在早年间的北京城内,不仅仅是八月十五,在过年除夕夜的时候,大家也要吃月饼。
并且这月饼必须得是中秋留下来的,不能说大过年的出去现买。
八月十五,正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吃过晚饭之后,将剩下的月饼用油纸多包几层,起一个防潮,隔绝空气的作用,放在阴干的地方储存起来,就等过年拿出来吃。
您也别担心变质,月饼的特点就是油重,糖重,水分还少,不易腐坏,并且打入秋之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凉爽,温度也没有那么燥热,存放三四个月还是不成问题的。
中秋佳节是团圆日,而除夕夜,同样是家庭成员聚首的日子。
等到了除夕当天,吃完了年夜饭,再把这储藏的月饼拿出来,先不急着吃,得摆在桌上给祖先、天爷爷们上供,再将其分食。
专门记叙清朝北京习俗的《燕京岁时记》中有记载: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至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
前面是描写北京城月饼的出处和外形,后面是说祭完月后,有当场吃了的,也有将月饼留到除夕再吃的,并称之为“团圆饼”。
这也就应对了“中秋”与“除夕”同为团圆之说。
不仅仅是老百姓,就连当朝皇上一样也吃,收录乾隆皇帝日常饮食的《进膳底档》中,也有这么一段记载:除夕,晚晌,上进酒膳毕,随送八月十五日收的月饼一个,元光一个,切成二件,用红漆皮盘盛,上进毕,赏阿哥公主等。
您瞧见了没,就连皇上也得遵循传统,“元光”是祭太阳的,“月饼”是祭月亮的,日月同有,相互辉映,取一个国泰民安之意。
“年三十”吃月饼的寓意
中国的春节文化,讲究一个“年年有余”。
俗话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无论什么事物都不能太过于极盛,因为物极必反,再好的事情也不能占全了,总要留有些余地。
不管是为他人,还是为自己。
话又说回来了,这放了4个月的“陈年月饼”,到底能不能吃?
虽然在存储得当的前提下,月饼并不会变质,而质感上肯定有极大的变化。
馒头放3天还发硬呢,更别说放了4个月的月饼了,扔马路上再来辆车一轧,估计都能嵌进地里去。
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但口感上肯定好不到哪里去,一般大人也就掐一小口尝尝,有这个意思就行,真正抢着吃的都是孩子们。
大人图个吉利,孩子图个新鲜。
小孩也聪明,知道难以入嘴,就放到油灯、蜡烛上面烤,等软化了再吃,因为月饼馅的糖分重,一加热就液化流出来,味道也就不这么难吃了。
在当地还流传着这么一个谜语:年三十儿晚上吃月饼,猜一个水浒人物——赤发鬼刘唐(流糖)。
月饼馅的主要原料,不外乎面粉、油、糖、青红丝、冰糖渣等,这糖也只有白糖和红糖,所以在早年间,老北京的月饼也就两种——自来红和自来白。
馅料是一样的,就做出的颜色有差异,区别就在于红糖与白糖上。
要是平常当点心吃,红糖芯、白糖芯都无所谓,但大过年都想图个吉利,红糖就首当其冲,成了“年三十月饼”的主流材料。
所以这流出来的糖,必须得是红糖馅。
——轻肥说——
放到现在,如果有人说过年吃月饼,绝对会被疯狂嘲讽的,因为在极大多数人心中,月饼只是“中秋”专属。
时代总是在变化,虽然放到现在有违常识,但也希望大家能够记得,在早年间的北京城内,包括周边地区,也曾经有着“过年吃月饼”的习俗,而并不是一个玩笑话。
本文由@轻肥食谱原创,专注美食多年,感谢您的关注,让您吃个明白,吃个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