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史之乱”为何打8年之久?唐玄宗斩杀大将,屡屡神助攻安禄山
安禄山起兵的时候,其实长安城里,根本没有人把此当一回事:区区一个节度使,能够有多少兵马?要知道此时与后来藩镇割据,朝廷毫无实力,完全是两个性质。那么安史之乱为何能够打这么久?原因当然有很多,但唐玄宗的所作所为,无异于是自毁长城,屡屡为对方送...
-
唐朝天子大逃亡始末
公元755年冬月初九,对于大唐王朝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唐玄宗最赏识和宠爱的胡人,杨贵妃的那个大腹便便的“干儿子”,安禄山造反了,叛军只用一个多月,已经席卷黄河两岸,东都洛阳沦陷,安禄山迫不及待在洛阳称帝,高仙芝,封常清...
-
唐朝天宝年间,张巡在睢阳县任县令,抗击叛军
唐朝天宝年间,张巡在睢阳县任县令,这年平庐、范阳两镇节度使安禄山发动了叛乱,(即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整个中原大地顿时战火四起,烽烟滚滚。十几万叛军长驱南下,渡过黄河,攻陷洛阳,接着又攻破潼关天险,占领了唐朝的都城长安。皇帝唐玄宗仓皇逃到...
-
平定安史之乱,唐肃宗一意孤行,不听李泌计策贻误战机
原标题:平定安史之乱,唐肃宗一意孤行,不听李泌计策贻误战机公元755年大唐发生安史之乱,唐明皇李隆基逃离长安。756年太子李亨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西南)被宦官李辅国等拥戴为帝,是为唐肃宗,玄宗被尊为太上皇。唐肃宗李亨登基继位后,首先启用的第...
-
杨贵妃和干儿子有染,怕被发现,误打误撞发明了一个东西沿用至今
肚兜,在古代是女性的私密物品,是像贴身内衣一样的存在,至于肚兜的起源从何而来,这一直没有定论。但是野史中有一种说法:肚兜是杨贵妃为了遮掩安禄山在她身上的抓痕而制作的内衣。有一次两人偷情时,安禄山用力抓破了杨贵妃的胸部,杨贵妃为了不让皇帝发现...
-
安禄山如此强大的军队,为何安史之乱十年就被平定了?
安禄山每攻破一处大城市,都将在战争中掠夺来的财富装上马车运回他的大本营大同。这让所有人都看出了安禄山其实只是一个来偷东西的小贼,一个趁火打劫的强盗,并没有长久之计。所有人都不相信这个强盗能够建立一个稳定的政权,实行宽容的政策,让百姓安居乐业...
-
经三代帝王寻找的《大唐荣耀》里的沈珍珠睿真皇后,结局如何
历史上的沈珍珠沈氏结局比较惨,在安史之乱发生时,没有被唐玄宗一行人带走,后被安禄山囚禁。两年后,沈氏的丈夫广平王李俶(李俶后改名为李豫)打回洛阳,救出了沈氏,但是最后并没有把她带走,等到史思明攻陷洛阳后,沈氏彻底失去了消息。安史之乱,唐玄宗...
-
诗佛王维:从长安到洛阳,始终不变的情怀!
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的第二年,长安被叛军攻陷,只身北上追随唐肃宗的杜甫被叛军俘虏,送回长安看守。和杜甫一起落入敌手的还有王维,后世与李白、杜甫并称的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大唐朝廷的官比杜甫做得大,担任给事中,是专门负责奏章文案的官职,正五品...
-
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安禄山便被其子所害,为何唐朝没能乘机平乱
唐天宝十四年,即公元 755年,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胡人安禄山自范阳起兵,携三镇之兵及依附胡人部落之兵共计15万余人,由北及南,浩浩荡荡而来,唐朝陷入了旷日持久的内战。这是唐王朝的一场浩劫,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
-
安禄山身为三镇节度使,天不怕地不怕,为何独惧李林甫?
与靠妹妹上台的杨国忠不同,李林甫可是很有能力的一位宰相。当然他的能力不是治国,而是在“治人”。李林甫本人不学无数,并没有宰相之才。但他工于心计,对人心的揣测俨然如妖术。无论是之前斗倒张九龄还是后来把持朝政斗倒其他卢、裴系的宰相,李林甫都是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