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中利民村:桂花林的变现路
眼下是桂花飘香的季节,而在扬中市八桥镇利民村,这份秋天独有的甜美正被罐装封存直接变现。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利民村党性锤炼中心的桂花林。一踏上小径,香甜的花香扑面而来,两旁的桂花树一直往深处延伸,满目皆是青翠的叶和米粒般灿黄的花。村干部张慧介绍...
-
垴上红薯别样“红”
来源:阳泉日报这些日子,盂县仙人乡垴上村家家户户在地里忙着收红薯。和家人一起挖红薯的村民郭富贵说:“我家去年种了3亩红薯,销售不错,今年种了7亩,有的地土质好,亩产3000斤不是问题。前些天村里办红薯节,游客多,红薯已经卖了一多半。”近年来...
-
【千年之变·多彩贵州“十三五”成就巡礼】由“痛”到“通”——硬化路通村入组铺就贵州乡村振兴路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记者 郭红宇)34名乡村干部肩扛红色背篼,踏着嶙峋的山路,奔走在62个村组,为村民送去生活物资,这曾是敦操乡的独特风景。十多年前,这个位于贵州省长顺县的乡镇因“背篼干部”而闻名,干部群众“鱼水情”令人动容,而难行的山...
-
松巴村,小村庄迎来大商机
①黄河岸边松巴村。 本报记者 殷之皓 摄②农家院里的葡萄熟了。 本报记者 孙海玲 摄③邓邓见展示酿酒的酒曲。 本报记者 孙海玲 摄④原来的荒山上种出经济林。 本报记者 孙海玲 摄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松巴峡东北侧,坐落着贵德县海拔最低的一个...
-
桐柏县磨沟村:深秋,风景这边独好——看一个小山村如何办好“旅游周”促乡村振兴
10月25日,农历重阳节。一大早,桐柏县磨沟村文化广场上就挤满了前来参加“重走长征路、探访古山寨”活动的游客。上午9时,随着一声令下,游客队伍精神抖擞,追寻着先烈的足迹,开始了新的征程。“旅游周”新一天活动的高潮就此拉开帷幕。赏美景、品文化...
-
辉煌“十三五”:青藏高原上的“江淮人家”
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村民格日扎西(右)在自己的牧家乐里用新买的咖啡机制作咖啡(6月20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裹挟着深秋的细雨,我们来到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冶力关山脚下。在这里,坐落着一片白墙黛瓦的徽派风格院落。...
-
对口支援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美丽新村“绽放”高山峡谷
焕然一新的科里村像一朵美丽的格桑花,绽放在高山峡谷中。张朝杰 摄一幢幢藏式小楼旧貌换新颜,一条条硬化路通到家门口,每家每户庭前院后鲜花盛开。村寨变美了,“出路”也更广阔了,种上羊肚菌、大樱桃,发展乡村旅游。脱贫致富奔小康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
-
甘肃甘南:全域旅游助小康村加速发展
这是入选全国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电尕镇谢协村(10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党支部书记拉毛加在收拾自家开办的牧家乐客房(6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甘南藏族自...
-
在袁家村,过“最向往的生活”
10月21日,袁家村的街上阳光明媚,绿树成荫。什么是“最向往的生活”?10月21日,记者在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找到了答案。近年来,袁家村致力于打造乡村旅游名片,建设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去年,全村共接待游客600万人次,村民人均收入10万...
-
梁子湖畔新生活(决胜全面小康·小家看小康(2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罗红军夫妇在绑螃蟹。金秋时节,螃蟹正肥。透明的玻璃水缸中,数百只螃蟹来回爬动。范金荣把它们分拣到篓子里,拎到厨房外,招呼丈夫罗红军过来帮忙。两人熟练地给螃蟹绑腿,8只或10只一份,打包装进泡沫箱中,发往北京、上海等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