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实现“内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我们能!

2020-09-24新闻5

实现“内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我们能!

近日,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启动“发现最美铁路·触摸铁路物流”主题网络宣传活动,采访团一行先后走进西安西站大佛寺装车点、宝鸡东站货场、新丰镇车站编组站、宁西线商山物流园等场所,通过镜头向社会反映现代化、智能化、规模化的铁路物流网。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将世界加速推向了新的十字路口。为适应这一变化,我国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次活动,既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铁路物流网的发达程度,也让我们由衷感受到,实现“内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

打通“大动脉”,是构建内循环的关键。铁路的快速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4.14万公里,规模居世界第二,其中高铁里程3.6万公里,居世界第一。而且将来更加可观,从国铁集团发布的《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看出,到2035年,全国铁路网将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7万公里左右,这让国内循环拥有了高质量的运输保障,届时人畅其行将变为现实。

人流动起来了,货物流通也要跟得上。我国铁路物流网自身蕴藏的巨大潜力,为满足内循环提供了物资保障。来自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家铁路日均装车15.26万车,同比增长3.4%,单日装车、卸车数量更是联袂刷新历史纪录。而随着铁路营业里程的不断增加,会有更多运力被释放出来,届时铁路货运的效率和运输能力将会进一步提升。

在外循环方面,近年来搭乘“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中欧班列充分发挥其在时效、价格、运能、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开行范围已拓展到欧洲21个国家,中欧间已形成了西、中、东三大铁路运输通道,为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进行政策沟通、贸易往来等提供了新的交流方式。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海运、空运普遍受阻情况下,中欧班列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通道作用,源源不断地把“中国制造”送达欧洲国家,也把大量国外优质产品运回中国,推动了沿线国家复工复产和经济快速重启,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提供了强大动力。

当然,构建内循环和外循环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透过我国强大的铁路物流网络可以看出,中国有信心、也有能力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而为中国经济发展开辟空间,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增添动力。(曹朋飞)

#新冠肺炎_社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