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潜艇的龟背对噪声影响大吗? 未来潜艇指挥塔会取消吗

2020-07-19知识8

潜艇为什么一定要有指挥台围壳? 先上结论吧,潜艇不一定非得要指挥台围壳(指挥台围壳实际上是两部分“指挥台+非耐压导流帆罩”)。取消指挥台围壳的概念设计,很早就有了,早期的如“上世纪六十年代苏联设计的Project 673试验核潜艇”;近点的如2018年法国推出的“SMX-31未来潜艇”。那些没有指挥台围壳的潜艇设计苏联Project 673核潜艇1、苏联的673型试验核潜艇在60年代提出方案设计,水下排水量约2200吨,全钛合金的艇身总长66米,使用155MW的液态金属冷却核反应堆,水下航行速度最高40节(被苏联视为一种“水下截击机”,高速突袭敌方战略核潜艇),最大实用深度为600米,极限深度可达1300米。该艇的艇员只需要35人,配备6座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苏联673潜艇的模型该型潜艇为了减小水下航行阻力,提高航速,直接取消指挥台围壳。水面航行时,潜望镜及其他传感器直接从艇身里伸出;水下航行时,这些设备收缩回艇体内,整个潜艇为近似完全水滴形。只不过Project 673的设计过于超前,以当时苏联的技术能力难以实现,因此设计方案转为技术储备停留在了图纸上,部分可以实现的技术被应用在“阿尔法”级(705/705K型)核潜艇上,而后者至今仍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核潜艇。苏联阿尔法级核潜艇(705K)从上图。潜艇吃水深度是什么意思 潜艇的吃水深度指的是潜艇在完全排空水箱里的水,完全浮在水面上后的吃水线的深度。其实也就是潜艇停泊在码头时,潜艇的吃水线的深度,这和其他水面船只一样,与潜艇的高度。为什么潜艇不取消指挥塔?或者改成战斗机驾驶舱盖形式? 通常我们所见到的潜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艇身上都有凸出的指挥塔。可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在水下航行,潜艇一般会采用流线型外形。突兀的指挥塔无疑会破坏这外形,增加潜艇在水下航行的阻力,降低潜艇的潜航速度。那么指挥塔这玩意到底有啥用,为啥潜艇还要保留它来?这就要从潜艇指挥塔的历史说起了。在早期,由于技术限制,潜艇在潜航状态无法提供足够艇员长时间呼吸的氧气,也没有足够的能在水下长久的能源。这意味早期潜艇呆在水下的时间十分有限,大部分时间还是要在水面航行。要在水面航行需要观察四周的情况,同时潜艇过低的干舷使其很容易被海浪吞没。因此,潜艇上开始出现指挥塔这个东西,方面潜艇在水面航行时的指挥操舰。之后,随着技术的进步,潜艇的潜航时间逐步增加,不需要时时刻刻露出水面。但这并不意味着指挥塔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为潜艇相关的探测、导航、通讯设备同时也在增多,需要一个收纳的地方,而指挥塔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另外,在常规潜艇上,供柴油机吸气、排气的通气管一般也是安装在指挥塔内的。除了上述这些因素之外,潜航时的高速性并不是潜艇潜航性能的唯一指标。一些常规潜艇由于能源的限制,以最大航速在水下航行只能维持几。潜艇在静默时,如何接收到军方的指令? 良好的隐蔽性是潜艇最大的武器,所以潜艇在执行任务时总是保持静默的。它们只“听”不“说”,只有在约定的时间、地点,才会上浮到潜望镜深度或放出通信浮标向基地发送信息。这也是潜艇容易暴露的时候,一旦被发现,将面临灭顶之灾。如何与潜艇安全、快捷的通信,一直是让人头痛的问题。即便现代海军已进入网络时代,潜艇的通信方式仍比较原始。无线电波是信息的优秀载体,天上地上到处跑,但主流的高频通信却不适合潜艇。因为海水导电能力好,高频短波在其间穿行能量衰减很快,穿几米深就跑不动了。长波就好多了,它传播稳定,能量损耗少,能够穿透很深的海水,所以对潜艇通信多使用长波。长波通信的波长在1000米以上,频率在300kHz以下。又可细分为长波、甚长波、超长波和极长波。甚长波波长10~100千米,能穿透30米深的海水,超长波波长1000~10000千米,能穿透100~200米深的海水。潜艇不用上浮,也能安全的接收信息。但甚长波、超长波通信也有缺点:1、波长越长,频率越低,带宽越窄,携带的信息就越少。用长波通信,发送几个字母都要10多分钟,更别说音频、视频这样的大流量信息了。所以,长波通信只能发送简单的内容,比如预先约定的代码等。更多通信还是要上浮或放出。潜艇的龟背对噪声影响大吗? 潜艇是目前世界几大海军强国的主要武器之一,可以潜入几百米深的水下,利用海水的掩护隐蔽接敌,并出其不意的给敌人致命一击。因为电磁波在水中传播能力非常差,所以现代雷达不能用于探测水下目标。不过,科学家找到了另一种能在水中传播的波,那就是声波,于是就研制出了能够利用声波探测目标的声呐。声呐和雷达不同,声呐是一种捕捉目标声音特性的探测设备。于是作为声呐主要探测目标的潜艇便将抑制噪音作为重中之重。首先来了解一下,潜艇的噪音都来源于哪里。潜艇的噪音主要来自三个部分,分别是机械运转震动,螺旋桨旋转和流体噪音。机械运转震动噪音一般来说,潜艇在水下航行时都采用电动机驱动,常规潜艇使用电池供电,而核潜艇则使用核反应堆直接发电。但就算是这样,依然会有较大震动,产生大量噪音。比如核反应堆工作,功率越大时,工作泵运转越快,于是噪音也就越大,通常可以达到100分贝以上。除此之外,潜艇内部还有众多运动件,它们在工作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噪音。目前抑制机械震动噪音国际主流的办法是采用减震浮筏,中和震动,再在潜艇外表贴消音瓦,阻止噪音传播。螺旋桨轴系噪音无论采用哪种方式供能,最终都要推动螺旋桨旋转。而螺旋桨轴在转动时,就会。潜艇可以不要指挥台吗? 兔哥回答;潜艇属于水下航行的兵器,也是以水下作为活动空间的水下武器。水的密度是空气的约800倍,也就是说潜艇在水下航行时所承受的阻力大的多。水同样具有不可压缩性,潜艇等于是把海水强行挤开航行,因此,潜艇的体积越大阻力就越大。现代潜艇采用流体特征的水滴形就是为了减少潜艇航行时的阻力,而潜艇的指挥台(围壳)却是一个增加阻力的设备,而且由于指挥台仿佛是竖立在潜艇是艇体上,流体特征差,阻力会更大,那么,能不能把它取消,这样潜艇的壳体就会变的非常光滑,减少阻力,提高航速呢?首先,如果取消了潜艇的指挥台必然会减少阻力,同时也不会因为有指挥台的存在产生湍流,降低了潜艇的噪声信号,也有利于潜艇的隐蔽,而且也节省材料,缩短建造难度和建造周期,看来是好处多多。但目前来说潜艇却并没有按照我们的想像做,而是指挥台依旧存在,并没有打算取消,既然专业人员不取消自然有它的道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水面航行时的需要;潜艇并非始终在水下航行,而是有浮出水面的情况,特别是常规动力潜艇,浮出水面的情况更多,开动发动机给潜艇蓄电池充电,更换新鲜空气,进出港口时都需要潜艇在水面航行,而如果没有的围壳(指挥台)潜艇航行时。潜艇的龟背对噪声影响大吗? 潜艇的龟背到底是什么?其实这就是导弹的发射筒长度超过潜艇耐压壳直径后露出来的一部分,但是如果让发射筒就这么光秃秃的伸出来,不仅会让潜艇进水,也根本无法完成发射。。谁知道潜水艇的构造原理和潜水艇的图? 所有在水面上的船只,2113包括上浮后的5261潜艇,它们所受的正浮力一定大于4102重力。1653如要潜下去,潜艇必须得到负浮力,即或将自身的重力大于其所受的浮力,或降低其排水量。这都可通过“沉浮箱”的排水量来控制。对于普通的下潜和上浮动作,潜艇通常用前后二个称为主沉浮箱来完成。需要下潜时,主沉浮箱水口完全开启并注水,以增大潜艇的重力。而需要上浮时,在主沉浮箱注入压缩空气并打开箱口排水,以减少重力。主沉浮箱主要负责潜艇大幅度沉浮动作,通常也安置在漂浮吃水线以下。如要更精确控制潜艇所处深度,则要用深度控制水柜或称硬水柜。这种水柜可放在潜艇中心附近,也可放在艇身上。当潜艇下沉时,潜艇壳体通常可承受水压达四兆巴(相当于400米水深的压强)。现代潜艇一般是雪茄型的。这比最早海龟号的”蛋型“已有了很大改进。通常称这样的壳体为“水滴型壳体”,经过长时间实践证明,水滴型壳体是当前水下阻力最小的壳体形状。但这种形状在海面漂浮时抵御海浪的能力也差一些。潜艇上部突出的舰桥围壳部分可以增长潜望镜和无线电的使用长度。舰桥围壳内通常都有无线电设备,雷达,电子设备,通气管等设备。早期潜艇中,指挥舱都设在潜艇的舰桥围壳中,。潜艇到底有没有防空能力?有什么依据? 迪尔防御公司建造的交互式防御和攻击系统(IDAS)可以让潜艇具备一定的防空能力。对于潜艇来说最大的威慑就在于没有被发现之前,只有不被发现它才能有效的完成它的作战任务。并且潜艇并不像水面战舰一样拥有完善的防空与对空能力,无论是任务特性还是艇身的体积,还有探测的难度,想要为潜艇加装探测距离又远又可靠的雷达装备及先进的中远程防空导弹都是不现实的。当然,为潜艇加装防空导弹也不是没有。但更多都是近程的防空导弹,射程一般不超过20公里。对于潜艇来说一旦到了发射舰载防空导弹的地步,那么也就证明它被发现了,对于潜艇的速度来说,被发现的后果就意味着要被击沉。所以,就算真的列装防空导弹,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轻易动用。不要主动暴露自己的位置,才是王道。像核动力潜艇来,经常会执行远海任务,也就是说它可能多数情况下是不能及时得到友军支持的。如果执行潜伏任务要是深入到敌方舰群或是敌方舰队的航道中,那就要尽最大可能的让自己不被发现,这才是潜艇在任务完成前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事儿,而不是撩骚式的主动发射所谓的舰载防空导弹去打对方的反潜机,这就是找死行为~在卫星导航系统完善的今天,潜艇使用的舰载防空导弹确实已经可以利用中继制导来。潜艇的龟背对噪声影响大吗? 目前来说,龟背大多存在于战略核潜艇上,主要是为了安装潜射弹道导弹发射装置。造成龟背的主要原因:一则是艇体大直径耐压壳制造技术不过关、另一则是兼顾射程需求的潜射弹道导弹小型化还没做到优秀。这个问题总得有一个技术发展的过程,美俄英法的战略核潜艇,也是逐渐从大龟背到小龟背一路走过来的。至于题目所问的问题,那肯定是有影响了,具体影响有多大,得分情况来说,总之龟背的存在严重破坏了潜艇流体力学特征。潜艇噪声的分类要搞清楚龟背对潜艇噪声的影响,我们首先需要明白噪声来源:话说潜艇最大的“敌人”就是自身的辐射噪声,来源可以分为机械噪声、螺旋桨噪声和水动力噪声,其中机械噪声包括艇上主机、辅机、各种泵类、电机、压缩机以及管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因碰撞、冲击、摩擦等造成的震动,通过各种途径传递到艇体,并以声波形式向外扩散;螺旋桨噪声则主要包括空泡噪声(运转中空泡破碎)和非空泡噪声(水流对桨叶的拍击和激流引起的桨叶共振);水动力噪声是指艇体周围高速水流引起艇体外侧流压不规则变化产生涡流,引起水动力噪声。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龟背”对潜艇噪声的影响,应该是属于水动力噪声的一种。龟背对潜艇噪声的影响本来现代核。

#武器#海军#导弹#潜艇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