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如图所示,温度为20℃时,内半径为r=0.30mm的玻璃毛细管内有一水柱,水柱的下端面在毛细管下端管口处,其形状为 将一半径为r的玻璃毛细管

2020-09-24知识10

如图所示,温度为20℃时,内半径为r=0.30mm的玻璃毛细管内有一水柱,水柱的下端面在毛细管下端管口处,其形状为 查表可知,20℃时水以空气为界面时的表面张力系数为 ;nbsp;α=72.8×10-3(N·m-1)管内水柱在上端面液面处产生的压强为 ;nbsp;管内水柱在下端面液面处产生的压强为&。

如图所示,温度为20℃时,内半径为r=0.30mm的玻璃毛细管内有一水柱,水柱的下端面在毛细管下端管口处,其形状为 将一半径为r的玻璃毛细管

两根半径相同的玻璃毛细管插入水中,水面上升高度为h,其中一根在1/2处使其弯曲向下,水在此毛细管管 这是毛细2113现象,题干说了毛细管了。水与毛细管的接触角5261小于410290°,液面边缘切线与毛细管壁1653夹角为锐角,液面是一个凹液面。只要一边是水,一边是大气,在毛细管中。那么液面总是一定凹向水,这是接触角的相关知识了。而且这种凹液面有一个附加力P指向大气,使得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高度h为 P=ρgh,题目说在1/2h处弯曲向下。那么液体刚好在管口不上不下,平衡。能想明白么?可以继续问我

如图所示,温度为20℃时,内半径为r=0.30mm的玻璃毛细管内有一水柱,水柱的下端面在毛细管下端管口处,其形状为 将一半径为r的玻璃毛细管

若玻璃毛细管的半径为10-2mm,则水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为多少?.(α=73×10-3N/m,g=10m/s2,水和玻璃的接触角为0o.) 解法一:管内液面为凹,弯曲的半径为r=R=10^-2mm,故[其下侧压强]比[大气压](同时也是毛细管外水面的压强)小2α/r=ρgh,解得上升的高度h=2α/rρg=1.46 m解法二:表面张力提供的向上的力为F=2 π R α,同.

如图所示,温度为20℃时,内半径为r=0.30mm的玻璃毛细管内有一水柱,水柱的下端面在毛细管下端管口处,其形状为 将一半径为r的玻璃毛细管

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黏度法)有对如何用毛细管法测定液体粘度的具体描述.此外毛细管粘度测定法血液粘度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高聚物黏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方法及原理;2.掌握毛细管黏度计的使用方法,测定聚合物的黏均相对分子质量.(技能要求:掌握封闭式毛细管粘度计的使用方法,实验数据的作图处理方法).二、实验原理黏度是液体流动时内摩擦力大小的反映.纯溶剂黏度反映了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力效应,聚合物溶液的黏度是体系中溶剂分子间、溶质分子间及他们相互间内摩擦效应之和.增比黏度ηsp定义为:ηsp=(?-?0)/?0=?r-1η为聚合物溶液的黏度;?0为纯溶剂黏度;?r为相对黏度比浓黏度ηsp/c和比浓对数黏度(ln ?r)/c与高分子溶液浓度c的关系为:ηsp/c=[η]+k1[η]2c(ln ?r)/c=[η]+k2[η]2c其中:[η]为特征黏度;反映了无限稀溶液中溶液分子与高分子间的内摩擦效应,它决定与溶剂的性质和聚合物的形态及大小.对同一聚合物,两直线方程外推所得截距[η]交于一点k1-k2=0.5;[η]值随聚合物的摩尔质量有规律变化.特征黏度与聚合物摩尔质量的关系为:[η]=k*Mηα式中:Mη为黏均相对分子质量;k和α是温度,聚合物及溶剂性质有关的常数.本。

最大泡压法测表面张力 仪器常数K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