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特殊之年,这来之不易的丰收是如何实现的?

2020-09-24新闻15

特殊之年,这来之不易的丰收是如何实现的?

9月23日,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街道陵坡村村民在晾晒收获的玉米(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张春雷 摄)

这来之不易的丰收是如何实现的?

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消息,继夏粮、早稻丰收之后,秋粮丰收也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预计有望增加,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水平。

今年我国粮食生产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南方洪涝、东北夏伏旱和台风、草地贪夜蛾等严重影响,这来之不易的丰收是如何实现的?日前,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全面介绍了相关情况。

又是一个丰收年

“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在秋粮。眼下秋粮将要进入收获季节。目前来看秋粮丰收在望,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韩长赋的话里透着兴奋。

秋粮还未到手,如何判断丰收?韩长赋说,主要基于两点:

一是面积增加。今年秋粮面积预计超过12.8亿亩,比上年增加800万亩,特别是东北地区高产作物玉米增加较多,奠定了丰收基础。

二是长势总体较好。东北四省区占全国秋粮比重超过三分之一。这一地区春播时雨水多、前期光温水匹配较好,苗情不错;夏天时西部部分地方虽然遭遇伏旱但影响有限;8月底9月初东北中部遭遇了3个台风,造成局地玉米倒伏,不过由于玉米此时已有八九成的产量,倒伏对产量影响有限。

再看其他地区。长江流域汛期遭遇洪涝,中稻晚稻受灾,但面积增加弥补了损失,洪涝过后南方大部天气晴好,有利于庄稼生长成熟;黄淮海平原和汾渭平原夏玉米长势好于常年,丰收在望;其他主产区气候也比较有利,秋粮长势正常。

特殊之年丰收意义不一般

韩长赋说,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今年也是面临特殊困难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复杂变化。

特殊年份、特殊背景、特殊挑战交织,夺取粮食丰收的特殊意义何在?韩长赋总结了三点——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有力支撑、为应对复杂国际形势争取战略主动、为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次疫情大考,再次证明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饭碗的特殊重要性。”韩长赋说,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粮食贸易链供应链受到冲击。同时,全球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偏重发生,一些国家限制粮食出口、扩大进口。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我们以国内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应对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

韩长赋同时表示,“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核心指标,其中“不愁吃”是首要指标。农业生产也是不少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今年以来农产品价格总体稳定,粮食和农业丰收,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效,提升了全面小康成色。

多方力量同向发力

丰收的秘诀是什么?

韩长赋说,党中央、国务院对抓好今年的粮食生产高度重视。国家提高了早稻和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统筹整合40多亿元资金支持早稻主产区恢复双季稻生产,保持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资金规模稳定,有效调动了地方重农抓粮、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

在春耕生产关键时节,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印发《当前春耕生产工作指南》。经国务院同意,农业农村部把今年粮食面积作为约束性指标、产量作为指导性指标下达各省(区、市)政府,压紧压实责任,这是多年没有的。在关键农时,一个区域一个区域部署,布设了草地贪夜蛾“四条阻击带”和沙漠蝗“三道入侵防线”,最大限度减轻危害。

春耕备耕农忙时,广大农民群众响应号召、及时下田,做到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两不误。洪涝发生时,农民抢收早稻、抢插晚稻,及时改种补种。台风袭击后,农民群众改装收获机械,及时抢收倒伏作物。

粮食安全有保障

韩长赋说,我国粮食已实现“十六连丰”,稻谷、小麦两大口粮库存可满足全国居民1年的消费需求。今年粮食生产形势不错,市场供给充足、价格总体平稳,粮食安全有保障。

那么,如何看待粮食进口问题?韩长赋表示,近年来我国粮食常年进口大致1亿吨,其中谷物不到两成,仅占国内产量的2%左右,主要是调剂品种余缺。今年粮食进口有所增加,但增加的并不多,适当增加了一些玉米。

进口的大头是大豆,我国常年进口八九千万吨,占进口量的80%以上,主要是用于饲料和食用油消费。近年来国内大豆生产稳定发展,但生产增长远低于消费增速,需要进口来弥补国内缺口,这种格局在今后一个阶段将长期存在,也是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我们将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全力以赴夺取秋粮好收成,确保小康之年粮食和农业丰收!”韩长赋语气坚定地说。(新华社记者于文静、戴小河)

数据带你赏“丰”光 | 思客数理话

特殊之年,这来之不易的丰收是如何实现的?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长江流域严重洪涝灾害、东北地区夏伏旱、连续台风侵袭……今年丰收来之不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281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小麦产量为13168万吨,同比增长0.6%。

此外,虽然南方部分地区的早稻生产受到洪涝灾害影响,但播种面积的扩增弥补了单产下降带来的损失,今年早稻增产102.8万吨,扭转了此前连续7年下滑的态势。特殊之年夏粮的丰收和早稻的增产不仅为全年粮食丰收赢得了主动,也为端牢“中国饭碗”增添了信心和底气。

特殊之年,这来之不易的丰收是如何实现的?

9月22日在黑龙江省富锦市万亩水稻公园内拍摄的开镰仪式现场(无人机照片)。当日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各地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喜看丰收硕果,展望幸福生活。 新华社发(张涛摄)

特殊之年,这来之不易的丰收是如何实现的?

9月22日,农民驾驶农机在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收割水稻(无人机照片)。当日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各地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喜看丰收硕果,展望幸福生活。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天下粮仓”喜逢秋——东北三省迎丰收一线见闻

又到一年丰收季。东北大地稻谷飘香,棒穗金黄,大豆“摇铃”,一派丰收景象。

新冠肺炎疫情、夏伏旱、连续台风侵袭。今年以来,东北地区在遭遇一连串意外的情况下,防控疫情保春耕,不误农时抓生产,坚持抗灾夺丰收,终于换来满意的收获。

特殊之年,这来之不易的丰收是如何实现的?

9月22日,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鹤龙湖镇南洲村,李昌浩查看水稻长势。新华社发(曾丹 摄)

“洞庭米王”丰收心曲:粒粒辛苦方有“一粥一饭”

金秋时节,洞庭湖平原上稻浪滚滚。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鹤龙湖镇南洲村的李昌浩每天早上起来就先去田里看看,他对今年的水稻长势很满意:“品质很好,产量也能上一个台阶,估计亩产可以超过800斤。”

李昌浩是远近闻名的“米王”,种了54年田,执着于种出绿色、可口的大米,几乎一天到晚都在田里。有乡邻评价他“一根筋”:别人耕田耕两遍,他一定要耕四遍;别人施化肥,成本低,见效快,他坚持沤农家肥,成本翻两倍,还一身大粪味;别人撒除草剂,田里干干净净,他非要人工拔草,草拔了没多久又开始长,田里生物多样性比别人好,有青蛙、泥鳅出没。

到收割时,别人家施化肥种出的水稻能亩产1000斤,他家只有700多斤。李昌浩不在意,“民以食为天,吃得饱,还要吃得安全健康。”

特殊之年,这来之不易的丰收是如何实现的?

9月2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农民趣味运动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玉潭镇友好村举行,来自周边多个村镇的近百名参赛选手在六个取材于农村日常生活的趣味运动项目中一决高下,在欢声笑语中喜迎收获季的到来。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特殊之年,这来之不易的丰收是如何实现的?

9月23日,参赛选手在趣味运动项目“‘鸡’不可失”比赛中。当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农民趣味运动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玉潭镇友好村举行,来自周边多个村镇的近百名参赛选手在六个取材于农村日常生活的趣味运动项目中一决高下,在欢声笑语中喜迎收获季的到来。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水稻还没种就加价预售了”——安徽半数“优质粮”保增收

“水稻还没种就加价预售了”“他种得安心、我收得放心”……产粮大省安徽近年来不断调整优化粮食结构,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今年优质专用水稻种植面积过半的跨越式发展,让种粮农民和用粮企业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秋收在即,望着沉甸甸的稻穗,鲍峰曾经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特殊之年,这来之不易的丰收是如何实现的?

9月23日,一名搬迁群众在展示刚刚采摘的苹果。金秋丰收季,在西藏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村,森布日搬迁安置点附近的千亩矮化苹果种植园迎来丰收。森布日搬迁安置点是西藏极高海拔地区居民生态搬迁安置点之一。2018年6月,西藏开始实施极高海拔生态搬迁项目。2019年底,来自那曲市安多县色务乡,双湖县嘎措乡、雅曲乡、措折强玛乡的共计957户、4058名群众搬迁至此。矮化苹果种植园是山南市森布日极高海拔生态搬迁点经济林种植基地建设项目的一部分,目前委托给西藏康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管理运营。果园收入的65%将作为分红交给搬迁群众。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特殊之年,这来之不易的丰收是如何实现的?

9月23日,在杨溇村“杨桂珍”太湖蟹养殖基地,养殖户收获蟹笼里的太湖蟹(无人机照片)。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吴兴高新区1万4千多亩湖蟹养殖基地开捕今年首批湖蟹。近年来,吴兴高新区毗邻太湖的杨溇村、大溇村、幻溇村和东桥村湖蟹养殖基地积极推进产业升级,成立了吴兴区太湖蟹产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统一养殖标准和品牌,推广生态养殖模式,提升湖蟹品质,推动村民致富和乡村振兴。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新冠肺炎_社会#洪灾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