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中冶赛迪:科技创新让钢铁工业迈向更高水平

2020-09-24新闻14

中冶赛迪:科技创新让钢铁工业迈向更高水平

科技大会现场。朱林国 摄

人民网重庆9月24日电 “没有核心技术,企业就无法在市场上立足,没有引领性的原创性技术,就无以推动行业的自主发展。”这是中冶赛迪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肖学文在公司第二届科技大会上,对企业创新工作发出的感言。

9月22日,中冶赛迪集团召开第二届科技大会,总结企业十年科技创新成果,部署未来五年科技工作。会上,中冶赛迪发布了最新科技创新成果——工业互联网平台和AICON产品,并与东北大学、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和行业进步。

十年投入近30亿 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5%

十年来,中冶赛迪持之以恒把科技创新摆在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高度,以市场需求和科技前沿为导向,形成了一大批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打造了一大批标杆性的应用成果,有力支撑了市场开拓和工程项目建设。

十年来,中冶赛迪科技进步累计投入近30亿元,其中10%为共性基础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研究经费,研发经费投入平均强度达到56万元/人年,在行业内处于较高水平。形成了一支稳定的专职研发队伍,解决了研发和工程人力矛盾问题。

并且中冶赛迪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在行业内率先设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专门研发机构,有效链接理论研究、实验室研究、中试、设计应用、工厂实践,彻底改变了传统设计院的创新体系,打通了科技创新生态链。积极整合各种资源,打造国家和省部级创新平台20个、产学研平台7个、各类实验和集成测试平台20多个,与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开放合作,开展基础共性技术研究。不断探索科技体制创新,通过打造科创孵化园、建立有吸引力的科技人员薪酬体系、实施科技创新成果“模拟股权”等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和成果转化动力。

近年来,中冶赛迪科技成果水平不断提升,重大课题的平均研发周期从4.5年缩短到2.5年;有效专利数量从300件增长到1700余件,平均每百万元研发投入产出发明专利2件;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76项;取得科技成果650余项,转化率达到85%以上。

从“人有我无”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十年前,中国钢铁行业缺乏自己的原创性技术,行业发展受制于人。中冶赛迪没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迷失方向,而是坚持聚焦高质量发展、聚焦钢铁主业、聚焦国家队建设,在科技创新工作中不断朝着人有我优、引领未来的高峰攀登,不仅解决了钢铁工业系统性的认识和技术方法问题,还在钢铁工艺全流程解决了一大批“卡脖子”“技术,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装备:

在高端咨询领域,以五项流研究为基础,构建了系统性、经济性、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高端咨询模型和方法论,为宝武湛江钢铁、越南台塑钢铁等一批世界级钢铁基地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在大型高炉技术领域,掌握完整覆盖工艺理论、设计体系、国产化核心装备及智能控制的关键核心技术,过去十年承建的4000立方米以上特大型高炉超过全球总量的50%。牵头完成的”高效低耗特大型高炉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炼钢技术领域,下悬挂转炉技术在国内率先打破大型转炉核心装备依靠引进的局面,完全具备和国际一流企业同台竞争的能力,开发了国际首创的阶梯连续加料CISDI-AutoArc 绿色电炉技术,荣获2019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连铸技术领域,开发出475mm世界纪录的特厚板连铸机,建设了目前国内连铸质量较高的湛江钢铁2300mm板坯连铸机,实现160X160小方坯稳定浇铸速度4.2m/min的国内记录。

在热轧技术领域,成功将轧机的核心装备输出到欧洲,改造和替换了一批国内热轧自动化控制模型,为热轧领域的全国产化和核心技术的对外输出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冷轧技术领域,是国内唯一一家提供全国产化冷轧设备和控制模型的企业。

在热连轧管技术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辊连轧管技术成功打破了无缝管热轧核心技术国外垄断局面。

凭借领先的核心技术和解决方案,中冶赛迪不断提升中国钢铁工业的竞争力、影响力,并带领中国钢铁核心技术和装备走出国门,在推动行业进步的过程中展现了企业的责任和价值。

在长材技术领域,形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 BDCD 系列开坯轧机等一批核心装备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推广应用2000多台套。

在创新工作中做“长跑选手”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中冶赛迪不做短跑选手,而要作长跑选手。

十年前,中冶赛迪积极抢抓时代机遇,提前布局,以智能化信息化为转型升级的战略引领,从企业自身信息化改革起步,艰苦攻关,在工业智能化创新中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截至目前,中冶赛迪已经拥有了智能化、大数据的千人队伍,形成了“智能化信息化平台、智能方法和产品、大数据和云计算、自动化、数字化设计”五位一体的能力体系,自主开发的铁前一体化智慧集控平台、大型智能化环保原料场解决方案行业领先,铁水智能调度及无人驾驶精确控制解决方案、热轧智能钢卷库及码头智能船库等智慧重载仓储解决方案均属业内首创,并率先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长流程钢厂的智能制造,自主开发了行业首个落地应用的CISDigital工业互联网平台。尤其是在宝武韶钢打造的铁前一体化智慧集控中心,成为钢铁行业智能制造的标志性工程,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评为2019年钢铁工业两化融合优秀成果案例。今年,中冶赛迪还承担起工信部冶金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的建设与运营,成功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钢铁工业网络化协同生产智能管控平台开发及应用”。

在绿色制造方面,中冶赛迪一方面积极开发工业节能、高效能源及废气、废水和固废处理等核心技术研究,一方面围绕碳减排开展新工艺、新流程、新技术研发,推动钢厂与城市和谐共生。在原料储存领域,不断提升单位面积的储料能力,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赛迪环保智能料场系统解决方案;在钢铁含锌固废处理方面,各项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超低排放、水资源及能源高效利用领域,均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技术,帮助客户成为行业绿色节能领域的领跑者。

未来,中冶赛迪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引领,朝着打造世界第一冶金建设国家队目标不懈努力,为世界钢铁行业未来发展创造更大价值。(胡虹、朱林国)

(责编:胡虹、张祎)

#行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