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项市重点工程撬动万亿投资,其中120项新项目开工已近半数,交通、能源、民生、文旅、高精尖项目竞相上马……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市发展改革委坚持“早安排、早启动、早见效”,继续实施“3个100”市重点工程,稳扎稳打稳投资,保质保量保民生。
1-7月,市重点工程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1431亿元,占全市投资比重超过35%;完成建安投资621亿元,占全市建安投资比重近40%。
疫情发生以来,全市上下在狠抓复工复产同时更加着力项目审批,市重点工程投资在特殊时期跑出“北京速度”——截至目前,120项计划年内新开工的市重点工程,已有58项顺利开工,较去年同期增加3项,开工率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项目总投资2300亿元。
接下来,北京发布和“发展北京”(微信号:bjfgwwx)与大家一起,陆续直击项目施工现场。
要说老百姓关注的话题,“医疗”绝对排名前列。当“医疗”遇上高精尖,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又将为大家的健康带来哪些福音?
今天咱们就一起去高精尖产业汇集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看看“3个100”市重点工程之一的“研究型国际医疗产业转化平台项目”进展情况吧。
定位独立研究型医院
2019年,昌平区与高瓴资本集团及其全资子平台高博医疗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要在中关村生命园合作建设全国领先的“研究型国际医疗产业转化平台”。
项目位于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二期,东至医科路,南至科学园路,西至北大六院,北至玉河南路,用地面积约3.2公顷,总建筑规模约9.7万平方米。其中,地上8层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主要包括门诊、研究型病房、科研用房等;地下3层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用房、物资管理用房、地下车库等。
据介绍,项目将按三级综合医院标准建设,规划500张床位。简单来说,就是要建设一所符合国际标准、以临床研究为核心业务、具备承接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能力的独立研究型医院。
这一特殊定位也决定了TA和一般综合性医院不同——
服务对象上 ·
主要面向企业、机构和专家提供临床研究及配套服务,不提供基础诊疗服务;
团队结构上 ·
以专家团队和服务团队为主,更加注重临床研究能力和服务水平;
空间需求上 ·
病床全部为研究型病床,呈现“小门诊、大科研”的特点。
项目效果图
完善生命科学园创新生态体系
位于海淀区与昌平区“金十字”产业走廊上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科研资源汇聚,产业生态活跃。
今年10月,园区内医药科技中心项目将全面投用,目前已吸引清华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成果转化基地等重量级机构、平台落户。
那么,“研究型国际医疗产业转化平台项目”的建设,又将给园区带来哪些新鲜变化呢?
提高创新成果研发转化效率
项目建成后,将重点布局实体肿瘤、脑神经科学等优势领域,建立从早期临床试验到药品注册上市的全周期服务体系,有效解决企业临床研究周期长、成本高等瓶颈问题。
助推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国际化
项目将与全球顶级医疗机构和院校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合作,引入与世界顶尖水平接轨的临床医学研究体系、服务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对标国际标准,建设病理诊断中心实验室、中心检验实验室、中心影像室等关键研究平台,优化数据采集、管理和应用质量控制体系,降低药物国际注册上市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项目的落地也是社会资本助力医药健康产业的重要成果,有助于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吸引更多优质资本向北京市相关产业聚集。
说了这么多,这个“不一样”的医院进展如何了呢?
施工现场图
据介绍,项目已于今年3月正式开工,目前正在进行土护降施工,土方清运已完成50%,预计9月底前启动地下主体结构施工。
项目计划2022年底建成运营。据介绍,项目稳定运营后,每年可承接400-600个临床试验项目,推动100种以上新药加快上市,让老百姓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