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核扶贫效果,重庆合川区将30个镇街和95个区级部门全部纳入考核对象。所有指标完成如何,通过“四晒扶贫”活动展示,由扶贫对象来当评委打分。群众满意度低于90%的,要启动相应问责机制。(9月23日《工人日报》)
脱贫攻坚是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扶贫效果的成效如何,关系到贫困户的脱贫奔康,关系到整个脱贫事业的有序推进,关系到发展大局的全面改观,更关系到党和政府兑现作出的庄严承诺。是数字脱贫,还是通过实实在在的产业、技术、资金、项目的帮扶,或者通过低保、救济、帮扶等政策的兜底,让贫困群众真正获得扶贫带来的利好政策,分享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一举甩掉身上的“穷帽”,既是方式与策略的考量,也是价值导向正确与否的评判。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围绕“三不愁两保障”为核心要素的政策制定和措施落实,关健突出点面结合的“精准性”和“科学化”。精准脱贫重在精准,也是体现脱贫措施科学化与成效优质化的核心要素。从贫困对象的识别、到户政策的制定、一户一策的落实、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产业项目的实施,既要顾全大局,又要兼顾实际,既要着远长远,又要兼顾当前,既要虑及经济效益,又要兼顾社会效益,唯有精准施策、科学实施、全力推动、全面落实,才能让帮扶工作取得最大成效,让贫困群众获得最大利益,让帮扶结果达到最高水平。
精准帮扶、科学施策、高分求效,关健在于各级党员干部和帮扶力量的责任度和落实力。是倾心帮扶,还是流于形式,是竭尽全力还是敷衍了事,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效果。大量事实证明,责任的虚实、作风的好坏、措施的优劣、成效的高低,首先之举是解决“为了谁、依靠谁”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导向,如此才能找准“我是谁”的责任定位。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以“群众高兴与否、赞成与否、满意与否”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对于脱贫工作成效的好坏,最有发言权和评判力的当属贫困户。帮扶措施是否科学、工作作风是否务实、脱贫效果是否达标,不能由上级主观判断,也不能由帮扶干部自话自说,理应由扶贫对象来评价,并把他们的满意度高低作为成效好坏的唯一标准。工作执行到位,脱贫成效就能得高分打满分,群众看在眼中也会喜在心中,满意度自然水涨船高;反之,作风飘浮而责任虚置,各项措施打了折扣或落实不力,实际效果差强人意,脱贫对象感受不到脱贫措施带来的实质性变化,满意度就难在处在较高水平。脱贫对象有意见、不满意甚至有抵触,扶贫责任和帮扶措施就需要追问。
让扶贫对象坐在评委席上,面对面点评打分,意味着所脱贫攻坚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和考核之下,能最大程度实现“以人为本”。再辅以严格的责任倒查机制 ,能督促各级帮扶干部俯身向下,做到真帮实帮,反之则会假帮虚帮。大量的事实证明,凡是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准”作为工作评价和成效考核体系,各级公务人员的服务作风就会不断优化、措施也更加科学合理,更符合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愿景期盼,反之亦然。这是经过大量事实验证的体系基石,也是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实现完胜全胜的制度保障。
脱贫工作成效的好坏,被服务的对象最有发言权、评判权和决定权。也只有把“选票”放到群众心中,以满意度为标准的结果运用,才会让各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事业观,聚焦民利民本和民生,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用实际行动、优良作风和优异成绩获得群众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