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边走边看的中国史》:带孩子来一场“访古式实地探访教育”

2020-09-24新闻6

中国历史该怎么学?文物古迹、博物馆文物、散落在田陌中的历史遗存又该怎么看?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说,接近历史有不同的方式,也需要不同的引导,我们常可以在博物馆的陈列柜前看到好奇的小朋友将脸紧紧贴在玻璃上,讲解员的讲解太过严肃、大人也对此一知半解,导致这些文物留给他们的印象只能是晦涩;近些年的文物热,让历史、文物成为了课本中的重要组成和作文选题,中学生们则常苦于文化之艰深和文物之抽象而无法落笔,家长也会自责是否因为没有带孩子去实地看看,而导致孩子无法打通自己和世界的关系。

最近,作家薛舟在其出版的一套《边走边看的中国史》中对解决以上问题作出了尝试,出版方介绍,这套书的出版旨在为家长们提供一个“博物馆教育”的参考读本,同时也是一套“实地踏访历史书”。这套书以不同的历史时代分不同册,每一册根据地域、文化、人物划分不同的主题,如“以西安为中心”“寻商游”“追寻屈原的足迹”等。在每一个篇章中,以“开场诗——历史故事——踏访历史——放眼世界——讨论主题”为结构。

薛舟在每个篇章中也做出了粗略的旅行路线规划,围绕该篇章主题指出了可供探访的博物馆或遗址。以“寻找古蜀国”篇为例,薛舟就列出了“四川省新津县宝墩古城遗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鱼凫王墓——三星堆博物馆——四川博物馆/成都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的游览路线。

薛舟,原名宋时珍,他曾翻译了数十部韩国文学作品。薛舟带孩子用十年时间自驾游历全国31省(市、自治区),参观近千家博物馆、纪念馆及各类历史文化遗址。最近,澎湃新闻就《边走边看的中国史》以及“博物馆教育”“访古式旅行”等话题对作者薛舟进行了专访。

《边走边看的中国史》:带孩子来一场“访古式实地探访教育”

书影“不能等一切都弄清楚了再去博物馆”

澎湃新闻:你谈到会带着女儿踏访秦始皇陵、刘邦故里、乌江亭、汉霸二王城、虞姬墓、垓下之战遗址,以及各种博物馆,我们知道大人去观看一处史迹或者去博物馆时都不知道该从何看起,而考虑小朋友的理解能力,你可否分别以一个史迹和一个博物馆的具体的例子谈谈是怎样给小朋友去讲解的,以及针对小朋友应该重点给他们讲述哪一方面的内容,是侧重历史背景还是视觉美感,还是唤起兴趣?

薛舟:新事物对于大人和孩子来说是公平的,都要从头看起、从头学起。这也是我感觉今天的小朋友比我们小时候幸福的原因,可以从多侧面,多角度去学习历史,我带着孩子们去看某个遗址或博物馆,对我们来说都是第一次,我就想今天的孩子比我们起点要高得多啊。我们干巴巴抱着课本,多枯燥。我个人觉得不能等一切都弄清楚了再来博物馆,其实也不会有那样的时候。从切身经验来看,只要出发,只要去看,收获是自己意想不到的。

我们去参观某个遗址之前,通常会跟孩子聊些相关的故事,比如看乌江亭和垓下之战遗址,肯定会围绕刘邦和项羽的战争,读一读耳熟能详的诗歌,《赤壁》《乌江亭》等,讲一讲“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等故事。这样孩子站在乌江亭的时候就会感觉很真切。

今年暑假我们第一站就是赤峰市的红山文化博物馆,早在这之前,我们已经通过各种方式了解过红山文化,看过《国家宝藏》,国家博物馆的C形碧玉龙,看过朝阳市的牛河梁遗址,敖汉旗的史前文化博物馆,对于红山文化有了初步的认知,所以这次去看就相当于“复习”。复习给人老友重逢的感觉,更多的时候是在陌生的博物馆里遇到新朋友,新朋友唤起好奇心,给人留下朦朦胧胧的印象,可以回家查资料,加以认识。参观博物馆就像读一本书,不能强求孩子过目不忘,一下子就背诵,其实一个博物馆认识一两件宝贝,唤起一点点好奇和兴趣,就很好了。

《边走边看的中国史》:带孩子来一场“访古式实地探访教育”

赤峰境内的红山遗址澎湃新闻:2018年暑假,你带着两个女儿参观了大约80家博物馆,而有时一件文物就可以让人驻足和学习很久,这样大体量地去博物馆参观,孩子是否可以充分接受和理解到博物馆文化,还是说这种偏于宽泛的对于文物和博物馆兴趣的培养比较重要?

薛舟:我们中国文化灿烂,有时一上路就让人激动,自驾游比较灵活,也容易让人多跑多看。那年整个暑假将近50天,我想的是我们很难把中国都看完,趁着有时间有精力还是多走多看,等到全国都熟悉了再换个休闲式的参观旅游。这样让我们养成了打卡博物馆的习惯,其实有的博物馆没必要认真学习,看个大概就行了,比如杭州的中国伞博物馆、刀剪剑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大运河博物馆,紧挨在一起,半天就看完四家。

每个专业都精通吗?也不是,稍微有些了解就行。但是像国家博物馆和各个省博物馆,只要有机会我们就会多去几次,因为每次看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历史写到新石器时代,我的注意力就在新石器时代,写到西汉,我的注意力就在西汉部分。孩子的兴趣也是这样,走进博物馆,她们会自行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我慢慢发现,这部分是家长左右不了的,我们的任务就是带她们走向远方,走进博物馆,至于她们能捡回什么宝贝,就是她们的事了。

澎湃新闻:这几年,博物馆都在努力开放和做得活泼与年轻化,你是否观察到博物馆的这种转变是否有效,而博物馆是否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文物介绍得不够清晰详细之类?

薛舟:我深切地感受到我们国家正飞速迈向“文博时代”,博物馆的数量越来越多,建筑和设备越来越先进,陈列越来越人性化,展览方式越来越活泼,这对吸引更多的观众,尤其是青少年是很有效的。我们参观阳泉市博物馆,两个孩子都被小机器人导游吸引住了,全程跟着机器人走,听得也格外认真。参观之后,姐妹俩很感慨,要是所有的博物馆都能有这样的机器人,那该多好。有的博物馆在展陈方面还比较落后,不亲民,介绍文物上也不够细致,标签不写年代和出处、传世品和仿品都不标记等等。不过,任何事物都有个过程,都是先进带动后进,随着博物馆的推陈出新和横向交流,这些问题也会慢慢克服吧。

“观察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恐怕再不是死记硬背式学习所能应付的”

澎湃新闻:你觉得这种对于历史和文物实地探访的必要性是怎样的?

薛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都知道踏访的重要性,司马迁也是先走遍东西南北才敢写《史记》,更不用说徐霞客了,《徐霞客游记》就是走的成果。但是古人又限于工具和条件,不能像我们今天这样方便。纸上的知识和实地相对照,我想那种从心底油然而生的感动是什么也替代不了的。

我们从小也都学历史、地理,真的是隔山打牛的感觉,完全没有具体的印象,容易学完就忘。我们去某个地方旅行,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感受和认知,比如西北看戈壁沙漠,吃羊肉泡馍,到江南看烟雨湖山,吃南方小吃,听吴侬软语,地域文化自然就感受到了,那还用得着背诵我们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吗?

《边走边看的中国史》:带孩子来一场“访古式实地探访教育”

薛舟与两个孩子在博物馆澎湃新闻:而关于小孩子的教育,你有没有具体的例子谈谈这样的回到历史现场的教育能够带给孩子的转变,以及她们是怎样理解这样的行万里路式的教育?

薛舟:对于我们家来说,旅行几乎成了假期的生活方式。当然也不是整个假期都要求孩子学习式的参观,游玩的项目也很多,就是让孩子换个学习方式。这样一来,效率反而提高了。我们家长也都舍弃了各种琐碎的杂事,手机啊电脑啊,几乎都不用,一起寻访古迹,一起讨论历史,陪伴孩子的质量也提高了。

至于说能不能帮助孩子提高分数,具体哪几分来自哪次旅行,这个也无法细化。不过孩子的收获的确很大,比如对历史、地理很有兴趣,学习起来轻松愉快,语文水平也很高,尤其是在课文里学到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都会觉得特别亲切,格外愿意背诵和学习。我也观察最近几年的高考和中考,恐怕再也不是以前那种死记硬背式学习所能应付的了,特别强调知识的融合和个人的观点,而旅行和研学确实能增强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以我为主的学习。

其实我最大的感触还是孩子们的价值观都比较端正,看待历史事件和现实问题能做到不偏激,不以自我为中心。历史的第一个层面是故事,再深入就是历史的逻辑和规律,我们一边参观,一边分析和讨论问题,特别能养成孩子的思维方式,我觉得这是成长路上最重要的东西。这也是我写《边走边看的中国史》的最大理想,帮助孩子养成正大公正的历史观,平安度过这个让人眼花缭乱又纷繁复杂的时代。

“对本族文化抱有基本的温情”

澎湃新闻:可以谈谈书中37条访古路线设计的考虑吗?以及可否以具体的某一条路线的例子串联这条路线上的历史史迹来谈谈“设计理念”?比如其中的丝绸之路、三国游还有水稻文化之旅、齐鲁圣人之旅等,你怎样规划准备到具体探访。

薛舟:这些线路都考虑了很久,既要贴合历史故事,又要融合故事节点和地理,最后形成了这37条线路。

讲到新石器时代的时候,我特意设计了“红山玉龙遇到仰韶玫瑰”,提炼出玉龙和玫瑰两个点,概括出辽河流域红山文化和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精华,因为我们逛各种博物馆的时候,常常会看到这些文物,仰韶文化的彩陶盆和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如果能实地踏访,那么就能了解到史前人类的交流,以及中华民族的来源和融合。

我想这才是读历史学历史的根本意义,认识祖国和民族。再比如讲到春秋战国的时候,我们都知道这个时代对于中华民族的思想影响深远,我们应该超越故事,深入到文化层面,所以提出了“寻秦游”“寻晋游”“寻吴之旅”“问越之旅”“何以为郑”“齐鲁圣人之旅”等,如果能结合书中的故事,实地走一走,我想对于深入理解历史和历史背后的地域文化,会有很大的帮助。有了这样的概念,我的读者只会感慨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肯定不会出现“地域黑”。

《边走边看的中国史》:带孩子来一场“访古式实地探访教育”

薛舟书中的“访古路线设计”澎湃新闻:整个结构由五个部分组成:开场诗——历史故事——踏访历史——放眼世界——讨论主题。你谈到开场诗的选择要“一是适合孩子阅读和背诵,二是诗作佳篇,三是提供正能量。”怎样去定义一首诗是不是“正能量”,因为可能以古时的文化语境,并不以正能量负能量来评价一首诗的优劣。

薛舟:我特别强调历史观的重要性,所以在书里也注意引导读者形成客观公正的态度。“正能量”这个词现在用滥了,好像变成了负面的词汇,其实我理解的正就是历史的正气和民族的向心力,也是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这是我们面对历史和一切作品的基本态度。

我发现很多人说到历史会夸夸其谈,要么捧上天,要么踩到一无是处,这样对于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有害无益的。钱穆先生说,中等教育以上的中国人,要对本国本族的文化有着基本的温情。赞美历史的时候要考虑到自己是否承受得起过多的赞美,批评历史的时候要考虑到自己是否承担得起,因为我们自己总归是历史的一部分,祖先只是过去的我们,千万不能居高临下和置身事外地看历史。

具体到诗词的选择,只要与该时段历史相关,我在分析的时候也会指出诗词里的观点是否恰当,因为时代变化,对于某个阶段的历史会有不同的评价。比如讲到吴越争霸,我引用罗隐的诗句“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这样就能在帮西施伸冤的过程中分析历史兴衰的内在动力,读者自然会学到分析历史的方法。

《边走边看的中国史》:带孩子来一场“访古式实地探访教育”

书籍内页澎湃新闻:你书中基本上每一段历史选择几个节点,可以具体谈谈比如说某一个时代为什么选择这几个故事、这几个人物来讲,是考虑它们的代表性还是孩子的接受程度之类?

薛舟:历史是无边的森林,每一部历史书都是作者本人走过这片森林的痕迹,《史记》是这样,《汉书》也是这样。《边走边看的中国史》也会带有我的思考痕迹,我是给孩子讲历史的,所以格外小心翼翼,就是我确定能讲给自己孩子的话,确信对她们有益的说法,我才敢写进书里。

因为这是通史,我特别注意寻找历史现象背后的规律,也就是中国之所以走到今天的内在动力,中国人之所以区别于外国人的内在逻辑。按照这样的指导原则,我在东周时代的纷纭历史中选择了孔子、老子、庄子、墨子、孟子等人,揭示出他们面对时代的思考,因为他们的思考到今天还在影响我们。讲到西汉,我又给了贾谊、晁错、董仲舒、司马迁很大的篇幅,特意讲到了“盐铁会议”“白虎观会议”,其实也是想和读者一起理清这些人物和事件对今天的影响。

因为历史是分层面的,不同年龄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观感,但是作为写作者,一定要有适当的高度,既要故事性,也要照顾历史观,否则也谈不上引导了。总的来说,我还是尽量以趣味故事来讲述这些人物,再加以适当的点评。这也是向先辈致敬吧,比如《史记》每章后面都有“太史公曰”,《资治通鉴》里经常出现“臣光曰”,其实也都反映了作者的历书态度。

#名著典籍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