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古代合法的买官卖官,清朝的“捐纳制度”,是如何压垮清王朝的?

2020-09-24新闻6

古代可以花钱买官,且还是合法的,你没有看错,从秦始皇开始就有了。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

“秦得天下,始令民纳粟,赐以爵。”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颁布政令只要老百姓缴纳一定的粟米(小米),就可以赐予官爵。这种赐爵的行为在古代称之为“捐纳(捐官)”,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花钱买官。到了汉朝“捐纳”已经形成了一种制度,凡是有钱人,在国家遇到困难的时候,捐献一定的财物都可以做官。

比如,西汉著名的辞赋家司马相如就是“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也就是说,司马相如花钱,在朝廷买了一个郎官来当。汉代以后的朝代都延续了这种做法,到了清朝“捐纳”之风非常盛行,堪称历代的典范。清朝“纳捐”最导致的后果是什么呢?其实,清王朝的灭亡,与“纳捐”脱不了干系,为什么这么说呢?

古代合法的买官卖官,清朝的“捐纳制度”,是如何压垮清王朝的?

秦始皇

古代的“捐纳”,是如何诞生的?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调集50万大军远征岭南。与此同时,秦朝国内还发生了严重的蝗灾。秦始皇为了减轻财政压力,于是想出了卖爵赈灾的办法。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

“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

也就是说,老百姓缴纳小米一千石,就可以做官,并给予一级爵位。其实,秦始皇的“捐纳”政令,出发点是好的,当国家遇到困难,富人可以捐献财物来资助国家度过财政危机。皇帝为了奖励富人捐献财物的行为,于是赐以官爵,没有什么不妥。

古代合法的买官卖官,清朝的“捐纳制度”,是如何压垮清王朝的?

清朝官员

“捐纳”对经济复苏,减轻财政压力还是很有帮助的。所以,汉代保留了“捐纳制度”,并作为皇帝选拔官员的另一种途径。汉朝建立初期人才缺乏,为了弥补官员的不足,富人花一定的钱财就可以买一个官来当。

要知道在古代,富人都是非富即贵,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很难成为富人,这类人也是出类拔萃的,头脑也不简单。比如,西汉著名的辞赋家司马相如,家里就很有钱,父母就为他花钱买了一个郎官。虽说司马相如的官职是买的,但是本人的才华,在汉朝也是数一数二的。

凡事都有两面性,也有利有弊。“捐纳”虽然说出发点很好,但是必须按照国情来制定。一般来说,“捐纳”适合在王朝建立初期,但是到了中后期,以“捐纳”来赐以官爵,很容易造成官场腐败。尤其是国家由盛而衰的时候,某些人可能会采取“捐纳”买官的办法,来作为一种敛财的手段。所以,清朝后期就是被“纳捐制度”慢慢掏空的。

清朝是如何从“纳捐”到“卖官鬻爵”的?

根据《清史稿》的记载:

“清制,入官重正途。自捐例开,官吏乃以资进。其始固以蒐罗异途人才,补科目所不及。”

清朝官制,合法的做官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科举”,一种是“纳捐”。清朝建立之初,由于人才缺乏,除了科举及第,“纳捐”也作为科举选拔人才的一种互补措施,所以被写进了清朝的“科举制度”当中。

古代合法的买官卖官,清朝的“捐纳制度”,是如何压垮清王朝的?

乾隆帝

在清朝建立之初,官府对“纳捐”有本来很严格的规定,比如国家需要拯荒、河工、军需的时候,富人可以向朝廷缴纳一定的钱财,朝廷就根据缴纳钱财的多少,授予相应的官职。当时授予的爵位也有限制,一般是文职小京官或者郎中,以及未入流的道员,且还有试用期。一般是入京城学习三年,外省任用一年,考察其执政能力,任留都是总督和巡抚说了算。当国家不需要救灾垦荒、修建河堤,军费开支的时候,花钱是不能买官的。但是,到了清朝中后期,“纳捐”逐渐打破了限制,官职明码标价。

阎崇年在其著作《清十二帝疑案》中说: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郎中五品官银9600两,主事六品官银4620两,道员四品官银16400两,知府四品官银13300两,同知五品官银6820两,知县七品银4620两,县丞就是副县八品,银980两。”

也就是说只要你有钱,就可以买到官爵。

清朝买官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不是一般人能买的,除非家里有矿,不然没有那个财力。一般人也就花钱买一些不入流的小官员,当然小官也是官,对清朝的影响也是很坏的。只要做了官,无论官职大小,懂得拍马屁,其实升官发财并不难。总之,一旦当官,无论官职大小,赚到的远远超过买官所需的钱。

在晚清文学家李伯元创作的长篇小说《官场现形记》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清朝“纳捐”买官的影子:

陕西同州府朝邑县赵温中举,后在远方亲戚钱典史的陪同下进京赶考。因为钱给得太少,会试落榜,于是“纳捐”做了一个小官。后来在亲戚的帮助下,花了100两银子,被推荐到江西任职。到了江西,职位已经被人占了,他依靠关系就在黄知府的门下谋了一份好差事。不久黄知府升官做了道台,赵温在得意之时,因为所办案子被人告发。赵温又找关系,花了一万两银子将事情摆平,日子依旧过得春风得意,官途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

古代合法的买官卖官,清朝的“捐纳制度”,是如何压垮清王朝的?

清朝官场

《官场现形记》虽然属于文学作品,经过作者艺术加工,赵温花一万两银子摆平案子,可能存在夸张,但是从侧面已经反映出晚清时期的官场腐败已经烂到骨子里了。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的276年的时间中,清政府科举及第一共26846个人,平均一年101人。在清朝中后期,科举做官的只占到了40%,而纳捐做官的占到了60%。所以,在清朝做官,已经被财阀垄断。只要你有钱,什么三教九流就可以买官。而那些有才能的人,因为贫穷,屡次落第,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只能另辟途径。比如洪秀全、孙中山就是科举落第的代表。屡次科举不中,晚清腐败的官场,让他们心灰意冷,以至于一个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一个终结了清王朝的国祚。

清朝“纳捐制度”对清朝有何影响?

民族英雄岳飞曾说:

“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则天下太平矣!”

清朝的官场逐渐偏离了这个轨道,其实与“纳捐制度”是脱不了干系的。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个是文官系统,另外一个是武官系统。“纳捐制度”是如何影响着,晚清这两个系统的?

第一:文官系统腐败

清朝初期的“纳捐”并没有偏离轨道,国家只在赈灾、治理河道、边防打仗、垦荒种地时需要“纳捐”,如果是太平盛世政府就不需要。且初期的“纳捐”所获得的官职都是一些无足轻重的小爵位,属于副职,影响并不大。更重要的一点是,清朝初期的“纳捐”所得的钱财直接交国库统一管理,这样可以杜绝地方官场的腐败。

到了清朝后期,上至朝廷,下至州县,都放松了管控。以至于“纳捐”泛滥。官职无论大小,地方要员明码标价。你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官。“纳捐”做官后的官吏,基本都有这样的思想

“我花了钱,一定要赚回来”

。以至于,官吏中饱私囊,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不顾百姓死活。老百姓深受官场毒害,人人怨声载道。清朝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失去了民心。

古代合法的买官卖官,清朝的“捐纳制度”,是如何压垮清王朝的?

清朝武将

第二:武官系统腐败

清朝初期,纳捐本来只能买一些未入流的文职官员。到了后期,什么千总、把总、参将等武职爵位都能买到。武官和文官不同在于,武官是需要上阵杀敌的,必须具备一定带兵打仗的能力,身体素质也要过硬,主要是不怕死。

俗话说:“兵怂怂一个,将熊熊一窝。”通过“纳捐”所获得的职位的武官,看中的是钱财,一旦上战场就贪生怕死,战斗力自然就弱。所以,清朝后期军队越来越腐败,武将爱财,士兵怕死,以至于没有打过胜仗,这个与晚清的“纳捐制度”是脱不了干系的。

大家可以想象,用钱买一个武官,什么也不会。就做一个参将,当带兵打仗的时候什么也不会,肯定是贪生怕死。这样的军队,能打胜仗吗?肯定不能。在清朝前期我们暂且可以将这种合法的行为称之为“捐纳”,但是到了中后期,称之为“卖官鬻爵”一点也不为过,清王朝就是以这种方式,走向灭亡的。

#清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