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锅碗瓢盆,刀叉筷勺好似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至关重要,不可或缺。毕竟,一日三餐,我们都不能离了它们。而距今千年前的那些古人们,在还没有现今这么发达的科技,这么先进的文明时,又是采用何种方法来进食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煮食物用的鼎
上古时期:鼎、刀、俎、匕
上古时期,人们正还处于畜牧业以及狩猎阶段。肉类还是作为主食被人们所食用。为了方便肉食的烹煮,所以先民们便发明了鼎来作为烹煮猪肉的专业炊具。解决了烹煮方法,如何进食便成为了先民们要解决的难题。所以,刀和俎便随之而生。刀便是我们广义理解的刀,那什么是俎呢?俎便是一块长方形的小板。先民们会将肉从鼎里捞起来,然后放在俎上面,用刀割着吃。一人,一刀,一肉,一俎,自切自吃,这便是上古时期最文明的用餐方法了。
但是久而久之,人们便发现用刀将肉送进嘴里容易将嘴划伤,更加不利于进食,所以匕就应由而生了。匕的形状更类似我们现在的勺跟匙,但是其头部一般为尖形,且较为锋利,可以切割肉食的同时也可以用来插肉,所以比刀更加适合作为进食的工具。后来,以鼎烹肉,以刀割肉,以俎盛肉,以匕插肉,便构成了上古时期最常见的进食模式了。
春秋战国时期:和、勺、碗、盆、筷
随着农业的渐渐发展,人们从肉食渐渐转变为以粮食作为主食。这时的富户们还能吃到肉食,故而还在使用刀、俎。而普通人家,只能以粮食为主,再难吃得起肉食。所以,仅使用匕来作为主要的进食工具。一来匕可以插割肉食,二来也可以用来盛米饭以及喝汤。
古代餐具
久而久之,人们还是觉得不够便利。所以一种较为简陋,用来盛饭的工具“和”便被开发了出来。“和”最早的时候是以竹子或者木头编制而成的,可以用来盛放米饭,然后人们可以用勺或者匕来食用。虽然此时已经有青铜铸造的加工方式,但是普通人家,却还只能使用的起木头与竹子,所以“和”在用于吃菜喝汤这一方面又不能胜任了。
故而,“盘”这个餐具便被发明了出来。此中,说一点,古代很早就有碗。但是,碗仅是作为喝水或者喝酒的作用存在,不能用于吃菜喝汤,所以“盘”便是替代于“和”的一种新新餐具。
古代的盘,可大可小,可深可浅,可用于吃菜也可用于喝汤,所以备受人们的喜爱,一直延续至今。战国以后,盘便取代了“和”作为主要的进食工具,为人们所使用。好如唐朝诗人李绅在《悯农》一诗中就有言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中的盘便是用盘子吃饭。
箸铲
随着农业以及加工铸造业的快速发展。先秦人民,为了更方便的进食,便在先前餐具使用的基础上,发明了“箸”,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筷子。根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的记载:
“纣为象箸,而箕子唏。”
说明筷子在商朝时期就已经有了,不过最早的筷子仅是作为一个捞菜的工具使用,比如汤里面有菜,人们才会使用筷子去捞,而吃饭还是使用匕作为主要的进食方式。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加工铸造业的快速发展,餐具的形状样式也形成各种各样的变化,骨制品,木制品,竹制品,青铜制品,陶制品更是层出不迭。尤其是木制品在当时极为流行。而为了更好的装饰这些木制品,人们还发明了漆器工艺。便是在木制品上刷上五彩斑斓的天然漆,使其更加色彩艳丽。
魏晋至唐时期:瓷盘、瓷碗、瓷匙,筷子
随着瓷器技术的成熟,因其美观且样式多变等,渐渐取代了木制品、竹制品的地位,作为主要的餐具形式,为世人所使用。而因着加工工艺的变更,餐具的形状也渐渐出现变动。刀与俎渐渐退出了餐具的历史舞台,而匕也因着工艺的变更,由尖头变得更加圆滑,加之以瓷制的长柄,便形成了圆头的瓷匙。随之瓷盘、瓷碗、瓷匙,筷子便作为了主要的用餐工具,被得以沿用。
宋至明清时期:碗、碟
随着瓷盘、瓷碗、瓷匙以及筷子基础的用餐工具的奠定,人们在餐具的使用上还是没有得到满足。以更加便捷的方式,作为他们追逐使用的先决条件,碗便被再次开发了起来。因为瓷制品的普遍利用,瓷碗以其小巧玲珑之姿,展现了其独有的魅力,反倒博得了众人的喜爱。较之盘子的使用,人们发现以碗与筷子结合使用,即舒适又便捷。
此外,宋朝时期,我国的饮食习惯已经从“分餐制”变为“合餐制”,所以筷子在宋朝时期,已经成为餐桌上的标配了。
盘子
明朝起,更是将碗作为较为重要的的进食工具,主要用于盛饭盛汤所用。譬如,宴会根据规格的不同就有所谓的八大碗、六大碗以及四小碗之分。而,盘就作为了主要的盛菜工具进行使用。盘的规格到此时也有了明确的区分,按照其大小有了大盘、中盘、小盘的区别。但是,有时往往又因盘子过大,较占地方,也不利于搬运等不良之处,所以“碟”便应由而生。小于盘的一律称之以碟。盆碟也作为主要的盛菜器皿而供人使用。
碗用于盛饭盛汤,用于喝水喝酒。盆碟用于盛菜,筷子用于进食的这一餐具使用方式,也被沿用至今,成为我们现今主要的进食方式。通过先民的不断改良与创新,使我们的用餐方式变得更加舒适便捷。这也便是先民们留给我们的伟大财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