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推恩令”,虽然没有彻底解决藩王的问题,没有完全达到“削藩”的效果。但是有效缓解了藩王带来的危害,维护了中央集权。同时,由于不是采用强制手段,是一种比较温和的策略,因而给整个血腥残忍的封建王朝时代,添上了一抹鲜亮的色彩。也因此,史学家们对这一事件的评价,普遍比较高。
(汉武帝雕像)
不过,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推恩令”的实施,实际上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伤害,这个伤害甚至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我们怎么来理解这个问题呢?
“推恩令”的做法,目的是让藩王的权力变小。变小的办法,就是藩王本来应该传位给嫡长子的,现在不只是传位给嫡长子,其它儿子都有份。这个“传位”,就包括传爵位和土地。当然了,“王爵”只有一个,要是都传下去了,“王爵”肯定就变小,变成“侯爵”“伯爵”等小爵位了。土地都分给儿子们了,每个儿子获得的领土就变小了。
由于并没有撤销藩国,而且是把藩王的权力分配给了他自己的儿子,因此,这些藩王明知道这样做,其实是在削减自己的权力,因此,他们也是有苦说不出,不敢说不答应。要想保住自己的权力,让自己的权力做大,唯一的办法,就是少生孩子。但是,藩王们都少不了三妻四妾,也都喜欢玩乐,玩乐必然有产出,怎么可能少生孩子呢?
我们说“推恩令”对社会发展有危害,那么这个危害又是什么呢?
我认为,“推恩令”最大的危害,就是破坏了“嫡长子制”。
“嫡长子制”是整个皇权社会的基础性法令。由于有这个“嫡长子制”,因此,虽然皇帝及王公贵族会有非常多的生产,但是,爵位及土地,只可能由一人继承,就是由嫡长子继承。虽然在“嫡长子制”落实过程中,会产生“嫡次子”和“庶长子”、“君王喜欢儿子”与“嫡长子”这样的矛盾,不过,这种矛盾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的,继承权产生争议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
(董仲舒)
汉朝的时候,皇位的继承,当然也是执行的“嫡长子制”。不过,由于“推恩令”的实施,“嫡长子制”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什么变化呢?
因为地方上实行“推恩令”,藩王们的儿子们,在继承爵位和土地的时候,人人有份。虽然说,嫡长子和其它儿子肯定是有区别的,但是区别不是很大。而且,嫡长子无法对其它儿子具有绝对的控制权,甚至不可能具有控制权。因为朝廷不允许有这种控制权。一旦有这种控制权,那么朝廷想要达到的“推恩令”的目的,也就达不到了。
这就是“推恩令”在地方藩国中造成的现实状况。
说起来,藩国是整个帝国的基础。藩国的社会政治情况,就生长成整个帝国的社会政治情况。如果藩国的情况是,嫡长子的地位和其它孩子的差别不大,嫡长子所拥有的权力和其它孩子的差别不大,那么,这种情况,显然就会直接影响到朝廷整个帝国皇位的继承情况。
但是,整个帝国皇位的继承,却是要保证皇帝的绝对权威的。某个儿子继承皇位,是上天注定的,是不容讨论的。当这个儿子继承了皇位以后,他对其他的兄弟,肯定也是有绝对权威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且,为了维护这种皇权集中制的权威,汉武帝当时又采信了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所有这些,都是为了维护朝廷中皇帝的威权。
(网络配图)
皇帝要确保绝对权威,就不可能对他的兄弟们大肆封赏。就算有封赏,也不能让他们具有自主权,必须对皇帝绝对服从。这样一来,这种做法,就与藩国的情况发生了矛盾和抵牾。也因此,产生了困惑。
由于有这种抵牾和困惑,所以我们看见,汉朝的时候,在皇位的继承问题上,产生了很多摩擦。“嫡长子制”不再神圣。连汉武帝自己,在选择继承人问题上,最终也不是实行的“嫡长子制”。
我们会发现,那时候的“谶纬”“厌胜”这样的东西特别盛行。为什么会盛行,就是“嫡长子制”不再权威。汉武帝听说监狱有“王者之气”,不惜把所有的监狱的人都杀掉。实际上,如果皇帝权威很大,汉武帝大可不必这么紧张。
皇位继承的挣扎,一直延续到汉朝末年,后来经历了三国和两晋后,“嫡长子制”的权威,已经完全破坏,大家都靠力量来决定皇位了。谁的力量大,谁就有继承权。由此,中国进入了数百年的乱世时期。
当然了,我们不能说,当时社会的走向,就是完全由“推恩令”的实施造成的。但是“推恩令”确实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