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雷巍巍 通讯员 姚红 黄路遥
阅读提要
9月16日中午,枝江城区居民龚红芹在五柳树市场买完菜,一双棕色的皮鞋干干净净,“过去到菜场买菜,不敢落脚;现在菜场像超市,不担心脏鞋。”
五柳树市场是枝江城市变化的一角。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枝江从百姓最关心、最忧心、最期盼的“小事”入手,改造老旧小区,整治背街小巷,提升农贸市场……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枝江财政在民生领域的资金投入超过2.5亿元。
发臭的菜场变“香”了
白墙绿瓦,荆楚风格。走进五柳树市场,清新气息扑面而来。18米宽的道路两侧,门店林立,人来人往。
五柳树市场是枝江人的菜篮子。这家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大型综合市场,占地面积100余亩,生鲜农贸、日用百货、服装鞋帽等样样齐全,商户近800家,是宜昌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市场。
“做生意就喜欢人多,过去人一多我就害怕。”在市场里经营药店20余年的张万芹说。市场改造之前,摊贩各自为政,把临时菜摊摆在药店正门口,有人想买药却堵得进不去。为此,双方发生口角是常有的事。
负责市场管理的五柳树市场监管所所长杨君武也曾伤透脑筋。商贩私自搭建、出摊经营,把进出市场的主干道堵得水泄不通,百姓怨声载道。农贸市场里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惹得附近居居投诉不断。“管理难度太大,我都快干不下去了,差点当逃兵。”
2018年,枝江市委、市政府把五柳树市场改造建设项目列入“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投资2000万元进行改造升级,硬件设施、功能配套、行业布局、划行归市、卫生条件等达到国家规范化市场要求。
走进农贸市场,白色地板光洁锃亮,人性化的贴心设计随处可见。熟食区统一安装中央空调,店铺挂装纱门,橱窗上加装纱窗,食品卫生放心;在水产区,渔池上方安装一圈20厘米玻璃挡板,挡住鱼跳溅起的水花,地面干净;市场还专门开辟农民自产自销专区,附近菜农有了流动摊位,不再随意摆摊。
“嘀……”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一只土鸭的产地、宰杀时间、商家名称等信息立即弹了出来。“菜场吃香,回头客也多。”商户翁秀梅高兴地说,好环境带来好生意,商户们越干越有劲。
“迷宫”小区通透了
“你看,咱们的院子又大又漂亮,菜园成了花园,广场有了路灯,我们还是搬回来住吧。”在枝江团结片区文化馆宿舍,曾经的住户杨女士举着手机,与老伴视频聊天。谈起小区变化,杨女士有些兴奋。
团结片区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地处寸土寸金的枝江城区,有10个独立小院、4幢独栋宿舍,住着535户居民。“我第一次来到团结片区,感觉走进了‘迷宫’,小区环境让人头皮发麻。”作为该片区的责任单位,枝江市纪委副书记黄金炼回忆道。
他介绍,团结片区“巴掌大”的地盘有卫健委、人民医院、住房保障中心、供销社、文化馆等12个单位的职工宿舍楼。多年来,该片区缺少管理,居民私搭乱盖严重,各自圈地种菜,垃圾遍地可见。小区断头路多,居民靠3条小巷绕行,最窄的小巷只有1.6米宽。“环境脏乱差,空间还不大,有院没人管,有屋没有家。”居民如此戏谑。
“补丁上面缝补丁,还是一件破衣服。”黄金炼发现,简单地到小区做做清洁、搞搞卫生,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小区现状,他只好向上级部门申请对该片老旧小区进行改造。
改造,面临着拆迁。违建多、院墙长、居民抵触、单位难协调,摆在他们面前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3个多月里,黄金炼和同事上门讲解政策,分析利弊,硬是把居民的思想工作做通了。
打通院墙,修通道路,10个小院化零为整、串珠成线;拆破烂的棚屋,砸掉荒芜的花坛……如今的团结片区通透了、敞亮了,沥青路面四通八达,停车位整齐划一;居民广场干净整洁,绿树成荫。“我从未想过小区会变得这么美,现在幸福感爆棚。”居民邹多妹激动不已。“环境好,住得舒坦,我还要多活几年哩。”71岁的李万柱笑得合不拢嘴。居民表示,他们将选举小区业主委员会,聘请物业公司,管好自己的美丽家园。
胡婆婆的“尴尬”解决了
在枝江市技工学校宿舍小区,一个黄色的移动箱式厕所十分醒目。枝江马家店街道办事处主任谭俊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讲述厕所背后的故事。
技工学校宿舍楼建于上世纪90年代,老旧斑驳,路面破损,下水道淤堵,被纳入改造范畴。在拆除院内的一间棚屋时,家住一单元四楼的胡开香婆婆不同意了:“这是爱人给我搭建的‘专用’厕所,坚决不能拆。”
原来,胡婆婆患有脊髓全功能闭塞综合症,下肢神经麻痹,要经常下楼锻炼以恢复身体功能。得病后,胡婆婆大小便难以控制。为化解尴尬,老伴朱守廉专门在楼下为她搭建了一座旱厕。
“无论是‘厕所革命’要求,还是保护环境需要,这个旱厕必须拆除。”谭俊转念一想,“胡婆婆的个性需求也不能视而不见,“创文”不就是为了百姓生活更方便、更舒心么?”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旱厕不拆,小区其他清障工作也很难推进。怎么办?谭俊找来社区负责人现场办公,征求居民意见,寻找解决方案。几经讨论,大家得出一致结论:社区采购一座移动箱式厕所,厕所交由朱守廉管理维护,“关键时候”胡婆婆专用,平时供社区公用。
棘手问题解决了,居民拍手叫好,小区改造也提速。仅用时一个月,技校宿舍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棚屋变停车位,菜地变健身场,水泥院墙变成光洁美观的栅栏。“环境美了,居民觉悟也跟着提高一大截。”社区工作人员丰丽说,“现在,我们都不好意思随手丢垃圾,看到路上有垃圾,都会随手捡起来。”
截至目前,枝江已改造124个老旧小区,整治120多条背街小巷,改造提升4个农贸市场,新增、改建86座公交站台,改建23座公厕,惠及数十万居民。
记者手记
百姓永远是考官
□ 雷巍巍
在枝江采访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记者听到最多的是赞美,看到最多的是笑脸。
小区变美了,生活方便了,心情舒畅了,居民的笑脸自然就多了,赞美也是发自肺腑的。
笑脸和赞美的背后,是无数人艰苦卓绝的努力。“创文”不是喊口号、一阵风,也不是应付检查、走走形式,更不是麻袋绣花、搞面子工程。
面对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作,只有干群共同努力、接续发力,城市才能脱胎换骨,既有“里子”美,又有“面子”光。
“创文”靠民为民,落脚点是惠民。眼下,我省入围城市正陆续迎接考核。检查是暂时的,百姓才是永远的考官。如果一个城市变化看得见、摸得着,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实打实,百姓考官就会打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