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走进大山深处的小康村

2020-09-24新闻11

小康社会、小康生活,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千年期盼。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在望。全面小康的成色,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让我们跟随记者的笔触和镜头,深入脱贫攻坚一线,看一看大山深处、田间地头最真实的小康生活。

甘肃省迭部县扎尕那村——

绿水青山就是“聚宝盆”

■沈刚 郭富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郭干干

走进大山深处的小康村

迭部县藏族村民发展土蜂养殖。黄河 摄

群岭逶迤,山路弯弯。9月中旬的一天,晨曦初露,记者来到位于岷迭山脉深处的甘肃省迭部县扎尕那村。

“扎尕那”在藏语中意为“石匣子”。在这座四周被石峰包围的天然“石城”,村民们游牧、耕作、狩猎,充实地忙碌着。眼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很难让人想到,昔日的扎尕那村,山高路陡土地薄,是迭部县益哇镇的深度贫困村。

随着“十三五”规划深入推进,地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与周边大中城市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网相继贯通。曾经鲜为人知的山林与村落,成为自驾游、周末游的热门目的地。

经过多次调研,甘南军分区决定以老旧民房改造、村组环境治理为契机,发挥扎尕那村自然景观、民族风情优势,打造集生态观光、民宿体验、文化推广于一体的文旅新村,以特色旅游带动乡村发展。

扶贫工作组数十次驻村办公,为贫困户制订长期规划,升级改造基础设施,美化村寨环境。

藏寨扎尕那日趋走红,有网友称其为“人间仙境”。发展旅游不仅激活了当地农业特色产业,还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绿水青山就是‘聚宝盆’,村民个个都是受益人。”站在镇民宿街口,益哇镇党委副书记才荣交有些自豪。他说,以前,这条街上仅有的5家旅店经常不满员。现在,街上百余家酒店、饭店、民宿不愁揽不到客,旺季时游客还需要提前预订房间。“去年,全镇接待游客达24万余人次。”才荣交介绍,截至目前,扎尕那村113户342名帮扶对象中,已有339人实现脱贫。

村民拉加的牧家乐,如今成为许多游客的打卡点。前不久,扎尕那地质公园入选第八批国家地质公园的消息传来,又让拉加高兴了好一阵子。他说:“有党的好政策,有子弟兵的帮助,咱老百姓的好日子看得见、摸得着!”

延伸阅读

发展乡村旅游,是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之一。据文化和旅游部测算,2018年,全国乡村旅游达28.2亿人次,占国内旅游总人次比重超过一半;总收入超过1.63万亿元,占国内旅游总收入近三分之一。

与其他扶贫方式相比,乡村旅游能够有效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

贵州省赫章县海雀村——

生态扶贫圆了小康梦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易恢荣 特约通讯员 王庆泽

走进大山深处的小康村

王太分正在直播销售苗族服饰。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王庆泽 摄

“4口人只有3个碗,已经断粮5天。”1985年,地处乌蒙山深处的贵州省赫章县海雀村,因一份反映该村赤贫情况的内参,引起党中央的高度关注。35年过去,曾经“苦甲天下”的海雀村,已脱胎换骨,重获新生。

海雀村所在地,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土地贫瘠,人多地少。脱贫的道路在何方?“扶贫和生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村党支部副书记文军福告诉记者。

文军福指着村后的几座山岭说:“以前,这里都是荒山。老支书文朝荣带领大家植树20多年,森林覆盖率从5%增长到70.4%。”经过多年脱贫努力,全村人均年收入,从35年前的33元增长到2019年的上万元。

来到村民朱明安家中,他的妻子王太分正在直播销售苗族服装。不一会儿,就成交两单。

“民兵手把手教我如何直播,每天定时直播卖货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王太分笑着说。近年来,海雀村发展民族服饰加工、特色农作物种植等产业,通过电商直播带动村民增收。

朱明安家里养了两头牛。去年,土地收获近万斤粮食,加上直播出售民族服饰的收益,全家人年收入近7万元。

过去,上山收玉米、挖土豆全靠肩挑背扛。如今,泥土路变成水泥路,从“小推车推不到家门口”变成“小轿车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谈起村里的变化,大家都说“做梦都没想到”。村民朱跃花说:“现在吃穿住行都不愁,生病也有医保。家家户户加入村合作社,每年拿分红,我们个个像老板!”

今日的海雀村,已整村脱贫摘帽。早年开辟的600多公顷林场,成为村里的“绿色银行”。海雀村正迎接着一个全新的未来。

延伸阅读

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建立。23个国家部委先后出台28个差别化政策,累计支持实施1200多个项目,助推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

截至2019年,毕节试验区人民生活实现基本小康,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5.8倍,贫困发生率由56%下降为零。同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由14.9%提高到57%。

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马鞍山村——

沿边小康村守望国门

■倪家富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柯穴

走进大山深处的小康村

马鞍山村村民张小三采摘茶叶。倪家富 摄

蓝瓦白墙的特色民居依山就势,干净整洁的水泥路穿村而过……初秋,走进位于横断山南端的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忙丙乡马鞍山村,一幅民富、景美的边境小康村画卷徐徐铺开。

54岁的张学应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去年,经过军地挂钩帮扶单位的资助改造,他家的房子焕然一新。“今年,我家新栽了20亩茶树,之前种的8亩核桃也有了收益,今年预计能收入10多万元。”张学应笑眯眯地告诉记者。

张学应的幸福生活,得益于正在实施的沿边小康村建设。

马鞍山村地处中缅边境,曾经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挂钩帮扶以来,云南省军地合作修建通村公路,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并帮助村民因地制宜发展核桃、咖啡、茶叶等种植加工产业。

“好唱不过阿数瑟,好喝不过鞍山茶。”这是近年来镇康县广为流传的民间打歌调。歌中所唱的“鞍山茶”,就产自马鞍山村。2019年7月,马鞍山村拆除了村茶厂的老厂房,新建起砖木厂房、砖混库房和钢制晒茶大棚。他们还依山修建茶园步道,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土路变柏油路、摩托车变小汽车、土坯房变小洋楼,村里这几年变化太大了!”马鞍山村支书朱正强说。2019年2月,马鞍山村2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2019年底,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

马鞍山村只是临沧市沿边小康村建设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临沧市32个沿边村已建成400余公里沿边公路,“一村一品”发展特色产业,一批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边境村寨屹立国门。

沿边小康村建设,不仅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还培养了一批爱边守边联防员。抵边村群众自发参与边境巡逻管控,成为边境维稳的第一道防线。

延伸阅读

兴边才能富民,富民才能固边。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规划提出,采取特殊政策措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边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问题,兜住民生底线,帮助贫困边民实现脱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全胜村——

同心携手踏上幸福路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贺志国 通讯员 崔维

走进大山深处的小康村

全胜村民兵帮助村民采摘苹果。包常艳 摄

9月的大兴安岭,田间地头到处是忙碌的人们。丰收季节,记者随内蒙古兴安军分区扶贫工作队队员一起,从乌兰浩特市出发,经省道、乡道、村道,行程近2小时,来到扎赉特旗巴彦扎拉嘎乡全胜村。

兴安盟党政机关所在地乌兰浩特,在汉语中意为“红色的城市”。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这里成立,成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最早实践地。

全胜村地处大兴安岭南麓。“全胜村有蒙、汉等多民族杂居,各族人民亲如一家、互帮互助。”刚一进村,村党支部书记单守春就把记者带到新建的民俗展示厅。

临近中午,扶贫工作队来到蒙古族村民胡格日勒家,只见墙上挂着一幅常用蒙汉双语对照表。胡格日勒用汉语说道:“今年收成不错,养牛挣了2万多元,卖菜收入6000多元。”

此前,胡格日勒不会说汉语。去年,乡里成立了农产品集市。由于语言不通,胡格日勒和汉族群众交流时只能干着急。于是,胡格日勒下定决心学习汉语。一年多来,他从最初只能说几个词、一两句话,到如今日常对话完全没有问题。通过参加养牛合作社、发展庭院经济,胡格日勒一家有了稳定收入、顺利脱贫。

“要想真脱贫,先要语言通。”扶贫工作队队员李迎新介绍,他们通过编印双语宣传单,开办双语农用技术讲座,组成政策宣讲小分队进牧区入毡房,打开了少数民族群众的脱贫致富之路。

“手拉手、心连心,民族团结一家亲。”巴彦扎拉嘎乡小学走廊两侧,挂着学生们创作的一幅幅手抄报。正如校长那仁花所说:“军民一心、手足相亲,既带给各族群众幸福的生活,也为孩子们创造了一方健康成长的沃土。”

延伸阅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11个位于民族地区或者包含民族自治地方;“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都位于民族地区。

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我国把民族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通过一系列措施,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不断强化帮扶举措,加大支持力度。

#扶贫#毕节试验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