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仓库南北向地横亘在城市与江岸之间,严重阻挡了滨江景观视线。怎么办?削掉!
杨浦滨江南段,有一座奇怪的建筑。外面看是一座种满垂直绿化的阶梯状空中花园,内部有一条双螺旋楼梯贯穿上下。穿行于其中,每走一步都有惊喜。沿着楼梯走到屋顶,一个环形游廊悬在空中,黄浦江景尽收眼底,而脚下就是流淌的江水。
9月23日,“大国小鲜@基层之治”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杨浦滨江,记者跟随绿之丘的设计者一起探访了这座建筑,原来它的前身竟是从一座四四方方的仓库里“削”出来的。
被削切出来的建筑
位于安浦路宁国路码头附近,有一座烟草仓库的机修车间。仓库高30米,宽40米,长100米,南北向地横亘在城市与江岸之间,严重阻挡了滨江景观视线。怎么办?削掉!建筑师们用笔在四方的仓库上大笔一挥,一座面向滨江的阶梯状观景平台,从设计图变成了现实。
时间回到2016年3月,当时杨浦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仓库的历史不长,既缺乏工艺价值,也不具备明显特点,因为阻挡了滨江景观视线,按照规划,这座仓库被列在了拆除名单里。”负责设计的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设计师章明告诉记者。
改造前的烟草仓库。
然而机会也蕴含在障碍之中。“乍看之下造成阻挡的建筑,如果通过切割,正好可以转化为连接城市和江岸的桥梁。”
在修正的过程中,团队首先拆除原有仓库的第6层,降低建筑高度,并控制在24 米以内;再对巨大方正体量面向水岸和城市的正反两面各自做了削切,减少了50%的建筑体量,形成层层跌落的景观平台,在消解建筑形体对滨水空间压迫感的同时,也形成了由城市向滨水空间漫步的暗示。
对建筑进行削切。
如今走在建筑外部,仍能看到切割工程保留的施工痕迹,外立面过去原有柱梁被削切后留下的梁头依然清晰可见。
仓库底层变成直通滨江的人车通道。
从仓库变成一座桥
绿之“丘”并不单纯是形态意义上的“丘”。“原有的烟草仓库建筑是一个方正墩实的传统建筑,我们并不是依靠模拟山川丘陵的形态来切割,而是通过拆除原有维护墙体、重新调整建筑体量、回缩技术体边界等技术来修正。
面向江面的梯状山丘形态,就像一个大型看台,人在看台上看江,打破了建筑孤立的状态,让绿之丘与环境产生更多交流。梯级状的绿化平台就像一个个绿色托盘,托起一颗颗珍珠。景观主体以狼尾草为基础野趣格调,从设计之初就避开走精致审美的路线。为了结构对称,建筑背面也做成了阶梯,种植垂直绿化,如同一座古巴比伦空中花园。
从一座遮挡物变成一座桥,城市道路从底下穿越,屋顶上又架一座桥,斜坡状的建筑无障碍地通向岸线,把城市和滨水空间连接在一起,这样的构筑物在滨江岸线上绝无仅有。人们由北坡屋面茂密的狼尾草中穿越,进入二层挑空的灰空间,再跨越市政道路,就能直达江岸,眺望和感受母亲河的朝夕。
一条旋梯贯穿上下
走进绿之丘内部,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外部的“方”线条变成了内部的“圆”。建筑中心楼板被上下打通,将天光引入内部,双螺旋楼梯围绕着中庭的一棵树盘曲向上。“楼板内部过去十分幽暗,在建筑的中心、下穿城市道路的上方置入中庭,光线能穿透整个建筑,同时双螺旋楼梯起到了沟通各层的作用。”
从城市道路进入绿之丘,经过坡道、楼梯、双螺旋中庭等多种空间,人可以在不同高度、不同方向上穿行于建筑物内部。记者选择了螺旋梯的路线拾级而上,越往上走,照在身上的阳光就愈发强烈,最终这条“天梯”直通屋顶,眼前顿时豁然开朗,黄浦江的全景尽收眼底。
楼顶有一条小径通向一个U型的观景游廊。U型游廊延伸到建筑物外部8米,悬空在江水之上,环形游廊将城市、江岸、游人、航船、水浪、风雨、晨昏都融入到一个景观体系之中。这个环形游廊和绿之丘跨越城市水岸的“桥”的意象相融合,在横纵两个维度上满足了人们亲近水岸的愿望。
除了地被观赏草和灌木种植,绿之丘种植了大量乔木,这是为了让不同季节到访的人创造不一样的新鲜体验。每层退台用鸡爪槭,树型相对舒展,增加立面种植层次。中庭选取了丛生朴树,都属于落叶乔木,秋天会有迷人的相色变化。东西立面外层表皮采用了索网体系,设置爬藤索、种植箱体配合攀爬植物形成朦胧的界面,种上生命力较强的风车茉莉,到了7月花期,星布盛开的白色小花令人耳目一新。而到了晚上,垂直索顶布置的泛光照明使得光与植物形成呼应,更赋予了整座建筑随季节变化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