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位于城固县第一中学院内的原西北联大法商学院办学旧址。
单庆华摄
“咱们学校的‘中院’成为国家级抗战遗址了!”新学期刚开学,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的师生们振奋不已。近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三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名列其中。师生们口中的“中院”正是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办学旧址由位于城固县的西北联大法商学院旧址、西北联大工学院旧址和西北联大教育学院所使用过的城固大成殿等建筑组成。
城固一中院内的“中院”整体呈“回”字形,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两层阁楼式建筑,当年西北联大法商学院在此办学。抗战胜利后,除西北工学院、西北师范学院一部分迁回平津,复校为北洋工学院、北平师范学院外,主体及其他院校则永留在西北。西北联大文理、法商两个学院则组成西北大学,随后西北医学院并入西北大学。
西北联大工学院旧址位于城固县古路坝村。位于原城固师范内的大成殿,原由国立西北师范学院与国立西北大学作为图书馆共同使用。1944年11月,西北师范学院迁兰州后,教育部门将城固校舍包括大成殿全部赠予西北大学。2019年,该建筑与西北联大法商学院旧址、西北联大工学院旧址一起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西安出发,驱车3个多小时抵达汉中城固县,最后辗转来到群山间的董家营镇古路坝村——抗战时期西北联大工学院旧址所在地。
伫立在“国立西北工学院旧址”纪念碑前,周围松柏郁郁葱葱。“‘教育救国,文化抗战’始终是国立西北联大师生心中‘不灭的灯火’。”城固县博物馆副研究员苟保平向参访者深情地讲述:“1938年3月,全校千余师生乘火车到宝鸡,然后徒步200多公里,渡过渭河、翻越秦岭,到达陕南汉中。”
古路坝被群山环抱,夏秋之季热气散不走、凉气进不来,地处山腰的西北联大旧址热得如蒸笼一般。苟保平告诉参访者,“炎热仅仅是挑战之一。当年西北联大流传一句俗语——‘神仙难逃汉中疥’。受害虫侵扰,学生曾整宿睡不着,只能用开水烫床板来消毒。”
“西北联大当年办学条件之艰辛,今天的我们难以想象。”城固县总工会主席、董家营镇党委书记黄小康介绍,当年全校分散在城固、勉县、南郑3县6处的农舍、祠堂、庙宇内。近2000名联大师生起初仅拥有2000余册图书。由于战时财政困难,教师工资按“薪俸七折”发放,教授们靠微薄薪金和“米贴”维持生计。一开始,学生没有宿舍,就在教室席地而眠,上晚自习时则用自制油灯照明。西北工学院除古路坝校址外,还在城固县城以西的七星寺设立教学点。同学们潜心苦读,因课程紧、图书馆座位有限,为将时间岔开,许多人挑灯夜读,七星寺整夜灯火通明,这一独有景致被称为“七星灯火”。
在七星寺,至今还有一则轶事常被人们津津乐道: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师昌绪院士和清华大学原校长高景德院士,都曾在国立西北工学院上学,同班同宿舍。读书期间,因作息时间不一致,见面很少。常常是师昌绪吃了晚饭去教室学习,深夜两三点钟回宿舍,回宿舍时,高景德又出去学习……正是凭借着这样的精神与情怀,古路坝先后走出了十余位两院院士。
西北联合大学从建立之初便形成了“汇集专家意见以全力促进西北建设”的共识。西北联大及其后五院校先后共培养毕业生9257名,为国家各项事业作出了贡献。比如,玉门油矿最初开办时,大部分技术人员就是来自西北工学院等校的毕业生。他们为战后中国西北建设、新中国成立及教育文化的发展储备了人才和知识资源。
如今,漫步于古路坝村,西北联大昔日的琅琅书声已渐行渐远,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文化传统、不忘人民挺身相助的感恩之情,被传承了下来。
西北联大在汉中城固办学期间,时值抗战。艰苦条件下,城固人民帮助学校修建道路,到学校做工勤,大批群众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师生,提供食宿,保证其教学和生活顺利进行。联大师生始终没有忘记城固人民的恩情。2004年10月29日,西北工业大学在古路坝举行了国立西北工学院旧址纪念碑揭幕仪式,碑文由师昌绪院士书写。当天,师昌绪院士还向古路坝小学捐赠价值1万元的课桌凳、1台电视机、2台电脑和500本图书。如今,每年都有高校师生到古路坝寻根探史。
《 人民日报 》( 2020年09月24日 20 版)